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475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5:30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包括扩散膜、棱镜膜以及贴合层;扩散膜由第一PET基材和光扩散层所构成;棱镜膜由多个平行排列在第二PET基材上的棱镜结构所组成;棱镜膜的棱镜结构至少包含三种或三种以上间距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棱镜条纹。本申请将扩散膜和棱镜膜通过贴合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张具有独立结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其厚度为传统膜片的1/3,满足产品超薄化市场需求,大大低于传统膜片厚度。另外,本申请的复合膜采用了上扩散膜、下棱镜膜的设计,棱镜膜增光、扩散膜使光线均匀,大大增强了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光学辉度和光线的均匀性。

A diffused optical composite optical film for backlight module

\u4e00\u79cd\u7528\u4e8e\u80cc\u5149\u6a21\u7ec4\u7684\u6269\u6563\u589e\u5149\u590d\u5408\u5149\u5b66\u819c\uff0c\u5305\u62ec\u6269\u6563\u819c\u3001\u68f1\u955c\u819c\u4ee5\u53ca\u8d34\u5408\u5c42\uff1b\u6269\u6563\u819c\u7531\u7b2c\u4e00PET\u57fa\u6750\u548c\u5149\u6269\u6563\u5c42\u6240\u6784\u6210\uff1b\u68f1\u955c\u819c\u7531\u591a\u4e2a\u5e73\u884c\u6392\u5217\u5728\u7b2c\u4e8cPET\u57fa\u6750\u4e0a\u7684\u68f1\u955c\u7ed3\u6784\u6240\u7ec4\u6210\uff1b\u68f1\u955c\u819c\u7684\u68f1\u955c\u7ed3\u6784\u81f3\u5c11\u5305\u542b\u4e09\u79cd\u6216\u4e09\u79cd\u4ee5\u4e0a\u95f4\u8ddd\u548c\u9ad8\u5ea6\u5404\u4e0d\u76f8\u540c\u7684\u68f1\u955c\u6761\u7eb9\u3002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diffusion membrane and prism film are combined into a whole through the bonding layer to form a diffused optical composite optical film with independent structure. Its thickness is 1/3 of the traditional diaphragm, which meets the market demand of the product ultra-thin and is much lower than the traditional diaphragm thickness. In addition, the composite membrane of the application adopts the design of the upper diffusion film and the lower prism membrane, and the light and the diffused film of the prism film make the light uniform, which greatly enhances the optical brightness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light of the diffused and brightening composite optical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
之一,随着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超薄化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背光模组是液晶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占液晶屏成本的20%以上,传统背光模组主要由下扩散膜、下棱镜膜、上棱镜膜、上扩散膜四张膜片组装而成,需要逐片组装,存在生产耗时长、组装效率低、不良率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包括扩散膜、棱镜膜以及均匀涂抹在所述扩散膜和棱镜膜之间将二者层叠粘接为一体的无溶剂UV胶粘剂制成的贴合层;所述扩散膜由第一PET基材和涂布在所述第一PET基材上的光扩散层所构成,光扩散层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而成,所述扩散粒子的直径在3-8μm之间;所述第一PET基材的厚度为90-180μm之间,所述光扩散层的厚度为5-10μm之间;所述棱镜膜由多个平行排列在第二PET基材上的棱镜结构所组成;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个棱镜条纹,所述棱镜条纹的间距在43-83μm之间,高度在20-32μm之间;至少包含三种或三种以上间距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棱镜条纹。优选地,所述棱镜膜的棱镜结构的附着力为Ba,所述贴合层的附着力为Bb时,其中Bb≧Ba。优选地,所述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厚度为290-320μm。优选地,所述扩散膜的第一PET基材通过所述贴合层与所述棱镜膜的棱镜结构粘接在一起,所述棱镜膜的第二PET基材一侧通过一层粘接层均匀粘接有多个透明珠子。本申请将扩散膜和棱镜膜通过贴合层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张具有独立结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其厚度为传统膜片的1/3,满足产品超薄化市场需求,大大低于传统膜片厚度,且光学性能好、组装效率提高100%,成本降低15%。另外,本申请的复合膜采用了上扩散膜、下棱镜膜的设计,棱镜膜增光、扩散膜使光线均匀,大大增强了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光学辉度和光线的均匀性,可以获得更好的增光、扩散效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由于传统背光模组由多张膜片组装而成,不同膜片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刮伤表面,相互组装的时候也会由于操作的原因形成划痕,因此逐片组装存在生产耗时长、组装效率低、不良率高等缺点。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将两张膜片通过无溶剂UV胶粘剂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张具有独立结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其分别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2,本申请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表示,包括扩散膜100、棱镜膜200以及均匀涂抹在扩散膜100和棱镜膜200之间将二者层叠粘接为一体的无溶剂UV胶粘剂制成的贴合层300。具体地,如图所示,扩散膜100由第一PET基材11和涂布在第一PET基材11上的光扩散层12所构成,其中,光扩散层12可以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而成,例如,所述扩散粒子可以为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珠或PBMA(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微珠等,所述树脂材料可以为羟基丙烯酸树脂等。另外,光扩散层12中的扩散粒子的直径优选在3-8μm之间,第一PET基材11的厚度优选为90-180μm之间,光扩散层12的厚度优选为5-10μm之间。棱镜膜200由多个平行排列在第二PET基材21上的棱镜结构22所组成,棱镜结构22包括多个棱镜条纹,如图所示,这些棱镜条纹的间距在43-83μm之间,高度在20-32μm之间;最终形成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厚度为290-320μm,最优选所述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厚度为310μm。本申请通过将两张膜片通过无溶剂UV胶粘剂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张具有独立结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其厚度为传统膜片的1/3,满足产品超薄化市场需求,大大低于传统膜片厚度(>2000μm),且光学性能好、组装效率提高100%,成本降低15%。另外,本申请的复合膜采用了上扩散膜、下棱镜膜的设计,棱镜膜增光、扩散膜使光线均匀,大大增强了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的光学辉度和光线的均匀性,可以获得更好的增光、扩散效果。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扩散膜100的第一PET基材11通过贴合层300与棱镜膜200的棱镜结构22粘接在一起,棱镜膜200的第二PET基材21的一侧通过一层粘接层400均匀粘接有多个透明珠子500。其中,位于下方的棱镜膜200一体粘接的透明珠子500,一方面可用于调节复合膜的雾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与下层的棱镜膜200接触的导光板(图中未示出)的光线吸收。另外,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棱镜膜200可以是具有消除莫尔干涉条纹结构的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BEF),即,棱镜膜200上的棱镜结构22可以至少包含三种或三种以上间距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棱镜条纹,从而打乱了棱镜条纹的规律性排列方式,可以消除因棱镜条纹规律性排列方式所产生的规律性亮度变化,因而可以降低或消除棱镜片和LCD面板之间产生的莫尔干涉条纹。同时各棱镜条纹的无规律排列组合显著提高了棱镜反射光线亮度的均匀化,提升了照明光线的利用率并可进一步提高LCD的辉度。更进一步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精确化抑制莫尔干涉条纹的缺陷,本申请还提供了可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直接采用的数学模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照如下数学模型实现对莫尔干涉条纹的精确化消减。亦即,如图具体实施例所示,棱镜膜200上的棱镜条纹的间距在43-83μm之间,高度在20-32μm之间。在另一个数学模型中,棱镜膜200的棱镜结构22包含三种高度分别为a,b,c的第一棱镜条纹221、第二棱镜条纹222以及第三棱镜条纹223,所述三种高度满足如下关系:a≦32μm;a≧1.3b;b≧1.2c。另外,棱镜膜200的第二PET基材21上的第一棱镜条纹221、第二棱镜条纹222以及第三棱镜条纹223的数量分别为Na,Nb,Nc,所述数量满足如下关系:Na≧Nb;Nb≧Nc。进一步的,为了最小化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1的受热变形,提高了光学辉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定棱镜膜200的第二PET基材21的热膨胀系数为Tp,棱镜膜200的棱镜结构22的热膨胀系数为Ta,贴合层300的热膨胀系数为Tb,其中Tp<Ta;Tp<Tb;Tb≧T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照上述参数组合,选择适当的材料制造本实施例优选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1)包括扩散膜(100)、棱镜膜(200)以及均匀涂抹在所述扩散膜(100)和棱镜膜(200)之间将二者层叠粘接为一体的无溶剂UV胶粘剂制成的贴合层(300);所述扩散膜(100)由第一PET基材(11)和涂布在所述第一PET基材(11)上的光扩散层(12)所构成,所述光扩散层(12)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而成,所述扩散粒子的直径在3‑8μm之间;所述第一PET基材(11)的厚度为90‑180μm之间,所述光扩散层(12)的厚度为5‑10μm之间;所述棱镜膜(200)由多个平行排列在第二PET基材(21)上的棱镜结构(22)所组成;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个棱镜条纹,所述棱镜条纹的间距在43‑83μm之间,高度在20‑32μm之间;所述棱镜膜(200)的棱镜结构(22)至少包含三种间距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棱镜条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背光模组的扩散增光复合光学膜(1)包括扩散膜(100)、棱镜膜(200)以及均匀涂抹在所述扩散膜(100)和棱镜膜(200)之间将二者层叠粘接为一体的无溶剂UV胶粘剂制成的贴合层(300);所述扩散膜(100)由第一PET基材(11)和涂布在所述第一PET基材(11)上的光扩散层(12)所构成,所述光扩散层(12)由扩散粒子和树脂材料均匀混合而成,所述扩散粒子的直径在3-8μm之间;所述第一PET基材(11)的厚度为90-180μm之间,所述光扩散层(12)的厚度为5-10μm之间;所述棱镜膜(200)由多个平行排列在第二PET基材(21)上的棱镜结构(22)所组成;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个棱镜条纹,所述棱镜条纹的间距在43-83μm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培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