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通行结构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上通行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桥梁是最常用的架设在江河湖海等水面之上的,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水上通行构筑物。常用的简易桥梁一般包括桥墩和桥面,桥墩的下端一般都没入水面之下,而桥面则必须架设在水面之上,以便于车辆行人等顺利通行。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桥梁等水上通行结构,其桥面是架设在水面之上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桥梁一般只能供车辆行人等通行,而并不能在必要的时候(例如,汛期时)实现防洪、挡水的功能。在同时有通行和挡水需求的河段,尤其是山区河段,以往的桥面通行结构和挡水结构的施工和建设往往会收到交通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水上通行结构,从而既可以在水位较低时作为桥面使用,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实现防洪、挡水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上通行结构,该水上通行结构包括:固定挡水板、活动板、主支墩、次支墩、驱动装置和旋转滑块;所述固定挡水板固定在所述主支墩下端外侧的迎水面上;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挡水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面和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通行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上通行结构包括:固定挡水板、活动板、主支墩、次支墩、驱动装置和旋转滑块;所述固定挡水板固定在所述主支墩下端外侧的迎水面上;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挡水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面和所述旋转滑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主支墩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滑块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滑块的顶端与活动板的底面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次支墩用于当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形成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通行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水上通行结构包括:固定挡水板、活动板、主支墩、次支墩、驱动装置和旋转滑块;所述固定挡水板固定在所述主支墩下端外侧的迎水面上;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挡水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面和所述旋转滑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主支墩的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滑块的底端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旋转滑块的顶端与活动板的底面通过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次支墩用于当所述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对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形成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通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固定挡水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主支墩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通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的底面上的凸起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滑块的顶端的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滑动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通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印军,韩仲凯,张立新,刘明,李勇,牛景涛,张钊,杨勇新,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