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82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体,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卡槽,所述承载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并位于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卡槽、第一连接杆、滑槽、定位杆、第一卡杆、第一卡槽、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杆、滑轨、第二滑块、固定杆、固定杆、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一挡板、拉环、第二支撑杆、第二弹簧、第二挡板和拉手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杆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A forklift hydraulic rod that is easy to disassemb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achable forklift hydraulic rod comprises a bearing plate, the bear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body,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both sides of the bearing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bearing plate on the top and at two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iding chu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at the top of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matching set a first groov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chute, a positioning rod, the first clamping rod, a first groove, a first slider,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slide, second slide block, a fixed rod, a fixed rod, first supporting rod, a first spring, a first baffle, a pull ring, a supporting rod, second spring second second, the baffle and the handle, solve the hydraulic rod the disassembly of the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
本技术涉及液压杆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
技术介绍
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五金配件有许多,例如液压杆也属于五金配件,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控支撑液压杆”(专利号:201620668780.1)包括活塞缸体、气撑杆、底盘及撑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撑杆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塞缸体顶部的小孔穿入所述活塞缸体内腔中,所述活塞缸体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杆头,所述底盘上设有凸起、小螺钉孔和大螺钉孔,所述杆头、所述连接块分别通过一活动螺栓与所述凸起、所述撑头相连接,所述杆头与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垫圈,所述撑头上设有小螺钉孔和大螺钉孔。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适用于厨房、客厅、卧室灯各种家居橱柜,开合顺畅,拆装方便,方便省力,稳固牢靠,不需要任何外部结构和动力即可停在行程中的任意位置,气撑效果符合三万次开合标准,同时质量优、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厚实耐用,是家装必备器件之一,但是该专利不便于拆卸,在液压杆损坏或者需要移动时需要更换者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浪费大量的时间,给更换者的更换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具备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杆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体,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卡槽,所述承载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并位于连接块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靠近液压缸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一卡杆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定位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定位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并位于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所述第二卡杆的底部贯穿至第二卡槽的内壁和第二卡槽卡接,且连接块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卡杆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贯穿至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和第一挡板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和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定位杆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连接杆远离定位杆的一侧和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挡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和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关于第一支撑杆呈对称设置,且两个第一弹簧的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底部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顶部的横截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固定件与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壁靠近液压缸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靠近液压缸本体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卡槽、第一连接杆、滑槽、定位杆、第一卡杆、第二卡槽、第一滑块、第二连接杆、滑轨、第二滑块、固定杆、第二卡杆、第一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一挡板、拉环、第二支撑杆、第二弹簧、第二挡板和拉手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杆不便于拆卸的问题,避免了在液压杆损坏或者需要移动时需要更换者耗费大量体力和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从而方便了更换者对液压杆的更换。2、本技术通过第一挡板的设置,可对拉环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拉环使用出现晃动的状况,提高了拉环使用时的稳定性。3、通过减震垫的设置,可对第一滑块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第一滑块使用时与滑槽的内壁直接接触造成第一滑块损坏的状况,延长了第一滑块的使用寿命。4、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增加了拉环表面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手与拉环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B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承载板、2连接块、3液压缸本体、4第一卡槽、5第一连接杆、6滑槽、7定位杆、8第一卡杆、9第二卡槽、10第一滑块、11第二连接杆、12滑轨、13第二滑块、14固定杆、15第二卡杆、16第一支撑杆、17第一弹簧、18第一挡板、19拉环、20第二支撑杆、21第二弹簧、22第二挡板、23拉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包括承载板1,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体3,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卡槽4,通过第一卡槽4的设置,可使第一卡杆8与连接块2之间卡接的更加牢固,承载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承载板1的顶部并位于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滑槽6内壁靠近液压缸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靠近液压缸本体3的一侧通过粘合剂与滑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减震垫的设置,可对第一滑块10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第一滑块10使用时与滑槽6的内壁直接接触造成第一滑块10损坏的状况,延长了第一滑块10的使用寿命,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定位杆7靠近液压缸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8,第一卡杆8远离定位杆7的一端与第一卡槽4卡接,第一卡杆8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9,定位杆7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体(3),所述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卡槽(4),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并位于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靠近液压缸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8),所述第一卡杆(8)远离定位杆(7)的一端与第一卡槽(4)卡接,所述第一卡杆(8)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9),所述定位杆(7)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定位杆(7)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并位于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远离滑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15),所述第二卡杆(15)的底部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壁和第二卡槽(9)卡接,且连接块(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卡杆(15)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顶部贯穿至第二连接杆(11)的顶部和第一挡板(18)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1)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1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挡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9),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弹簧(17),且第一弹簧(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和固定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7)靠近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0),所述第二支撑杆(20)远离定位杆(7)的一端贯穿至第一连接杆(5)远离定位杆(7)的一侧和第二挡板(22)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杆(5)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二支撑杆(20)配合使用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挡板(22)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23),所述第二支撑杆(2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21),且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7)和第一连接杆(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叉车液压杆,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本体(3),所述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第一卡槽(4),所述承载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承载板(1)的顶部并位于连接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靠近液压缸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杆(8),所述第一卡杆(8)远离定位杆(7)的一端与第一卡槽(4)卡接,所述第一卡杆(8)顶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卡槽(9),所述定位杆(7)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定位杆(7)远离第一连接杆(5)的一侧并位于第二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12),所述滑轨(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3),所述第二滑块(13)远离滑轨(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杆(15),所述第二卡杆(15)的底部贯穿至第二卡槽(9)的内壁和第二卡槽(9)卡接,且连接块(2)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卡杆(15)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顶部贯穿至第二连接杆(11)的顶部和第一挡板(18)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杆(11)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支撑杆(16)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挡板(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9),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两侧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鼎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