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744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内设有横向空槽,且横向空槽的右侧与外侧连接,所述横向空槽内设有连动杆和示意旗杆,且横向空槽的左侧下端设有竖向空槽,竖向空槽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一侧,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位于竖向空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延伸至横向空槽内,且第一导向杆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内侧与连动杆的一端两侧贴合连接,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示意旗杆的左端,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带动连动杆,使得示意旗杆自动向右延伸,不需要乘务员手持示意旗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乘务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乘务员的工作效率。

A safe platform for bus hinged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s articulated vehicle safety of platform, including platform main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tform body is arranged in an empty slot and the right lateral, horizontal empty sl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ir, the transvers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linkage rod and signaled the flagpole, and the transvers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space left empty slots empty, the vertical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push rod, the electric push rod push end fixed on one side of one side of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uide rod, the guide ro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vertical slo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guide rod extends to the transverse slot, and the middle upper end of a guid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the the guide mouth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attached to both sides connected end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pole, a guide rod arranged to drive the linking rod, the automatic right of the flagpole Extension, does not need the attendant to hold the flagpole, to a great extent, reduce the workload of the crew,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车相关
,具体为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传统的公交车已经满足不了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因此,公交铰接车孕育而生(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042185.8,专利名为中轮转向铰接式BRT公交车或类似的铰接车)在大城市广泛使用,这种公交铰接车承载空间大,适合大城市的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公交铰接车由于载人远远多于普通公交车,所以公交铰接车都需要至少一名乘务员,指导乘客上下车投币、车辆到站、转弯等乘车事项,现有的公交铰接车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公交铰接车没有辅助乘务员工作的平台,当指导乘客上下车、车辆到站或转弯时,乘务员都需要将安全示意旗放置到车窗外,既达到指示乘客的作用,又提醒了附近车辆保持车距,注意安全,这种没有辅助平台的工作方式,使得乘务员工作劳累;2.当乘客上下车或车辆到站时,乘务员都需要站立起来,进行指示,但是公交铰接车都追求运行效率,乘务员没有稳定的站立环境,使得乘务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内设有横向空槽,且横向空槽的右侧与外侧连接,所述横向空槽内设有连动杆和示意旗杆,且横向空槽的左侧下端设有竖向空槽,竖向空槽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一侧,第一导向杆的下端位于竖向空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延伸至横向空槽内,且第一导向杆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内侧与连动杆的一端两侧贴合连接,连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示意旗杆的左端,示意旗杆的右端延伸至横向空槽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右侧与连动杆的下侧均设有轮齿槽,轮齿槽与轮齿啮合连接,所述轮齿固定连接套管的外侧,套管的中心处贯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向空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上端与框形把手的下端一侧贴合连接,框形把手位于中心槽内,中心槽位于平台本体的上端中部,所述框形把手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燕尾滑块的一端,燕尾滑块的另一端嵌接在燕尾滑槽内,所述燕尾滑槽的一端开设在中心槽的侧壁内,燕尾滑槽的另一端开设在延伸板的侧壁内,所述延伸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伸板对称设置平台本体的上端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杆的长度不少于三十五厘米,且第一导向杆的长度与连动杆的长度保持一致,所述导向口的长度不少于三十厘米。优选的,所述轮齿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且轮齿沿套管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优选的,所述横向空槽的底部右侧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导向外环的下侧,导向外环的中部设有通道,通道内插接有示意旗杆的右端,所述通道的截面大小大于示意旗杆右端的截面大小。优选的,所述平台本体的上端右侧内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内竖向设有T形板,T形板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L形活动杆的一端,L形活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T形滑槽的外侧,所述L形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上侧,插杆的另一端插入通道内,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外侧设有阻尼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的第一导向杆带动连动杆,使得示意旗杆自动向右延伸,不需要乘务员手持示意旗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乘务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乘务员的工作效率;2.第一导向杆向上移动的同时,将框形把手向上顶起,乘务员可手持框形把手,杜绝了公交铰接车启停时的不稳定给乘务员带来的危险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导向杆与连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平台本体1、横向空槽2、第一导向杆3、电动推杆4、连动杆5、示意旗杆6、第二导向杆7、套管8、轮齿槽9、框形把手10、燕尾滑槽11、延伸板12、导向外环13、通道14、插杆15、L形活动杆16、T形滑槽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平台本体1的上端内设有横向空槽2,且横向空槽2的右侧与外侧连接,横向空槽2内设有连动杆5和示意旗杆6,且横向空槽2的左侧下端设有竖向空槽,竖向空槽内设有电动推杆,竖向空槽内设有与电动推杆相配合的电源,电动推杆为很常见的已知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一侧,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位于竖向空槽内,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内,且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口,导向口的内侧与连动杆5的一端两侧贴合连接,连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示意旗杆6的左端,示意旗杆6的右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的外侧,第一导向杆3的长度不少于三十五厘米,且第一导向杆3的长度与连动杆5的长度保持一致,导向口的长度不少于三十厘米;设置的第一导向杆3带动连动杆5,使得示意旗杆6自动向右延伸,不需要乘务员手持示意旗杆6,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乘务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乘务员的工作效率;第一导向杆3的右侧与连动杆5的下侧均设有轮齿槽9,轮齿槽9与轮齿啮合连接,轮齿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侧,轮齿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且轮齿沿套管8的外侧环形阵列设置,套管8的中心处贯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7的一端一侧,转轴与第二导向杆7的相接处设有回转轴承(未画出),第二导向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向空槽2的底部,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与框形把手10的下端一侧贴合连接,框形把手10位于中心槽内,中心槽位于平台本体1的上端中部,框形把手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燕尾滑块的一端,燕尾滑块的另一端嵌接在燕尾滑槽11内,燕尾滑槽11的一端开设在中心槽的侧壁内,燕尾滑槽11的另一端开设在延伸板12的侧壁内,延伸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伸板12对称设置平台本体1的上端面;第一导向杆3向上移动的同时,将框形把手10向上顶起,乘务员可手持框形把手10,杜绝了公交铰接车启停时的不稳定给乘务员带来的危险性;横向空槽2的底部右侧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导向外环13的下侧,导向外环13的中部设有通道,通道内插接有示意旗杆6的右端,通道的截面大小大于示意旗杆6右端的截面大小,平台本体1的上端右侧内设有T形滑槽17,T形滑槽17内竖向设有T形板,T形板的右端中部固定连接L形活动杆16的一端,L形活动杆16的另一端延伸至T形滑槽17的外侧,L形活动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插杆15的一端上侧,插杆15的另一端插入通道内,插杆15的另一端外侧设有阻尼垫(如图4所示),当杆15的另一端插入通道内时,使得示意旗杆6移动后的位置固定,示意旗杆6不会出现掉落的现象。工作原理:当乘客上下车或车辆到站时,启动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推动端向上移动,带动第一导向杆3向上移动,第一导向杆3向上移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所述平台本体(1)的上端内设有横向空槽(2),且横向空槽(2)的右侧与外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空槽(2)内设有连动杆(5)和示意旗杆(6),且横向空槽(2)的左侧下端设有竖向空槽,竖向空槽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一侧,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位于竖向空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内,且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内侧与连动杆(5)的一端两侧贴合连接,连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示意旗杆(6)的左端,示意旗杆(6)的右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右侧与连动杆(5)的下侧均设有轮齿槽(9),轮齿槽(9)与轮齿啮合连接,所述轮齿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侧,套管(8)的中心处贯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7)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向空槽(2)的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与框形把手(10)的下端一侧贴合连接,框形把手(10)位于中心槽内,中心槽位于平台本体(1)的上端中部,所述框形把手(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燕尾滑块的一端,燕尾滑块的另一端嵌接在燕尾滑槽(11)内,所述燕尾滑槽(11)的一端开设在中心槽的侧壁内,燕尾滑槽(11)的另一端开设在延伸板(12)的侧壁内,所述延伸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延伸板(12)对称设置平台本体(1)的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铰接车用安全示意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所述平台本体(1)的上端内设有横向空槽(2),且横向空槽(2)的右侧与外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空槽(2)内设有连动杆(5)和示意旗杆(6),且横向空槽(2)的左侧下端设有竖向空槽,竖向空槽内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端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一侧,第一导向杆(3)的下端位于竖向空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内,且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中部设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内侧与连动杆(5)的一端两侧贴合连接,连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示意旗杆(6)的左端,示意旗杆(6)的右端延伸至横向空槽(2)的外侧,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右侧与连动杆(5)的下侧均设有轮齿槽(9),轮齿槽(9)与轮齿啮合连接,所述轮齿固定连接套管(8)的外侧,套管(8)的中心处贯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7)的一端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横向空槽(2)的底部,所述第一导向杆(3)的上端与框形把手(10)的下端一侧贴合连接,框形把手(10)位于中心槽内,中心槽位于平台本体(1)的上端中部,所述框形把手(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燕尾滑块的一端,燕尾滑块的另一端嵌接在燕尾滑槽(11)内,所述燕尾滑槽(11)的一端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屠乾李华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瑞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