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262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鳜鱼池塘中定期使用,可保持鳜鱼池塘水质清新,具有一定肥度,养殖过程中无寄生虫发生,整个养殖周期中基本不发病,养殖成活率80%以上。

A method of using probiotic fermented soy sauce residue control pond fish parasit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using probiotic fermented soy sauce residue control pond fish parasites,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at the same pond in regular use, can keep the fish pond fresh water,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fertilizer, no parasites occurred during the culture, the culture cycle of basic dis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breeding more than 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健康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鳜鱼是中国特产的名贵食用淡水鱼,其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被称为“淡水石斑鱼”,我国年产量达29.8万吨,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养殖基础,经济价值较大。目前鳜鱼养殖主要采样用活饵料鱼投喂的方式,养殖成本较高。寄生虫病一直是困扰鳜鱼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大问题。鳜鱼苗种阶段易发生车轮虫、指环虫、小瓜虫、纤毛虫、聚缩虫病和隐鞭虫等,而在成鱼养殖阶段也易被车轮虫、指环虫的侵害。寄生虫病的爆发和流行,对鳜鱼生长和摄食造成巨大影响,严重的直接引起或引起继发性感染使鱼死亡,给渔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鳜鱼寄生虫的防治主要是采用泼洒生石灰、二氧化氯、硫酸铜、福尔马林等消毒杀虫药物,或高锰酸钾浸泡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杀灭寄生虫,但对鳜鱼本身也有一定毒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中毒。而且化学药物的使用破坏了池塘中生态平衡,多数情况下会造成细菌、病毒的感染,引起死鱼事件,严重降低养殖成活率。酱油渣是制作酱油后的残渣,其中粗蛋白质含量约为25%,粗脂肪约9.7%,粗纤维13.5%,灰分10.5%,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我国是酱油生产和消费大国,酱油渣产量巨大,其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潜力。在水产养殖中可发酵后用于饲料添加和池塘水质调控。在鳜鱼池塘水质调控过程中,我们发现,定期利用益生菌发酵的酱油渣进行泼洒,有利于鳜鱼池塘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微生物群落,水质稳定,更重要的是寄生虫发病率大幅降低,在周围养殖池塘爆发寄生虫时基本不发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过的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大幅降低寄生虫发病率,整个养殖周期中基本不发病,养殖成活率80%以上。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5~6份枯草芽孢杆菌、3~4份酵母菌,1~2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30~80份、酱油渣50~150份、无菌水300~800份、麸皮10~30份、红糖1~3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60~84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1~5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0.5~2千克,配合使用,每5~10天泼洒一次。优选:步骤(1)中,活菌混合液的重量份组成是:将5份枯草芽孢杆菌、4份酵母菌,1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优选:步骤(2)中,将活菌混合液50份、酱油渣100份、无菌水500份、麸皮20份、红糖2份混合。优选:步骤(2)中,发酵72小时。优选:步骤(3)中,每亩泼洒2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1千克,配合使用,每7天泼洒一次。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鳜鱼池塘中定期使用,可保持鳜鱼池塘水质清新,具有一定肥度,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池塘中硝氮、亚硝氮及时转化,池塘生态处于健康动态平衡状态,抑制了有害细菌、寄生虫的发生。同时池塘溶氧充足,鱼类健康状况较好,抵抗力强。养殖过程中基本无寄生虫发生,整个养殖周期中很少用药,养殖成活率8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5份枯草芽孢杆菌、4份酵母菌,1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30份、酱油渣150份、无菌水300份、麸皮30份、红糖1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84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1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2千克,配合使用,每5天泼洒一次。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6份枯草芽孢杆菌、3份酵母菌,2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80份、酱油渣50份、无菌水800份、麸皮10份、红糖3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60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5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0.5千克,配合使用,每10天泼洒一次。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5份枯草芽孢杆菌、4份酵母菌,1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50份、酱油渣100份、无菌水500份、麸皮20份、红糖2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72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2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1千克,配合使用,每7天泼洒一次。应用试验:实施例4(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方法)1.2015年4月-8月,在广东省清远市山塘镇开展本技术应用,当地鳜鱼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约为40%,商品鱼养殖成活率平均为58%。选定3个养殖户应用本技术进行早鳜养殖试验。养殖户钟某某,养殖商品鳜鱼(早鳜)2万尾,培育苗种7万尾。养成3cm鳜鱼苗种4.5万尾,成活率64.3%;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1.62万尾,成活率81%。养殖户谭某某,养殖鳜鱼2万尾,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1.58万尾,成活率79%。养殖户林某某,养殖鳜鱼3万尾,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2.28万尾,成活率76%。养殖过程中,仅林某某养殖鳜鱼池塘出现一次车轮虫发病,系大雨过后未及时处理,经过杀虫后定期泼洒发酵酱油渣后再未发病,其他两户养殖过程中均为发生寄生虫感染。同期,其他养殖户池塘,平均杀虫3次以上,约30%池塘杀虫后继发细菌病,成活率40%以下,总体养殖成活率55%左右。2.2016年4月-8月,在广东省清远市山坑镇继续开展本技术应用,当地鳜鱼养殖成活率与山塘镇相当。同样选定3个养殖户进行试验。养殖户梁某某1,养殖鳜鱼4万尾,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2.96万尾,成活率74%。养殖户任某某,养殖鳜鱼2万尾,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1.66万尾,成活率83%。养殖户梁某某2,养殖鳜鱼1.5万尾,养成平均0.6kg商品鳜鱼1.29万尾,成活率86%。养殖过程中,梁某某1池塘因管理不善,水质变坏,导致死鱼,规范管理后未发生病害,总体成活率降低。另外两户养殖未出现状况,成活率都较高。同期,同地区养殖鳜鱼总体均发生寄生虫感染3次以上,有些爆发细菌病毒继发感染,总体养殖成活率60%左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5~6份枯草芽孢杆菌、3~4份酵母菌,1~2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30~80份、酱油渣50~150份、无菌水300~800份、麸皮10~30份、红糖1~3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60~84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1~5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0.5~2千克,配合使用,每5~10天泼洒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益生菌混合液:按重量份计算,将5~6份枯草芽孢杆菌、3~4份酵母菌,1~2份乳酸菌,混入500份无菌水中,制成活菌混合液;(2)发酵酱油渣:将活菌混合液30~80份、酱油渣50~150份、无菌水300~800份、麸皮10~30份、红糖1~3份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常温(22℃~38℃)下发酵60~84小时;(3)使用方法:在养殖鳜鱼的池塘中使用,发酵后的酱油渣每亩泼洒1~5千克,同时施用光合细菌0.5~2千克,配合使用,每5~10天泼洒一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益生菌发酵酱油渣防治池塘养殖鳜鱼寄生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陈昆慈刘志军梁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药物实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