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57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包括安装底座,其顶部设有发动机支撑装置和变速箱支撑装置,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发动机柔性支撑板和多个可升降支撑组件,发动机柔性支撑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底座上并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多个可升降支撑组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变速箱支撑装置包括多个可伸缩支撑组件及三轴移动机构,三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安装底座上,三轴移动机构顶部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可伸缩支撑组件设于三轴移动机构顶部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变速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合装,具有安装调整简便、工作效率高、合装质量高等优点。

A fitting platform for an engine and a gear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gine and gearbox assembly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and the top is provided with an engine support device and gearbox supporting device, engine engine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lexible support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lifting support components, engine flexible supporting plat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as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rst thread a plurality of holes, the lifting support assembly can selectively with different first threaded ho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support different types; the transmission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telescopic supporting components and three axis moving mechanism, three 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ase, three 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some second thread holes. Three axis moving mechanism of telescopic support assembl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can selectively with second screw holes with different connections to different types of support change Speed box.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ypes of engine and gearbox,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installation and adjustment,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of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合装
,特别涉及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合装平台。
技术介绍
在新车型骡子车、试验车改装和售后改制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与变速箱合装频繁且型号不一。目前主要的合装方式为设计专用平台进行合装。这个方式在没有发动机与变速箱数模的情况下,不但设计加工时间长而且加工出来的夹具偏差大,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专用合装平台,只能符合一类发动机的合装,类型单一,经济效益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通用的发动机变速箱合装平台,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通用于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合装、工作效率高、合装质量高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合装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包括可移动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设有发动机支撑装置和变速箱支撑装置,所述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发动机柔性支撑板和多个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发动机柔性支撑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底座上,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变速箱支撑装置包括变速箱支撑机构以及带动变速箱支撑机构沿X、Y、Z轴移动以找到合装最佳位置的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安装底座上,三轴移动机构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变速箱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顶部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变速箱。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以及Z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变速箱柔性支撑板以及驱动变速箱柔性支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装设于安装底座上;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间隔布置的X向滑轨以及两端滑设于X向滑轨轨槽内的X轴移动滑板,所述X向滑轨固定于所述变速箱柔性支撑板的顶部;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间隔布置的Y向滑轨以及两端滑设于Y向滑轨轨槽内的Y轴移动滑板,所述Y向滑轨固定于X轴移动滑板上并位于两条X向滑轨之间;若干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所述Y轴移动滑板上。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水平布置于安装底座上的矩形支撑板、竖直向上设于所述支撑板四角上的直线导向轴以及通过一梯形丝杆螺母座竖直穿设于支撑板中心的Z轴梯形丝杆,所述变速箱柔性支撑板通过其上开设的导向孔穿设于所述直线导向轴的顶端并通过套设的导向轴锁紧螺母锁紧,所述Z轴梯形丝杆的底端设有手轮,顶端设有连接变速箱柔性支撑板下方的丝杆支撑座。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为由40mm*40mm的方管焊接而成的凸字形框架结构,所述发动机支撑装置设于所述凸字形框架结构的最高处,所述变速箱支撑装置设于凸字形框架结构的侧肩上;所述凸字形框架结构的底部四角处设有静音摩擦轮,凸字形框架结构的中部下方设有可升降的辅助支撑座。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设有四组,四组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均包括第一支架底座以及第一伸缩螺杆,所述第一支架底座装设于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上并通过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螺杆上套设有锁紧螺母,第一伸缩螺杆的底端连接于第一支架底座的螺孔内,第一伸缩螺杆的顶端设有小孔且孔内插设有移动式顶针。优选的,所述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设有三组,三组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均包括第二支架底座以及第二伸缩螺杆,所述第二支架底座装设于所述Y轴移动滑板上并通过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螺杆上套设有锁紧螺母,第二伸缩螺杆的底端连接于第二支架底座的螺孔内,第二伸缩螺杆的顶端设有小孔且孔内插设有具有圆弧支撑面的移动式圆弧支撑块。优选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的X轴行程最大为140mm,Y轴行程最大为150mm,Z轴行程最大为200mm。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螺杆和第二伸缩螺杆的行程均为50mm,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尺寸均为M6。优选的,所述合装平台的尺寸为长×宽×高=1489mm×680mm×734mm;所述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为10mm厚的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通过在发动机支撑装置中的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上以及变速箱支撑装置的三轴移动机构上均开设若干个呈矩阵排列的螺纹孔,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以及支撑变速箱的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均能选择性地与相应的螺纹孔连接,可以调整相互之间的间距,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变速箱支撑装置的三轴移动机构可以调整变速箱的X、Y、Z轴方向的行程,以找到与发动机合装的最佳位置,使用本技术的合装平台合装发动机和变速箱,其能适应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类型多、工作效率高、合装质量高。2、本技术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安装底座下方装设有静音摩擦轮和可升降的辅助支撑座,方便其移动和辅助定位支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3、本技术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其安装和调整方式均很简单方便、合装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移除变速箱柔性支撑板及装设于其上的部件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变速箱柔性支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X轴移动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Y轴移动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辅助支撑座;2、安装底座;3、摩擦轮;4、顶针;5、第一伸缩螺杆;6、第一锁紧螺母;7、第一支架底座;8、发动机柔性支撑板;81、第一螺纹孔;9、圆弧支撑块;10、第二伸缩螺杆;11、第二锁紧螺母;12、变速箱柔性支撑板;13、X向滑轨;14、Y轴移动滑板;141、第二螺纹孔;15、X轴移动滑板;16、导向轴锁紧螺母;17、丝杆支撑座;18、Z轴梯形丝杆;19、支撑板;20、梯形丝杆螺母座;21、直线导向轴;22、直线轴承及安装座;23、手轮;24、Y向滑轨;25、第二支架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7,一种本技术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实施例,包括可移动的安装底座2,该安装底座2为由40mm*40mm的方管焊接而成的凸字形框架结构,凸字形框架结构的最高处的顶部设有发动机支撑装置,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一矩形发动机柔性支撑板8(10mm厚的铁板)和四组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发动机。发动机柔性支撑板8水平设置于凸字形框架结构的安装底座2的最高处,发动机柔性支撑板8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一螺纹孔81(M6),四组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一螺纹孔81固定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凸字形框架结构的一侧肩上设有变速箱支撑装置,变速箱支撑装置包括变速箱支撑机构以及三轴移动机构,三轴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变速箱支撑机构沿X、Y、Z轴移动以找到与发动机合装的最佳位置,三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凸字形框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包括可移动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设有发动机支撑装置和变速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发动机柔性支撑板和多个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发动机柔性支撑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底座上,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变速箱支撑装置包括变速箱支撑机构以及带动变速箱支撑机构沿X、Y、Z轴移动以找到与发动机合装的最佳位置的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安装底座上,三轴移动机构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变速箱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顶部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变速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合装平台,包括可移动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设有发动机支撑装置和变速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支撑装置包括发动机柔性支撑板和多个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发动机柔性支撑板水平设置于安装底座上,发动机柔性支撑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一螺纹孔,多个所述发动机端可升降支撑组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一螺纹孔固定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所述变速箱支撑装置包括变速箱支撑机构以及带动变速箱支撑机构沿X、Y、Z轴移动以找到与发动机合装的最佳位置的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装设于安装底座上,三轴移动机构的顶部均匀设有若干个呈矩阵式排列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变速箱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变速箱端可伸缩支撑组件设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顶部并能选择性地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连接以支撑不同类型的变速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以及Z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布置的变速箱柔性支撑板以及驱动变速箱柔性支撑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装设于安装底座上;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间隔布置的X向滑轨以及两端滑设于X向滑轨轨槽内的X轴移动滑板,所述X向滑轨固定于所述变速箱柔性支撑板的顶部;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两条平行间隔布置的Y向滑轨以及两端滑设于Y向滑轨轨槽内的Y轴移动滑板,所述Y向滑轨固定于X轴移动滑板上并位于两条X向滑轨之间;若干所述第二螺纹孔开设于所述Y轴移动滑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水平布置于安装底座上的矩形支撑板、竖直向上设于所述支撑板四角上的直线导向轴以及通过一梯形丝杆螺母座竖直穿设于支撑板中心的Z轴梯形丝杆,所述变速箱柔性支撑板通过其上开设的导向孔穿设于所述直线导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迪陈啸魏佳乐张佐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