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盲点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41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盲点后视镜,包括:平面镜机构、凹面镜机构和凸面镜机构;所述的平面镜机构包括后视镜壳体和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的镜片;所述的凹面镜机构包括透视镜框和设置于透视镜框内的凹透镜;所述的凸面镜机构包括凸面镜框、设置于凸面镜框内的凸面镜和设置于凸面镜框底部竖直设置的凸面镜支柱;所述后视镜壳体下方设置有供透视镜框上部插入的开口槽I,使透视镜框能够通过开口槽I在竖直方向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除盲点后视镜,主要用于普通轿车,为驾驶员提供A柱盲区信息,部分车前盲区信息。结构精巧灵活,特别适合于普通轿车,克服了以往功能单一,成本高,设计复杂,操作困难等缺点。

Blind spot rearview mirr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ind spot in the rearview mirror, including: mirror mechanism, concave mirror mechanism and convex mirror mechanism; planar mirror mechanism comprises a mirror housing and is arranged on the rearview mirror shell lens; the concave mirror mechanism comprises a frame and arrang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perspective of concave lens frame; the convex mirror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vex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x lens in a convex mirror and a convex lens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x pilla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the mirror housing is provided for the upper frame insertion slot on I, the perspective frame through the opening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lifting groove I. The blind spot rearview mirror is mainly used in the ordinary car, providing the driver with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lind area of the A column 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lind area before a part of the car. The structure is exquisite and flexible.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ordinary cars. It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single function, high cost, complex design and difficult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盲点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车辆后视镜,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除A柱盲区及减少车前盲区的车辆后视镜。
技术介绍
当今汽车后视镜的主要作用是向驾驶员提供车辆后方、侧方及下方的行驶信息,而忽略了被汽车A柱遮挡住的那些未知的区域和车前盲区给车辆行驶安全带来的潜在危险。现有除汽车盲区装置大都是功能单一(仅能除A柱盲区或降低车前盲区),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在车辆起步、拐弯和行驶的过程中,因为驾驶员忽略A柱盲区和车前盲区而造成的车辆刮擦或是关于人命的重大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因此,为减少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增加行车的安全性,一种能够去除A柱盲区和减少车前盲区的后视镜更适合驾驶员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除盲点后视镜,用于解决现有的除盲区装置,需要加工许多零件,成本很高,而且功能单一,仅能提供单方面盲区的信息的缺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除盲点后视镜,包括:平面镜机构、凹面镜机构和凸面镜机构;所述的平面镜机构包括后视镜壳体和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的镜片;所述的凹面镜机构包括透视镜框和设置于透视镜框内的凹透镜;所述的凸面镜机构包括凸面镜框、设置于凸面镜框内的凸面镜和设置于凸面镜框底部竖直设置的凸面镜支柱;所述后视镜壳体下方设置有供透视镜框上部插入的开口槽I,使透视镜框能够通过开口槽I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后视镜壳体顶部设置有供凸面镜支柱插入的开口槽II,使凸面镜支柱能够通过开口槽II伸出或折叠缩回。作为优选所述透视镜框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直齿条,左侧设置有竖直的定滑轮轨道;所述的定滑轮轨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透视镜框运动轨迹的定滑轮;所述的后视镜壳体下部设置有电动机I,所述的电动机I通过齿轮同直齿条传动连接;当电动机I工作,能够驱动透视镜框伸出或缩回开口槽I。作为优选所述的定滑轮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定滑轮轨道的上、下两端,上端的定滑轮设置于距离定滑轮轨道顶端四分之一长度位置,下端的定滑轮设置于距离定滑轮轨道底端四分之一长度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视镜壳体上部设置有电动机II,所述的凸面镜支柱底部设置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通过活动铆钉固定于所述开口槽II内,使所述凸面镜支柱能够以活动铆钉为中心转动;所述电动机II末端具有的齿轮同扇形齿轮传动连接;当电动机II工作,能够驱动凸面镜框转动伸出开口槽II或折叠进入开口槽II。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所述的除盲点后视镜,主要用于普通轿车,为驾驶员提供A柱盲区信息,部分车前盲区信息。结构精巧灵活,特别适合于普通轿车,克服了以往功能单一,成本高,设计复杂,操作困难等缺点。本技术所述的除盲点后视镜,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显著精简了除盲点装置的结构尺寸,效率很高,降低了成本。其二,操作简单,能够切实的给驾驶员提供A柱盲区影像信息,部分车前盲区影像信息,显著提高行车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非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视镜壳体,2、镜片,3、开口槽I,4、凹透镜,5、透视镜框,6、凸面镜支柱,7、凸面镜框,8、凸面镜,9、电动机I,10、齿轮,11、直齿条,12、定滑轮轨道,13、定滑轮,14、电动机II,15、活动铆钉,16、开口槽II,17、扇形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除盲点后视镜,包括:平面镜机构、凹面镜机构和凸面镜机构;所述的平面镜机构包括后视镜壳体1和设置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镜片2;所述镜片2镶嵌在后视镜壳1内,该镜片为车辆原装或是广角镜或其他,其功能与一般车带后视镜一样,为驾驶员提供车后的道路信息,即为驾驶员提供后方、侧方及下方的影像信息。所述的凹面镜机构包括透视镜框5和设置于透视镜框5内的凹透镜4;所述凹透镜4镶嵌在透视镜框5内。所述的凸面镜机构包括凸面镜框7、设置于凸面镜框7内的凸面镜8和设置于凸面镜框7底部竖直设置的凸面镜支柱6;所述凸面镜8镶嵌在凸面镜镜框7内。所述凸面镜框7与凸面镜支柱6焊接在一起。所述后视镜壳体1下方设置有供透视镜框5上部插入的开口槽I3,使透视镜框5能够通过开口槽I3在竖直方向升降;实现透视镜框5能够自由的经过开口槽I3由后视镜壳1内向外伸出和回缩。所述透视镜框5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直齿条11,左侧设置有竖直的定滑轮轨道12,使透视镜框5同直齿条11和定滑轮轨道12连城一个整体。所述的定滑轮轨道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透视镜框5运动轨迹的定滑轮13;所述的定滑轮13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定滑轮轨道12的上、下两端,上端的定滑轮13设置于距离定滑轮轨道12顶端四分之一长度位置,下端的定滑轮13设置于距离定滑轮轨道12底端四分之一长度位置。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下部设置有电动机I9,所述的电动机I9通过齿轮10同直齿条11传动连接。当电动机I9工作,能够驱动透视镜框5伸出或缩回开口槽I3。由电动机I9带动齿轮10转动,通过与直齿条11配合,来共同完成透视镜框5进出后视镜壳1的工作过程。所述后视镜壳体1顶部设置有供凸面镜支柱6插入的开口槽II16,使凸面镜支柱6能够通过开口槽II16伸出或折叠缩回。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上部设置有电动机II14,所述的凸面镜支柱6底部设置有扇形齿轮17,所述扇形齿轮17的圆心通过活动铆钉15固定于所述开口槽II16内,使所述凸面镜支柱6能够以活动铆钉15为中心转动,即凸面镜8能够绕活动铆钉15转动。所述电动机II14末端具有的齿轮同扇形齿轮17传动连接;电动机II14末端齿轮与扇形齿轮17外啮合。当电动机II14工作,能够驱动凸面镜框7转动伸出开口槽II16或折叠进入开口槽II16。实现凸面镜支柱6能够自由的经过开口槽II16由后视镜壳体1内向外伸出和回缩,与此同时凸面镜8达到展开和折叠的目的。由电动机II14末端齿轮带动扇形齿轮17转动,来共同完成凸面镜支柱6进出后视镜壳体1的工作过程,即凸面镜8完成伸展和折叠的过程。本技术所述的除盲点后视镜,所述凹透镜4能够自由的从后视镜壳体1的底部伸出和从外部缩入壳体内部,此运动过程的实施具体为:在后视镜壳体1底部中间处,有一宽度为1.5厘米,长度为后视镜壳体1底部总长度的3/5的矩形开口槽I3,在后视镜的内部装有一个电动机I9,经过齿轮齿条传动装置将凹透镜4经开口槽I3向外推出,其主要给驾驶员提供A柱盲区的影像信息。所述凸面镜镜框7与凸面镜支柱6做成一体,凸面镜支柱6底部做成一个扇形齿轮17。所述凸面镜支柱6能够自由的从后视镜壳体1的顶部伸出和从外部缩入壳体内部,凸面镜8的运动轨迹与凸面镜支柱6同步。此运动过程的实施具体为:在后视镜壳体1顶部偏外端,有一宽度为1.5厘米,长度为后视镜壳体1底部总长度的1/2的矩形开口槽II16,在后视镜壳体1的内部装有一个电动机II14,经过电动机II14端部齿轮与扇形齿轮17的外啮合传动将凸面镜支柱6经开口槽II16向外展开,即凸面镜8此时处于展开状态,其主要给驾驶员提供部分车前盲区的影像信息。以上两个运动过程能够与后视镜的自动折叠系统达到同步,即当车辆启动时,后视镜自动向外伸张开,同时,后视镜内部的电动机I9和电动机II14开始工作,通过齿轮齿条和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除盲点后视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盲点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机构、凹面镜机构和凸面镜机构;所述的平面镜机构包括后视镜壳体(1)和设置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镜片(2);所述的凹面镜机构包括透视镜框(5)和设置于透视镜框(5)内的凹透镜(4);所述的凸面镜机构包括凸面镜框(7)、设置于凸面镜框(7)内的凸面镜(8)和设置于凸面镜框(7)底部竖直设置的凸面镜支柱(6);所述后视镜壳体(1)下方设置有供透视镜框(5)上部插入的开口槽I(3),使透视镜框(5)能够通过开口槽I(3)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后视镜壳体(1)顶部设置有供凸面镜支柱(6)插入的开口槽II(16),使凸面镜支柱(6)能够通过开口槽II(16)伸出或折叠缩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盲点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镜机构、凹面镜机构和凸面镜机构;所述的平面镜机构包括后视镜壳体(1)和设置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镜片(2);所述的凹面镜机构包括透视镜框(5)和设置于透视镜框(5)内的凹透镜(4);所述的凸面镜机构包括凸面镜框(7)、设置于凸面镜框(7)内的凸面镜(8)和设置于凸面镜框(7)底部竖直设置的凸面镜支柱(6);所述后视镜壳体(1)下方设置有供透视镜框(5)上部插入的开口槽I(3),使透视镜框(5)能够通过开口槽I(3)在竖直方向升降;所述后视镜壳体(1)顶部设置有供凸面镜支柱(6)插入的开口槽II(16),使凸面镜支柱(6)能够通过开口槽II(16)伸出或折叠缩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盲点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视镜框(5)的右侧设置有竖直的直齿条(11),左侧设置有竖直的定滑轮轨道(12);所述的定滑轮轨道(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透视镜框(5)运动轨迹的定滑轮(13);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下部设置有电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凤祥杜礼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