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3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包括气缸、进气歧管、排气管、氮氧分离装置和涡轮增压器;气缸上安装进气歧管和排气管;氮氧分离装置设于进气管上,包括聚合膜组、旁通管、进给泵、泄氮管、泄氮阀、氮气流量控制阀、进气管、泄氧管、泄氧阀和气体混合室。聚合膜组通过旁通管及进气管与气体混合室分别导通;旁通管上安装进给泵、泄氮管和氮气流量控制阀,且氮气流量控制阀上有氮气流量传感器,泄氮管上有泄氮阀;进气管上安装泄氧管,且泄氧管上有泄氧阀;涡轮增压器跨接在进气管及泄氧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聚合膜分离进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由氮氧分离装置控制气缸中氮氧含量的方式来控制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达到使气缸中混合气燃烧更加充分、减少污染物产生、降低发动机温度、省略传统发动机中的EGR循环装置等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不管是汽油发动机还是柴油发动机都会产生污染物;其中,汽油发动机主要产生CO、NOx和HC(未燃烧完全的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而柴油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的微粒物质和NOx等污染物。即使是目前正在逐步扩展应用的甲醇燃料汽车、天然气燃料汽车,甚至是各汽车企业和研究所正研究的氢燃料汽车,都会产生污染。众所周知,发动机需要吸收空气进入气缸才能使燃料和空气产生氧化反应,以此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来源。然而,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空气中的氧气参加化学反应的同时,也会有其他气体在高温高压的气缸里面化学反应产生污染物,甚至于一部分燃料燃烧时也因产生中间产物而形成污染物。因此,在合适的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条件下,控制进入发动机气缸的氧气和氮气的含量,能有效的减少排气污染物。目前,改善发动机的工况和减少尾气污染是通过EGR(废气再循环)装置来实现,该EGR装置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部分废气再次引入气缸,进行二次燃烧氧化,同时废气可以对新鲜气体进行预热,使混合气达到合适的燃烧温度,但该EGR装置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且只能回收部分废气。鉴于我国将在2020年实行国六标准,要求轻型车百公里油耗标准降低到5L,且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接近欧五标准,因此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亟需改善发动机性能,不仅要在提高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等指标的同时,也要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及汽车,使得燃料燃烧更加完全,能降低发动机污染物的产生,替代传统EGR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其与汽车车载电脑ECU相配合,包括气缸、进气歧管、排气管、氮氧分离装置和涡轮增压器;其中,所述气缸上安装有所述进气歧管和所述排气管;所述氮氧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上,其包括用于氮气和氧气分离的聚合膜组、旁通管、进给泵、泄氮管、泄氮阀、氮气流量控制阀、进气管、泄氧管、泄氧阀和气体混合室;其中,所述聚合膜组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旁通管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相导通形成氮气进气支路,底部连接所述进气管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相导通形成氧气进气支路;所述旁通管上安装有所述进给泵、所述泄氮管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其中,所述进给泵位于靠近所述聚合膜组的一侧;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位于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室一侧,其上还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氮气流量传感器;所述泄氮管位于所述进给泵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之间,其上还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泄氮阀;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所述泄氧管,且所述泄氧管位于靠近所述聚合膜组一侧,其上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泄氧阀;所述涡轮增压器跨接在所述氮氧分离装置的进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上,且两端叶轮分别位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气管中。其中,所述聚合膜组由多孔聚合膜构成,且其顶部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空气滤清器。其中,所述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节气门,所述节气门位于所述气缸和所述氮氧分离装置之间。其中,所述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进气歧管上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节气门和所述氮氧分离装置的气体混合室之间。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前述的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由多孔聚合膜构成的氮氧分离装置将空气进行氮气与氧气的分离并按照ECU指令进行混合,使得重新混合的空气与燃油形成混合气在气缸中燃烧时能够达到较理想的燃烧速度,燃料燃烧更加完全,从而降低了发动机产生的污染物及温度,控制燃烧过程,同时省略了传统发动机所使用的EGR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出的一种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其与汽车车载电脑ECU(未图示)相配合,包括气缸1、进气歧管2、排气管3、氮氧分离装置4和涡轮增压器5;其中,气缸1上安装有进气歧管2和排气管3;氮氧分离装置4设置于进气歧管2上,其包括用于氮气和氧气分离的聚合膜组41、旁通管42、进给泵43、泄氮管44、泄氮阀45、氮气流量控制阀46、进气管47、泄氧管48、泄氧阀49和气体混合室410,;其中,聚合膜组41由多孔聚合膜构成,其中间部位连接旁通管42并与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氮气进气支路,底部连接进气管47并与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氧气进气支路,这样使得氮气和氧气分离后又可以重新在气体混合室410进行混合。应当说明的是,气体混合室410中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是由ECU根据多个传感器断定的车况决定的,因此需对氮气进气支路的氮气进入量和氧气进气支路的氧气进入量进行调节,具体为分别对旁通管42和进气管47进行设置调节。首先,旁通管42上安装有进给泵43、泄氮管44和氮气流量控制阀46;其中,进给泵43位于靠近聚合膜组41一侧;氮气流量控制阀46位于靠近气体混合室410一侧,其上还设有与ECU相连的氮气流量传感器;泄氮管44位于进给泵43和氮气流量控制阀46之间,其上还设有与ECU相连的泄氮阀45,这样就可以通过ECU对泄氮管45上的泄氮阀46和氮气流量控制阀47来调节氮气进入量;其次,进气管47上安装有泄氧管48,且泄氧管48位于靠近聚合膜组41一侧,其上设有与ECU相连的泄氧阀49,这样可以通过ECU对泄氧管48上的泄氧阀49来调节氧气进入量;涡轮增压器5跨接在氮氧分离装置4的进气管47和泄氧管48上,且两端叶轮分别位于进气管47和泄氧管48中。应当说明的是,ECU是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流量传感器、氮气流量传感器、氧传感器等多个信号判定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工况,计算出该发动机满足工况条件所需燃油量和所需的氧气含量,从而对氮氧分离装置4进行进气调节。然而,该发动机在不同负荷运行状态下,进气工作方式也不同,使得进给泵43和涡轮增压器5开启条件也不同,具体为:当ECU判定该发动机处于中小负荷运行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其与汽车车载电脑ECU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进气歧管(2)、排气管(3)、氮氧分离装置(4)和涡轮增压器(5);其中,所述气缸(1)上安装有所述进气歧管(2)和所述排气管(3);所述氮氧分离装置(4)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2)上,其包括用于氮气和氧气分离的聚合膜组(41)、旁通管(42)、进给泵(43)、泄氮管(44)、泄氮阀(45)、氮气流量控制阀(46)、进气管(47)、泄氧管(48)、泄氧阀(49)和气体混合室(410);其中,所述聚合膜组(41)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旁通管(42)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氮气进气支路,底部连接所述进气管(47)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氧气进气支路;所述旁通管(42)上安装有所述进给泵(43)、所述泄氮管(44)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46);其中,所述进给泵(43)位于靠近所述聚合膜组(41)一侧;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46)位于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室(410)一侧,其上还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氮气流量传感器;所述泄氮管(44)位于所述进给泵(43)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46)之间,其上还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泄氮阀(45);所述进气管(47)上安装有所述泄氧管(48),且所述泄氧管(48)位于靠近所述聚合膜组(41)一侧,其上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泄氧阀(49);所述涡轮增压器(5)跨接在所述氮氧分离装置(4)的进气管(47)和所述泄氧管(48)上,且两端叶轮分别位于所述进气管(47)和所述泄氧管(48)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控制进气中氮氧含量的发动机,其与汽车车载电脑ECU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进气歧管(2)、排气管(3)、氮氧分离装置(4)和涡轮增压器(5);其中,所述气缸(1)上安装有所述进气歧管(2)和所述排气管(3);所述氮氧分离装置(4)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2)上,其包括用于氮气和氧气分离的聚合膜组(41)、旁通管(42)、进给泵(43)、泄氮管(44)、泄氮阀(45)、氮气流量控制阀(46)、进气管(47)、泄氧管(48)、泄氧阀(49)和气体混合室(410);其中,所述聚合膜组(41)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旁通管(42)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氮气进气支路,底部连接所述进气管(47)并与所述气体混合室(410)相导通形成氧气进气支路;所述旁通管(42)上安装有所述进给泵(43)、所述泄氮管(44)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46);其中,所述进给泵(43)位于靠近所述聚合膜组(41)一侧;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46)位于靠近所述气体混合室(410)一侧,其上还设有与所述ECU相连的氮气流量传感器;所述泄氮管(44)位于所述进给泵(43)和所述氮气流量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锡方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