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087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属于浮桥连接的技术领域。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包括浮桥、浮式平台、设置于浮桥和浮式平台上的踏板、铰接于浮式平台与浮桥上的踏板之间的跳板以及铰接于浮桥和浮式平台上的支撑限位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浮桥平台上铰接有平台踏板,且平台踏板与桁架式跳板配合,使适应的吃水差更大,适应性更高;通过设置的支撑限位架,且主支撑为双A字形桁架设置,有效限制了在最大出水差和最小吃水差时浮式平台与浮桥之间的位置,确保车辆安全通行,且能防止浮桥与浮式平台相碰撞而损坏桥体,并且减小了桁架式跳板的设计载荷,减轻结构重量,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浮桥连接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作为跨越沟壑的主要工具之一,有着悠久的建设历史,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生活中必要的载体工具。目前,已有的桥梁包括钢筋混凝土桥梁和钢结构浮桥,钢筋混凝土桥梁坚固耐用,维护成本较低,一般固定建设在某一稳定的区域,不适合移动;而钢结构浮桥由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建设周期短,且能回收利用,适应性更强,一般布置于环境变化大,不稳定的地方,如海上。在风浪较大的海上,由于水深较深、距离较长,建立钢筋混凝土桥梁不仅成本高,还存在损坏的风险,而钢结构浮桥由于桥主体浮设于水中,不需过长的桥墩,且桥体可随水面的变化进行调整,更能适应海上环境的变化,因此钢结构浮桥能更好的解决浮式平台与岛礁间物资运输问题。但由于浮式平台与浮桥之间的高度差及其随平台吃水而不断变化,海洋波浪环境条件下平台与浮桥之间相对运动以及其载荷等,都增加了浮桥与浮式平台之间连接难度,导致现有的浮桥的连接跳板结构不能适用吃水变化大、相对运动幅度大、海况恶劣的浮体之间的连接,给海上物资运输造成了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桥、浮式平台、踏板、跳板以及支撑限位架,其中,所述踏板包括平台踏板和浮桥踏板,且所述平台踏板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的上部,所述浮桥踏板固定于所述浮桥上,且所述浮桥踏板的板面与所述浮桥的桥面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跳板为桁架式跳板,且所述桁架式跳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浮桥踏板远离所述浮桥的桥面的一端,且所述浮桥踏板与所述桁架式跳板的铰接处设置有若干定位套筒,所述桁架式跳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的上部并与所述平台踏板背离所述浮式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限位架为双A字形桁架,且所述双A字形桁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和所述浮桥,且所述支撑限位架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桥、浮式平台、踏板、跳板以及支撑限位架,其中,所述踏板包括平台踏板和浮桥踏板,且所述平台踏板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的上部,所述浮桥踏板固定于所述浮桥上,且所述浮桥踏板的板面与所述浮桥的桥面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跳板为桁架式跳板,且所述桁架式跳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浮桥踏板远离所述浮桥的桥面的一端,且所述浮桥踏板与所述桁架式跳板的铰接处设置有若干定位套筒,所述桁架式跳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的上部并与所述平台踏板背离所述浮式平台的一侧连接;所述支撑限位架为双A字形桁架,且所述双A字形桁架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浮式平台和所述浮桥,且所述支撑限位架设置于所述桁架式跳板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A字形桁架包括三组主支撑,且每组所述主支撑包括三根支撑圆管,且三根所述支撑圆管组成的所述主支撑的侧面形状呈“个”字形设置,且三根所述支撑圆管的交点交接于所述浮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三根所述支撑圆管分别为上侧支撑圆管、下侧支撑圆管以及中间支撑圆管,且沿远离所述桁架式跳板的方向依次为所述上侧支撑圆管、所述中间支撑圆管和所述下侧支撑圆管,且所述中间支撑圆管背离所述浮桥的一端与所述浮式平台铰接,所述上侧支撑圆管和所述下侧支撑圆管背离所述浮桥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垂直所述主支撑的限位圆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支撑圆管与所述中间支撑圆管之间设置有垂直撑管;所述中间支撑圆管与所述下侧支撑圆管之间设置有垂直撑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三组所述主支撑平行设置,且两相邻的所述主支撑之间均设置有水平撑管。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浮桥与浮式平台的跳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平台中部设置有三固定支撑底座,且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昌魏跃峰羊卫王醍朱耀胜姜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零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