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和平专利>正文

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7542 阅读:6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包括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以及设置在贯通内腔中的分流锥体;贯通内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二圆柱形孔、第三圆锥台形孔以及燃油出口;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出口的左端面平齐;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三圆锥台形孔;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孔壁设有螺旋凹槽;分流锥体包括中心锥体和沿中心锥体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中心锥体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燃油进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分流通道与第一圆锥台形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油分子调节器对燃油分子进行充分混合,增加燃油分子的活性,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积碳。

Fuel molecule reg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gulator of fuel molecules, including a cylindrical body through cavity, as well as provided in the through flow cone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ylinder; through cavity from the left to the right end in the first, fuel inlet conical hole, second hole, third cylindrical conical hole and a fuel outlet; the first cone a cone shaped hole bottom right end surface and the fuel inlet Qi; the left end surface of flat third conical hole con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uel outlet; second cylindrical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onical hole and third conical hole; hole wall of the third conical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groove; shunt con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arm centrebody and extended along the central cone outer facing outward; the outer side surface and center con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inner wall space is partitioned into a fuel inlet diversion channel fuel, divided The flow channel communicates with the first cone shaped aperture. The fuel molecule regulator of the invention fully mixes the fuel molecules, increases the activity of the fuel molecules, enables the fuel to burn sufficiently, and reduces carbon de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系统的燃油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资源的减少及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重视汽车燃油的充分燃烧。而为了使燃油充分燃烧,有采取化学方法或者物理方法,对于物理方法,就是通过物理件使燃油本身经过混合调整,增加燃油分子活性。现有的物理方法采用在油管中串联多个设置细孔的物理件,通过物理件的细孔以细孔分流的形式对燃油分子混合调整。然而油品质量的不统一以及长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孔内壁上形成积碳而阻碍燃油流量,影响燃油压力。另外,汽车油管中的压力非常大,一般在2Bar以上,在油管中串隔的多个物理件会因长时间承受过大压力而损坏或压断,进而阻碍进油量及无法有效进行燃油分子混合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包括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贯通内腔中的分流锥体;所述柱体的贯通内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二圆柱形孔、第三圆锥台形孔以及燃油出口;所述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出口的左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三圆锥台形孔;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孔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分流锥体包括中心锥体和沿中心锥体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所述中心锥体置于所述燃油进口中心且靠近燃油进口的右端面,所述中心锥体的顶端朝向柱体的左端;所述连接臂的外端部与燃油进口的内壁配合;所述中心锥体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燃油进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第一圆锥台形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锥体为中心圆锥,所述分流锥体还包括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套设在中心圆锥外并与沿所述中心圆锥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的外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圆环的外侧面与燃油进口的内壁配合,所述中心圆锥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第一圆环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燃油出口的中心且靠近燃油出口的左端面设有泄压锥体,所述泄压锥体包括圆锥和沿圆锥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筋,所述圆锥的顶端朝向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所述连接筋的外端部与燃油出口的内壁配合;所述圆锥的侧面、连接筋和燃油出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出口通道。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锥体还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套设在圆锥外侧,所述连接筋设置在圆锥侧面及第二圆环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圆环的外侧面与燃油出口的内壁配合,所述圆锥的侧面、连接筋和第二圆环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出口通道。进一步地,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相邻两个柱体中前一个柱体的燃油出口套装在后一个柱体的燃油进口中形成燃油通道;所述分流锥体的中心锥体置于第一个柱体的燃油进口中心且靠近该燃油进口的右端面。进一步地,所述柱体的贯通内腔中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圆锥台形孔、至少两个第二圆柱形孔、至少两个第三圆锥台形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第一个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一个第二圆柱形孔、第一个第三圆锥台形孔、燃油通道、第二个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二个第二圆柱形孔、第二个第三圆锥台形孔以及燃油出口;所述第一个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所述第一个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通道的左端面平齐;所述第一个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一个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一个第三圆锥台形孔;所述第二个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所述第二个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通道的左端面平齐;所述第二个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二个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二个第三圆锥台形孔。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成防护管、进口接头、出口接头,所述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套设在集成防护管内,所述进口接头设置在所述燃油进口左端部并部分延伸进所述燃油进口中与分流锥体接触,所述出口接头设置在所述燃油出口右端部;所述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与集成防护管的两端部配合连接;所述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分别通过各自的外端部按照燃油流向将燃油分子调节器串联在燃油滤清器和燃油分配管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接头压盘,所述两个接头压盘分别容置在集成防护管的两端部与进口接头或出口接头之间,所述两个接头压盘分别与集成防护管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接头在与分流锥体接触的一端内腔设有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与所述分流锥体的中心锥体构成分流进口。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分流锥体对燃油进行分流,分流后的燃油流过贯通内腔柱体的三段内孔结构,达到对汽车燃油分子进行充分混合,增加燃油分子的活性,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积碳,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分流锥体设置在中心且自身压力阻力小,其他结构都是内空,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因长时间承受过大压力而损坏或压断,进而阻碍进油量及无法有效进行燃油分子混合调整。2.通过在燃油出口设置的泄压锥体泄减燃油压力,达到只对燃油的分子进行混合,而不增加汽车燃油系统中的燃油压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分子调节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流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泄压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燃油分子调节器另一格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1"为有贯通内腔的柱体;11为燃油进口;12为第一圆锥台形孔;13为第二圆柱形孔;14为第三圆锥台形孔;141为螺旋凹槽;15为燃油出口;16为燃油通道;2为分流锥体;21为中心锥体;22为连接臂;23为第一圆环;24为分流通道;3为泄压锥体;31为圆锥;32为连接筋;33为第一圆环;34为出口通道;4为集成防护管;5为进口接头;51为喇叭口;52为分流进口;6为出口接头;7为接头压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其中图1中的箭头为燃油的流向,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包括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1,以及设置在贯通内腔中的分流锥体2;柱体1的贯通内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11、第一圆锥台形孔12、第二圆柱形孔13、第三圆锥台形孔14以及燃油出口15;第一圆锥台形孔12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11的右端面平齐;第三圆锥台形孔14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出口15的左端面平齐;第二圆柱形孔13连通第一圆锥台形孔12与第三圆锥台形孔14;第三圆锥台形孔14的孔壁设有螺旋凹槽141,优选地,螺旋凹槽141的截面为半圆形;分流锥体2包括中心锥体21和沿中心锥体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22;中心锥体21置于燃油进口11中心且靠近燃油进口的右端面,中心锥体21的顶端朝向柱体的左端;连接臂22的外端部与燃油进口11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贯通内腔中的分流锥体;所述柱体的贯通内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二圆柱形孔、第三圆锥台形孔以及燃油出口;所述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出口的左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三圆锥台形孔;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孔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分流锥体包括中心锥体和沿中心锥体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所述中心锥体置于所述燃油进口中心且靠近燃油进口的右端面,所述中心锥体的顶端朝向柱体的左端;所述连接臂的外端部与燃油进口的内壁配合;所述中心锥体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燃油进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第一圆锥台形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贯通内腔中的分流锥体;所述柱体的贯通内腔从柱体左端到右端依次为燃油进口、第一圆锥台形孔、第二圆柱形孔、第三圆锥台形孔以及燃油出口;所述第一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进口的右端面平齐;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与燃油出口的左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圆柱形孔连通第一圆锥台形孔与第三圆锥台形孔;所述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孔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分流锥体包括中心锥体和沿中心锥体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所述中心锥体置于所述燃油进口中心且靠近燃油进口的右端面,所述中心锥体的顶端朝向柱体的左端;所述连接臂的外端部与燃油进口的内壁配合;所述中心锥体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燃油进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第一圆锥台形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锥体为中心圆锥,所述分流锥体还包括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套设在中心圆锥外并与沿所述中心圆锥外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臂的外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圆环的外侧面与燃油进口的内壁配合,所述中心圆锥的外侧面、连接臂和第一圆环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分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出口的中心且靠近燃油出口的左端面设有泄压锥体,所述泄压锥体包括圆锥和沿圆锥侧面向外伸出的连接筋,所述圆锥的顶端朝向第三圆锥台形孔的圆锥台底面,所述连接筋的外端部与燃油出口的内壁配合;所述圆锥的侧面、连接筋和燃油出口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出口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锥体还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套设在圆锥外侧,所述连接筋设置在圆锥侧面及第二圆环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圆环的外侧面与燃油出口的内壁配合,所述圆锥的侧面、连接筋和第二圆环的内壁隔成的空间构成燃油的出口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分子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所述设有贯通内腔的柱体,相邻两个柱体中前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和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