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21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包括:万向轴承螺杆与导向杆后端相联,并通过销轴与固定在升降通道前端接口上的万向轴承螺杆支座铰接,锁片防止销轴的转动及轴向串动;滑板套在万向轴承螺杆与万向滑动单元之间的导向杆上,滑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滑板间最小间隙的间隔环;滑动套装配在滑动块中心孔内并通过滑动套压板与滑动块固定为一体,其内腔为导向杆提供滑动导向支撑,支架与支架压板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U形结构两侧装有转动套并与滑动块两侧的轴形成转动副,U形结构的上轴与转动轴承座的内孔形成转动副,转动轴承座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底板上,导向杆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内滑动套。

A boarding bridge transition channel support guide mechanism hinged awning

A boarding bridge hinged awning transition channel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upport guide mechanism, universal bearing screw and guide bar is connected by pin and fixed in the lifting channel front-end interface on the universal bearing screw bearing hinge, lock pin shaft and prevent rotation to move between the universal set of slide; bearing screw and universal sliding unit guide rod, a spacer ring gap between the set of adjusting the minimum slide slide plate; sliding on the sliding block suit with center hole and the sliding sleeve plate and the sliding block is fixed as a whole,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inner sliding guide guide rod, the bracket and the bracket plate is connected to form a U shaped structure, U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nd the rotating sleeve form a rotation pair and a slide block on both sides of the shaft, the shaft and the inner hole of the rotation of the bearing seat form a rotation pair of U structure,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bear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back end of the ship platform through screws,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guide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liding sleeve in the universal slid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港口登船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
技术介绍
登船桥为港口的一种登船设备,其一般由升降通道、带升降机构的接船平台组成。由于各游轮的驳接口高度不同,这样在升降通道与接船平台之间形成一个摆角过渡通道。传统的过渡通道采用简易的U形钢结构重叠搭接形式,无法收缩,占据空间大,且密封不可靠。新型金属边框伸缩雨蓬外形美观、密封可靠、伸缩比大、在登机桥、地铁、公交连接等多处已有应用,但其应用工况及导向支撑多为轻载单自由度直线伸缩,伸缩比及承载均有限、无法满足重载大型金属边框雨蓬在大摆角、长行程伸缩、摆动复合工况下的应用。因此就需要有一种新型多自由度调节的重型支撑导向机构来实现金属边框雨蓬在登船桥摆动过渡通道处的复合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包括: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万向轴承螺杆(6)、导向杆(4)、滑板(3)、万向滑动单元(5)、接船平台后端接口(8),万向轴承螺杆(6)与导向杆(4)后端相联,并通过销轴(14)与固定在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上的万向轴承螺杆支座(2)铰接,锁片(10)防止销轴(14)的转动及轴向串动;滑板(3)套在万向轴承螺杆(6)与万向滑动单元(5)之间的导向杆(4)上,滑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滑板(3)间最小间隙的间隔环(7);滑动套(15)装配在滑动块(17)中心孔内并通过滑动套压板(11)与滑动块(17)固定为一体,其内腔为导向杆(4)提供滑动导向支撑,支架(19)与支架压板(20)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U形结构两侧装有转动套(16)并与滑动块(17)两侧的轴形成转动副,U形结构的上轴与转动轴承座(13)的内孔形成转动副,转动轴承座(13)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底板(18)上,导向杆(4)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5)内滑动套(15)。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导向杆(4)后端围绕铰接中心能够在垂直平面内上下摆动以及横向左右小角度摆动。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滑板(3)承载着雨篷,能够多自由度导向杆(4)上直线伸缩滑动和小角度摆动。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万向滑动单元(5)中的滑动套(15)为导向杆(4)前端提供支撑并能实现直线滑动,滑动套能够垂直平面内进行摆动调节,以及滑动套能够在水平平面内进行摆动调节。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支撑导向机构能适应雨篷的伸缩以及雨篷的摆动,从而实现支撑在导向杆(4)上的雨篷的直线伸缩、垂直面内摆动及小角度纵向摆动复合运动。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万向轴承螺杆(6)通过螺纹与导向杆(4)后端相联。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滑板(3)固定在雨篷金属边框下端。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支架(19)与支架压板为L形支架(19)以及L支架压板(20),并通过螺纹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安装在雨篷的下端。根据本技术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左右各安装一套。本技术的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结构紧凑,经过在某大型国际游轮中心的现场使用,实现了金属边框雨蓬在登船桥摆动过渡通道处的支撑导向功能,完全满足了金属边框雨蓬在登船桥摆动过渡通道处实现复合运动对支撑导向机构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整体机构正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整体机构府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万向滑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在接船平台降极限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在接船平台升极限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本技术整体机构正视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整体机构府视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万向滑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在接船平台降极限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在接船平台升极限时的运动状态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采用整体式结构包括:固定在升降通道接口前端面的一端带有关节轴承的导向杆(4)、雨篷下接口滑板(3)、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面下端的万向滑动单元(5)。导向杆(4)后端通过螺纹与球形摆动万向轴承螺杆(6)相连,并通过支座(2)、销轴(14)固定在升降通道前接口(1)端面下端,万向滑动单元(5)通过滑动轴承座(13)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8)下端面上,导向杆(4)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5)内滑动套(15),即组成一个多自由度导向支撑机构。固定在雨篷金属边框下端的滑板(3)通过其中心的U型孔将雨篷的重量支撑在导向杆(4)上,滑板(3)之间设有间隔环调节滑板(3)的最小间隙。包括有: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万向轴承螺杆(6)、导向杆(4)、滑板(3)、万向滑动单元(5)、接船平台后端接口(8),万向轴承螺杆(6)通过螺纹与导向杆(4)后端相联,并通过销轴(14)与固定在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上的万向轴承螺杆支座(2)铰接,锁片(10)防止销轴(14)的转动及轴向串动,导向杆(4)围绕铰接中心可以在垂直平面内上下摆动及横向左右摆动;固定在雨篷金属边框下端的滑板(3)套在万向轴承螺杆(6)与万向滑动单元(5)之间的导向杆(4)上,承载着雨篷的主要重量。滑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滑板(3)间最小间隙的间隔环(7),滑板(3)及间隔环(7)均可在导向杆(4)上滑动;万向滑动单元(5)由滑动套(15)、滑动套压板(11)、滑动块(17)、L形支架(19)、L支架压板(20)、转动套(16)、滑动轴承座(13)、轴端挡圈(12)组成。滑动套(15)装配在滑动块(17)中心孔内并通过滑动套压板(11)与滑动块(17)固定为一体,其内腔为导向杆(4)提供滑动导向支撑实现直线伸缩调节,L形支架(19)、L支架压板(20)通过螺纹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U形结构两侧装有转动套(16)并与滑动块(17)两侧的轴形成转动副实现滑动套垂直平面内摆动调节,U形结构的上轴与滑动轴承座(13)的内孔形成转动副实现滑动套水平平面内摆动调节,滑动轴承座(13)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底板(18)上,导向杆(4)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5)内滑动套(15),即组成一个多自由度导向支撑机构。本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万向轴承螺杆(6)、导向杆(4)、滑板(3)、万向滑动单元(5)、接船平台后端接口(8),万向轴承螺杆(6)与导向杆(4)后端相联,并通过销轴(14)与固定在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上的万向轴承螺杆支座(2)铰接,锁片(10)防止销轴(14)的转动及轴向串动;滑板(3)套在万向轴承螺杆(6)与万向滑动单元(5)之间的导向杆(4)上,滑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滑板(3)间最小间隙的间隔环(7);滑动套(15)装配在滑动块(17)中心孔内并通过滑动套压板(11)与滑动块(17)固定为一体,其内腔为导向杆(4)提供滑动导向支撑,支架(19)与支架压板(20)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U形结构两侧装有转动套(16)并与滑动块(17)两侧的轴形成转动副,U形结构的上轴与转动轴承座(13)的内孔形成转动副,转动轴承座(13)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底板(18)上,导向杆(4)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5)内滑动套(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万向轴承螺杆(6)、导向杆(4)、滑板(3)、万向滑动单元(5)、接船平台后端接口(8),万向轴承螺杆(6)与导向杆(4)后端相联,并通过销轴(14)与固定在升降通道前端接口(1)上的万向轴承螺杆支座(2)铰接,锁片(10)防止销轴(14)的转动及轴向串动;滑板(3)套在万向轴承螺杆(6)与万向滑动单元(5)之间的导向杆(4)上,滑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滑板(3)间最小间隙的间隔环(7);滑动套(15)装配在滑动块(17)中心孔内并通过滑动套压板(11)与滑动块(17)固定为一体,其内腔为导向杆(4)提供滑动导向支撑,支架(19)与支架压板(20)连接形成一个U形结构,U形结构两侧装有转动套(16)并与滑动块(17)两侧的轴形成转动副,U形结构的上轴与转动轴承座(13)的内孔形成转动副,转动轴承座(13)通过螺钉固定在接船平台后端接口底板(18)上,导向杆(4)前端穿过万向滑动单元(5)内滑动套(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杆(4)后端围绕铰接中心能够在垂直平面内上下摆动以及横向左右小角度摆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登船桥铰接过渡通道雨篷支撑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宁王惠方薛鹏许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