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飞专利>正文

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33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它涉及玻璃的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在玻璃深层内通过纳米植入技术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具体的纳米颗粒植入过程为:先将玻璃在180℃‑200℃高温中加热2‑3小时后,然后将玻璃冷却后,玻璃内部产生蜂巢式細孔,此时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即可;接着将玻璃加热升温到650℃‑700℃,在玻璃表面喷涂、淋涂光学原料即可,将玻璃加热后再喷涂,能增加玻璃的透光度。本工艺将纳米技术,热效应植入技术和抗氧化技术,耐高温漆料技术结合成一体,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出的成像的钢化玻璃穿透增光效果好,立体成像性能强,能达到180度可视角度,图片重现色泽饱和度较好,玻璃透明度较佳。

Preparation of a kind of toughened glass that can be used for im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属于玻璃的制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玻璃加工领域一般加工的玻璃制品是通过在玻璃制品表面印刷带有特定图形的图案,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厚度感不强,只能呈现出单纯的平面视觉效果。近年来,玻璃的印刷工艺只是针对玻璃表面印刷特定图形的平面图案,无法满足制造立体成像玻璃的工艺要求。并且平面成像的玻璃在护眼领域并不十分的优越,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工艺简单的且能制造出护眼效果好的立体成像玻璃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且制备出来的钢化玻璃不仅能实现立体成像的功能,在护眼领域性能也非常优越的玻璃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为:步骤一:首先在玻璃深层内通过纳米植入技术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具体的纳米颗粒植入过程为:先将玻璃在180℃-200℃高温中加热2-3小时后,然后将玻璃冷却后,玻璃内部产生蜂巢式細孔,此时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即可;步骤二:接着将玻璃加热升温到650℃-700℃,在玻璃表面喷涂、淋涂或者丝印光学原料即可,将玻璃加热后再喷涂,能增加玻璃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玻璃深层内通过纳米植入技术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具体的纳米颗粒植入过程为:先将玻璃在180℃‑200℃高温中加热2‑3小时后,然后将玻璃冷却后,玻璃内部产生蜂巢式細孔,此时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即可;步骤二:接着将玻璃加热升温到650℃‑700℃,在玻璃表面喷涂、淋涂光学原料即可,将玻璃加热后再喷涂,能增加玻璃的透光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成像的钢化玻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玻璃深层内通过纳米植入技术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具体的纳米颗粒植入过程为:先将玻璃在180℃-200℃高温中加热2-3小时后,然后将玻璃冷却后,玻璃内部产生蜂巢式細孔,此时将纳米颗粒植入进去即可;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