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930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包括用于被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下拉的解锁拉索,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横销孔及穿过横销孔的定位销,定位销通过销弹簧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定位销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限位端,定位销的连接端与定位销的限位端均处在横销孔外,定位销的连接端与解锁拉索连接,换挡杆上设有保护板,保护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对换挡杆实现准确有效定位,防止滑挡,且具有挡位杆换位时的保护限位功能,在行驶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R挡或P挡位置,也可避免在倒车过程中,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P挡位置,既能保护变速箱,又可保障乘员安全。

An all terrain vehicle shif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ll terrain vehicle shifting system, including for unlocking cable brake pedal down all terrain vehicle gear lever, limi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ross pin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pin through the cross pin hole, a positioning pin connected by pin spring and lever limiting seat, a positioning pin two end respectively.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and the limit end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pin, positioning pin spacing ends in cross pin hole and the positioning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unlocking cable protec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hift lever, the protec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proj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shift lever, prevent the sliding block, and a protective gear lever transposition when the limiting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hift lever slide block or error touch into the R block or P block position, can also be avoid in reversing the process, the shift lever slide block or error touch into the P position, which can protect the gearbox, but also protect the occupant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
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
,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
技术介绍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在普通车辆难以机动的地形上行走自如,在中国俗称沙滩车。因其结构与摩托车十分相似,且许多部件与摩托车通用,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轮摩托车”。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北美和西欧应用较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地形车的英文是AllTerrainVehicle(适合所有地形的交通工具),缩写是ATV,俗称为“沙滩车”,又称“全地形四轮越野机车”,车辆简单实用,越野性能好,外观一般无篷。与汽车一样,全地形车也具有发动机、变速箱、换挡杆等一系列动力及挡位结构。其中,全地形车的挡位通常有L挡(低速挡)、H挡(高速挡)、N挡(空挡)、R挡(倒挡)及P挡(驻车挡)。通过换挡杆的位置的变化,可以实现不同挡位的切换。不过,目前的全地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此时为L挡或H挡),若是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R挡或P挡位置,则十分危险,也容易对变速箱造成严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对换挡杆实现准确有效定位,防止滑挡,且具有挡位杆换位时的保护限位功能,在行驶过程中,可有效避免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R挡或P挡位置,既能保护变速箱,避免其受损,又可有效保障乘员安全的全地形车换挡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包括排挡杆限位座、设置在排挡杆限位座上的挡位槽及用于切换全地形车挡位且穿过的挡位槽的换挡杆,挡位槽包括主道槽及依次排列的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所述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与主道槽连通,还包括用于被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下拉的解锁拉索,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横销孔及穿过横销孔的定位销,定位销通过销弹簧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定位销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限位端,定位销的连接端与定位销的限位端均处在横销孔外,定位销的连接端与解锁拉索连接,换挡杆上设有保护板,保护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当换挡杆进入L挡槽或H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分离;当换挡杆进入N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作为优选,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切换槽,当换挡杆进入R挡槽时,定位销的限位端处在切换槽中,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二定位凸起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上设有转筒件,转筒件轴线与全地形车刹车踏板的转动轴线重合,转筒件上设有钩板,解锁拉索上端与定位销的连接端连接,解锁拉索下端设有连接钩,连接钩与钩板钩接。作为优选,所述换挡杆通过转板座与保护板连接,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主轴,转板座通过内转轴与排挡杆限位座转动连接,内转轴上设有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的扭簧,内转轴轴线水平且垂直于主轴轴线,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位于主道槽的同一侧,换挡杆进入主道槽时,保护板与主轴转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转板座上设有用于与变速箱内的换挡拨叉铰接的外拉杆,外拉杆包括与转板座球铰的前杆段及与前杆段螺纹连接的后杆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对换挡杆实现准确有效定位,防止滑挡,且具有挡位杆换位时的保护限位功能,在行驶过程中(此时为L挡或H挡),可有效避免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R挡或P挡位置,也可避免在倒车过程中(此时为R挡),换挡杆因滑挡或误触碰而进入P挡位置,既能保护变速箱,又可保障乘员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排挡杆限位座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全地形车刹车踏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排挡杆限位座1、主道槽1a、换挡杆2、全地形车刹车踏板3、转筒件31、钩板32、连接钩33、解锁拉索4、定位销5、保护板6、第一定位凸起61、第二定位凸起62、转板座7、内转轴71、扭簧72、主轴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4中所示,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包括排挡杆限位座1、设置在排挡杆限位座上的挡位槽及用于切换全地形车挡位且穿过的挡位槽的换挡杆2,挡位槽包括主道槽1a及依次排列的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所述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与主道槽连通,还包括用于被全地形车刹车踏板3下拉的解锁拉索4,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横销孔及穿过横销孔的定位销5,定位销通过销弹簧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定位销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限位端,定位销的连接端与定位销的限位端均处在横销孔外,定位销的连接端与解锁拉索连接,换挡杆上设有保护板6,保护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61;当换挡杆进入L挡槽或H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分离;当换挡杆进入N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排挡杆限位座设置在全地形车空滤器壳体上。本技术设置在全地形车空滤器壳体上,改良了普遍安装在车架上的弊端,即减少车架零部件,保证安装精度和一致性。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凸起62,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切换槽,当换挡杆进入R挡槽时,定位销的限位端处在切换槽中,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二定位凸起接触。所述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上设有转筒件31,转筒件轴线与全地形车刹车踏板的转动轴线重合,转筒件上设有钩板32,解锁拉索上端与定位销的连接端连接,解锁拉索下端设有连接钩33,连接钩与钩板钩接。所述换挡杆通过转板座7与保护板连接,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主轴8,转板座通过内转轴71与排挡杆限位座转动连接,内转轴上设有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的扭簧72,内转轴轴线水平且垂直于主轴轴线,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位于主道槽的同一侧,换挡杆进入主道槽时,保护板与主轴转动配合。换挡杆不仅可以来回转动(转动时换挡杆沿着主道槽来回移动),还可以侧向移动进入L挡槽或H挡槽或N挡槽或R挡槽或P挡槽中的一个槽位,相应的,此时全地形车处在L挡或H挡或N挡或R挡或P挡。换挡杆被驾驶者的收推入主道槽时,扭簧处在变形状态,此时只要放手,换挡杆就会向着各挡槽(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所在一侧复位,如此一来,换挡到位后,换挡杆会进入相应挡槽中,可有效保障定位准确,避免滑挡。所述转板座上设有用于与变速箱内的换挡拨叉连接的外拉杆8,外拉杆包括与转板座球铰的前杆段81及与前杆段螺纹铰接的后杆段82。前杆段与后杆段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调节,从而提高装配适应性,降低装配难度,保障装配后结构间位置合理。换挡杆处在L挡槽或H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分离;换挡杆进入(处在)N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此时换挡杆无法继续移动至R挡槽,需要驾驶者踩下全地形车刹车踏板,通过解锁拉索带动定位销沿着横销孔移动,使定位销离开第一定位凸起,从而换挡杆可以进入R挡槽。同理,当换挡杆需要由R挡槽进入P挡槽时(此时定位销的限位端处在切换槽中,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二定位凸起接触),也需要驾驶者踩下全地形车刹车踏板,通过解锁拉索带动定位销沿着横销孔移动,使定位销离开切换槽、第一定位凸起及第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包括排挡杆限位座、设置在排挡杆限位座上的挡位槽及用于切换全地形车挡位且穿过的挡位槽的换挡杆,挡位槽包括主道槽及依次排列的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所述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与主道槽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被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下拉的解锁拉索,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横销孔及穿过横销孔的定位销,定位销通过销弹簧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定位销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限位端,定位销的连接端与定位销的限位端均处在横销孔外,定位销的连接端与解锁拉索连接,换挡杆上设有保护板,保护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当换挡杆进入L挡槽或H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分离;当换挡杆进入N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包括排挡杆限位座、设置在排挡杆限位座上的挡位槽及用于切换全地形车挡位且穿过的挡位槽的换挡杆,挡位槽包括主道槽及依次排列的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所述L挡槽、H挡槽、N挡槽、R挡槽及P挡槽均与主道槽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被全地形车刹车踏板下拉的解锁拉索,排挡杆限位座上设有横销孔及穿过横销孔的定位销,定位销通过销弹簧与排挡杆限位座连接,定位销两端分别为连接端与限位端,定位销的连接端与定位销的限位端均处在横销孔外,定位销的连接端与解锁拉索连接,换挡杆上设有保护板,保护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凸起;当换挡杆进入L挡槽或H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分离;当换挡杆进入N挡槽时,定位销外侧壁与第一定位凸起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换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保护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切换槽,当换挡杆进入R挡槽时,定位销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范戈李想何强陈官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