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肿瘤融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0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融合蛋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抗肿瘤融合蛋白包括至少一个生物活性分子和卷曲螺旋结构域,所述生物活性分子源自TNFSF10或其改构体,所述卷曲螺旋结构域源自能天然形成多聚体的蛋白质,或者源自根据能天然形成多聚体蛋白质的卷曲结构域进行人工合成的多肽。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融合蛋白中的卷曲螺旋结构域能天然形成稳定的3α螺旋,从而促进融合蛋白形成稳定的三聚体结构,相比于天然TNFSF10,稳定性好、利于保存,在体外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具有更显著的凋亡诱导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有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肿瘤融合蛋白,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二)
技术介绍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 superfamily, FNFSF )成员众多,空间结构相似,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配体为n型跨膜蛋白,能以膜结合或可溶性形式发挥作用;受体为I型或III型膜蛋白,受体与配体结合,启动下游 信号转导,诱导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在组织自稳、炎症的免疫调节中 发挥重要作用。TNFSF10最初是利用与FasL、 TNF的同源性从人的表达序列标签 (EST)文库中发现的。与TNF超家族中的其它成员一样,TNFSF10属 典型的II型5争膜蛋白,由28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2KDa。 N端第 15-40位氨基酸残基为疏水区,形成^争膜结构;C端(胞外区)可4皮金属 蛋白酶从细胞膜上切下,得到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分子。重组人可溶 性TNFSF10蛋白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包括肺癌细胞、乳腺 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肾癌细胞以及结肠癌细胞等,而对大多数正常组 织细胞则无诱导凋亡作用。研究资料表明,TNFSF10有五种受体,包括DR4(death receptor 4 o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肿瘤融合蛋白,包括至少一个生物活性分子和卷曲螺旋结构域,所述生物活性分子源自TNFSF10或其改构体,所述卷曲螺旋结构域源自能天然形成多聚体的蛋白质,或者源自根据能天然形成多聚体蛋白质的卷曲结构域进行人工合成的多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雪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