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294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置有顶部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支撑板的结合,在软土上搭建浮桥,方便施工设备的通过,大大节省换填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钻机在淤泥质软土地基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同类工程的造价,缩短了工期,可广泛推广于建筑施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
技术介绍
淤泥质软土场地施工,由于土质过于松软易造成大直径随钻跟管钻机严重下陷,目前国内外施工,通常采用的地基处理技术是换填垫层法,主要分为下三种:(1)换填水泥石粉垫层法,适应于场地条件较好的地方。(2)砖渣换填法,适应于中等厚度的一般淤泥质软土地基。(3)抛石换填法,适应于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基。本单位目前主要采用砖渣换填垫层法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预处理,以方便大型机械设备的行走施工。然而,华南地区雨水丰富,现场淤泥遇水易软化,再加上砖渣吸水率大,进而导致砖渣垫层承载强度大大降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施工现场所需砖渣的量很大,以大直径随钻跟管桩为例,垫层厚度需达到1.5m以上,钻机方能安全行走,以及完成其他辅助施工作业,然而,砖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材料,供货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只有大量的房屋拆迁才能满足施工现场的用量。目前,砖渣的市场价位为:60~80元/m3,而且还需要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淤泥软土场地施工时,设备容易下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支撑力强、成本低的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置有顶部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纵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设置有侧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侧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形成方形闭合的桥体。进一步地,所述桥体的两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使得所述顶部支撑板长于底部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为三条,均匀分布,支撑着第二支撑梁。进一步地,为了简化结构,增强桥体的支撑强度,所述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均为H型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宽度200mm~300mm,高度为200mm~300mm;所述第二支撑梁的宽度为300mm~350mm,高度为300mm~350mm。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板、侧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的厚度均为8mm~15mm。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板、侧支撑板和底部支撑板的厚度均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吊环,所述吊环通过铰接轴活动铰接在所述顶部支撑板;所述顶部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吊环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吊环沿两侧边缘均匀设置,所述吊环通过链条或者钢丝绳串联起来,使得浮桥的结构更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支撑板的结合,在软土上搭建浮桥,方便施工设备的通过,大大节省换填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保障钻机在淤泥质软土地基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同类工程的造价,缩短了工期,可广泛推广于建筑施工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分布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的中H型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的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梁1、横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梁2、设置在第二支撑梁2上的顶部支撑板4、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两端的侧支撑板3、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梁1底部的底部支撑板5。所述顶部支撑板4、侧支撑板3和底部支撑板5为一平板弯折形成闭合的方形的桥体。所述桥体的两端设置有倾斜面6,使得顶部支撑板4长于底部支撑板5。增加浮桥与淤泥 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浮力,能更好地支撑施工设备。所述第一支撑梁1为多个,它们相互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梁1为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梁1与第二支撑梁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顶部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梁2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部支撑板5与第一支撑梁1通过焊接固定。但本技术不局限于采用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相邻两个部件。所述第一支撑梁1和第二支撑梁2均为H型钢,所述第一支撑梁1的高H为200mm,宽度B为204mm,其翼缘厚度t2为12mm,其腹板厚度t1为12mm,侧板与连接板的圆角半径r为13mm。所述第二支撑梁2的高度H为300mm,宽度B为300mm,其翼缘厚度t2为15mm,其腹板厚度t1为10mm,侧板与连接板的圆角半径r为13mm。所述顶部支撑板4、侧支撑板3和底部支撑板5的厚度均为8mm~15mm,本实施例中,选10mm。所述顶部支撑板4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吊环7,所述顶部支撑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收纳所述吊环7的凹槽41,所述吊环7通过铰接轴71活动铰接于顶部支撑板4的凹槽41的一端,所述吊环为倒U型环。在需要吊装时,将吊环7拉起,与吊机连接吊装浮桥,若浮桥安装完毕,吊环绕铰接轴71向下转动,埋在凹槽41内,避免了妨碍设备在顶部支撑板4上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吊环7沿两侧边缘均匀设置,所述吊环7通过链条或者钢丝绳串联起来。本技术结构简单,支撑稳固,成本低,提高了施工的效率,简化了施工程序,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节省了施工成本,能广泛应用于软土施工的场地。本实施例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置有顶部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所述第二支撑梁上设置有顶部支撑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所述第一支撑梁纵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设置有侧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梁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侧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板形成方形闭合的桥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所述桥体的两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使得所述顶部支撑板长于底部支撑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桥,所述第一支撑梁为三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软土施工的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孟雄戚玉亮周治国胡贺松刘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