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蕾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56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3:03
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属于生物检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于Pb

A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d ions based on Ag@Au nanoparticles

A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d ions based on Ag@Au nanoparticles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det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id of P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在铅电池生产行业铅的使用量最大,并广泛应用到汽车行业。所有形式的铅都是有毒的,对人体具有极大的危害,铅中毒对人体的生育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具有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对处于发育期的儿童毒害作用最大。铅一旦进行人体,就会变成一种强大的神经毒素,进而干扰大脑发育、延缓神经传导速度,并引发行为问题。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的饮用水中Pb2+的限量为15ppb,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成人血液中Pb2+浓度超过300ppb即表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铅摄入,当血液中Pb2+浓度超过600ppb则推荐进行螯合治疗。美国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已经限定尿铅的含量为23ppb,对血液和尿液中的生物监测可以对铅的危害进行定量评估,尿铅和血铅的浓度已经被用作铅暴露的指标。Pb2+检测的传统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和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可以实现Pb2+的检测,但是所需设备昂贵,样本前处理复杂,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发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高灵敏的检测方法,以满足Pb2+的检测需求。近年来,金属纳米材料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金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在生物传感、医学诊断和检测科学等领域已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不同条件、不同粒径和不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具有不同的特性。金纳米粒子在Pb2+检测方面,已经开发出了基于功能性DNAzyme修饰的金纳米粒子传感检测方法,然而基于DNAzyme识别的Pb2+检测方法需要化学合成的DNA分子,DNA的合成价格比较昂贵,并且需要后续修饰金纳米粒子的过程,从而增加了传感器的制备时间。随着Pb2+检测的发展,发现在Pb2+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加速硫代硫酸钠和2-巯基乙醇对纳米金的浸出速度,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开发一系列的快速低成本的Pb2+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的适于Pb2+的仪器检测方法所需设备昂贵,样本前处理复杂,并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不适于大范围的普遍应用。并且基于功能性DNAzyme的纳米传感检测Pb2+的方法需要DNA分子的合成和修饰步骤,从而增加了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g纳米粒子的合成将250mL1mM的AgNO3水溶液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至沸腾,在搅拌状态下迅速加入2~5mL质量分数为l%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保持沸腾状态下反应lh,然后搅拌至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的黄色溶液即为Ag纳米粒子。(2)Ag@Au纳米粒子的合成取步骤(1)制备的Ag纳米粒子40mL,在剧烈搅拌下,同时滴加1mL的5mM的盐酸羟胺和0.5mM的氯金酸溶液1mL、2mL、3mL、4mL或5mL,继续搅拌反应1h,从而得到Ag@Au纳米粒子。(3)Pb2+的检测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将步骤(2)制备好的Ag@Au纳米粒子在7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再用重悬液进行重悬,并将其浓缩2倍,充分混合后分装到250μLPCR管中,每管100μL,向每管中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0ng/mL、1ng/mL、5ng/mL、20ng/mL、50ng/mL、80ng/mL、100ng/mL、200ng/mL的Pb2+,在室温下孵育2~4h后,将其置于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min,弃掉上清,将纳米粒子用100μL超纯水进行重悬,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每管进行200~800nm的全波长扫面,记录每种Pb2+浓度所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的A400和A520的吸收值,并计算出A520/A400比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的步骤(1)中l%的柠檬酸钠水溶液加入的体积为3m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的步骤(2)中0.5mM的氯金酸溶液的加入体积为4mL。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的步骤(3)中的重悬液的组成为:10mM的甘氨酸,0.2M的Na2S2O3,0.4M的2-巯基乙醇,并将溶液用NaOH调整到pH10.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的步骤(3)中Pb2+和纳米粒子的孵育时间为2.5h。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借助于Pb2+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加速硫代硫酸钠和2-巯基乙醇对纳米金浸出的原理,合成了银核金壳Ag@Au纳米粒子,在硫代硫酸钠和2-巯基乙醇存在的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Pb2+,可以使得Ag@Au纳米粒子的金壳产生不同程度的浸出,从而导致Ag@Au纳米粒子的金壳厚度发生改变,进而使得不同的Pb2+浓度下反应体系的A520和A400的紫外吸收值发生变化,根据Pb2+浓度和A520/A400的对应关系,可以实现对Pb2+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Pb2+添加前后Ag@Au纳米粒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图2Pb2+检测的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Pb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Ag纳米粒子的合成将250mL1mM的AgNO3水溶液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至沸腾,在搅拌状态下迅速加入3mL质量分数为l%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保持沸腾状态下反应lh,然后搅拌至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的黄色溶液即为Ag纳米粒子,Ag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12nm;(2)Ag@Au纳米粒子的合成取步骤(1)制备的Ag纳米粒子40mL,在剧烈搅拌下,同时滴加1mL的5mM的盐酸羟胺和0.5mM的氯金酸溶液4mL,继续搅拌反应1h,从而得到Ag@Au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金壳厚度为16nm,纳米粒子的总粒径约为44nm;(3)Pb2+的检测以及Pb2+检测的灵敏度分析将步骤(2)制备好的Ag@Au纳米粒子在7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再用重悬液进行重悬(重悬液的组成为:10mM的甘氨酸,0.2M的Na2S2O3,0.4M的2-巯基乙醇,并将溶液用NaOH调整到pH10.0),并将其浓缩2倍,充分混合后分装到250μLPCR管中,每管100μL,向每管中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0ng/mL、1ng/mL、5ng/mL、20ng/mL、50ng/mL、80ng/mL、100ng/mL、200ng/mL的Pb2+,在室温下孵育2.5h后,将其置于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min,弃掉上清,将纳米粒子用100μL超纯水进行重悬,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每管进行200~800nm的全波长扫面,记录每种Pb2+浓度所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的A400和A520的吸收值,并计算出A520/A400比值;以Pb2+浓度为横坐标,A400/A520为纵坐标,在1~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并计算得出Pb2+的检测限为0.34ng/mL。(4)特异性研究将六种其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Ag纳米粒子的合成将250mL 1mM的AgNO3水溶液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至沸腾,在搅拌状态下迅速加入2~5mL质量分数为l%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保持沸腾状态下反应lh,然后搅拌至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的黄色溶液即为Ag纳米粒子;(2)Ag@Au纳米粒子的合成取步骤(1)制备的Ag纳米粒子40mL,在剧烈搅拌下,同时滴加1mL的5mM的盐酸羟胺和0.5mM的氯金酸溶液1mL、2mL、3mL、4mL或5mL,继续搅拌反应1h,从而得到Ag@Au纳米粒子;(3)P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g@Au纳米粒子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Ag纳米粒子的合成将250mL1mM的AgNO3水溶液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加热至沸腾,在搅拌状态下迅速加入2~5mL质量分数为l%的柠檬酸钠水溶液,继续保持沸腾状态下反应lh,然后搅拌至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的黄色溶液即为Ag纳米粒子;(2)Ag@Au纳米粒子的合成取步骤(1)制备的Ag纳米粒子40mL,在剧烈搅拌下,同时滴加1mL的5mM的盐酸羟胺和0.5mM的氯金酸溶液1mL、2mL、3mL、4mL或5mL,继续搅拌反应1h,从而得到Ag@Au纳米粒子;(3)Pb2+的检测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将步骤(2)制备好的Ag@Au纳米粒子在7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再用重悬液进行重悬,并将其浓缩2倍,充分混合后分装到250μLPCR管中,每管100μL,向每管中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0ng/mL、1ng/mL、5ng/mL、20ng/mL、50ng/mL、80ng/mL、100ng/mL、200ng/mL的P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蕾
申请(专利权)人:杨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