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11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线束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该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包括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所述密封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沟槽,所述密封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沟槽的槽壁上的径向密封凸缘、第一轴向密封凸缘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所述径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环状沟槽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该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在起保护线束(防割)、防水和约束线束作用的同时,能够很有效地防水密封。

Over hole structure of car wire harn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car wire harnes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assembly,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through hole rubber sleeve and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hole structure, the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through hole sleeve including the bar head, a guide sleeve and a sealing body, wherei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aling body forms an annular groove, the seal body includes forming a radial wall of the tank the annular groove of the sealing flange, the first axial sealing flange and two axial sealing flange, the radial seal flange toward the radial outward automotive wiring harness hole of the rubber sleeve, a sealing flange facing the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through the axial side of Kong Jiao set highlights the first axial sealing flange, toward the car a wire harness through axial hole of rubber sleev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prominent axial, an opening of the annular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first axial sealing flange and the second flange between the axial seal. The car wire harness can be effectively waterproof and sealed while protecting the wire harness (anti - cutting), waterproof and binding of the wir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线束装配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过孔胶套主要起保护线束(防割)、防水和约束线束作用。现有的普通胶套,其胶套结构对于防割和约束线束作用能够较好的控制。但是,防水相对比较难控制,一旦漏水,不但影响线束功能,还会影响使用者对汽车的整体评价。究其原因,普通胶套都是单道密封的,因密封设计不合理、钣金局部变形或者其他原因(比如在行车过程中,由于汽车的颠簸、胶套出来走线弯曲或者线束偏短等)导致胶套受单面轴向力,如果密封面刚好在受力方向,会导致密封不严实从而导致漏水。使得普通胶套对装配方向和线束走向及受力有较高要求,通用性不强,漏水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普通胶套对装配方向和线束走向及受力有较高要求,漏水风险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汽车线束过孔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包括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所述导向套连接在所述扎头与密封体之间,所述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的内部空间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上连续相通以形成线束过孔,所述密封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沟槽,所述密封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沟槽的槽壁上的径向密封凸缘、第一轴向密封凸缘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所述径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环状沟槽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可选地,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上,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位于所述径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可选地,所述扎头为管状部件,所述扎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环状凸起。可选地,所述导向套呈锥形,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扎头连接。可选地,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还包括环绕所述线束过孔的一侧开口设置的扎条,所述扎条连接在所述密封体远离所述导向套的一侧,所述扎条沿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扎条上开设有工艺槽,所述扎条的内侧表面合围形成一与所述线束过孔相通的柱状空间。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过孔结构,包括线束、车身钣金及上述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所述线束穿过所述线束过孔,所述扎头的外侧捆扎有第一胶带,所述车身钣金上设置有胶套安装孔,所述胶套安装孔的边缘位置形成有沿所述胶套安装孔的轴向一侧凸出的翻边,所述车身钣金具有在所述胶套安装孔的轴向上相对且位于所述翻边外侧的第一密封面及第二密封面,所述翻边压入所述环状沟槽中,所述径向密封凸缘挤压接触在所述翻边的内侧表面,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挤压接触在所述第一密封面上,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挤压接触在所述第二密封面上。可选地,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上,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位于所述径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可选地,所述扎头为管状部件,所述扎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挤压接触在所述线束的外表面上。可选地,所述导向套呈锥形,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扎头连接。可选地,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还包括环绕所述线束过孔的一侧开口设置的扎条,所述扎条连接在所述密封体远离所述导向套的一侧,所述扎条沿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扎条上开设有工艺槽,所述扎条的内侧表面合围形成一与所述线束过孔相通的柱状空间,所述扎条的外侧捆扎有第二胶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车身钣金具有在胶套安装孔的轴向上相对且位于翻边外侧的第一密封面及第二密封面,翻边压入密封体的环状沟槽中,密封体的径向密封凸缘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而挤压接触在翻边的内侧表面,以此实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在胶套安装孔处的径向密封。第一轴向密封凸缘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而挤压接触在第一密封面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而挤压接触在第二密封面上。以此实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在胶套安装孔处的双向轴向密封。使得即使当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单面轴向受力时,第一密封面及第二密封面中也总有一面是密封严实的。因而,该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在起保护线束(防割)、防水和约束线束作用的同时,能够很有效地防水密封。并且,该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对装配方向和线束走向及受力要求不高,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过孔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过孔安装结构其车身钣金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线束;2、车身钣金;21、胶套安装孔;22、翻边;23、第一密封面;24、第二密封面;3、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1、扎头;311、环状凸起;32、导向套;33、密封体;331、环状沟槽;3311、开口;332、径向密封凸缘;333、第一轴向密封凸缘;334、第二轴向密封凸缘;34、线束过孔;341、线束过孔的一侧开口;35、扎条;351、工艺槽;36、柱状空间;4、第一胶带;5、第二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过孔安装结构,包括线束1、车身钣金2及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包括扎头31、导向套32及密封体33,所述导向套32连接在所述扎头31与密封体33之间。所述扎头31、导向套32及密封体33的内部空间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的轴向上连续相通以形成线束过孔34,所述密封体33的外侧形成环状沟槽331,所述密封体33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沟槽331的槽壁上的径向密封凸缘332、第一轴向密封凸缘333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334,所述径向密封凸缘332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的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333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的轴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334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的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环状沟槽331的开口3311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333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334之间。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线束1穿过所述线束过孔34,所述扎头31的外侧捆扎有第一胶带4,所述车身钣金2上设置有胶套安装孔21,所述胶套安装孔21的边缘位置形成有沿所述胶套安装孔21的轴向一侧凸出的翻边22,所述车身钣金2具有在所述胶套安装孔21的轴向上相对且位于所述翻边22外侧的第一密封面23及第二密封面24,所述翻边22压入所述环状沟槽331中,所述径向密封凸缘332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而挤压接触在所述翻边22的内侧表面,以此实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3在胶套安装孔21处的径向密封。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333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而挤压接触在所述第一密封面23上,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334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而挤压接触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及汽车线束过孔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所述导向套连接在所述扎头与密封体之间,所述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的内部空间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上连续相通以形成线束过孔,所述密封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沟槽,所述密封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沟槽的槽壁上的径向密封凸缘、第一轴向密封凸缘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所述径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环状沟槽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所述导向套连接在所述扎头与密封体之间,所述扎头、导向套及密封体的内部空间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上连续相通以形成线束过孔,所述密封体的外侧形成环状沟槽,所述密封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环状沟槽的槽壁上的径向密封凸缘、第一轴向密封凸缘及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所述径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一侧突出,所述第二轴向密封凸缘朝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另一侧突出,所述环状沟槽的开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径向上,所述第一轴向密封凸缘位于所述径向密封凸缘与第二轴向密封凸缘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头为管状部件,所述扎头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环状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呈锥形,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体连接,所述导向套外径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扎头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过孔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还包括环绕所述线束过孔的一侧开口设置的扎条,所述扎条连接在所述密封体远离所述导向套的一侧,所述扎条沿所述汽车线束过孔胶套的轴向延伸,所述扎条上开设有工艺槽,所述扎条的内侧表面合围形成一与所述线束过孔相通的柱状空间。6.一种汽车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苟肖娟娟李抗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