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作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文献中将聚羧酸系减水剂按其化学组成分为四类:(1)由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PEG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的甲基丙烯酸/烯酸甲酯共聚物。(2)丙烯基醚共聚物,其主要特点是主链和支链通过醚键桥接,因此在高pH值和在某些高温应用过程中有更好的稳定性。(3)通过在(甲基)丙烯酸和(或)含甲氧基的酯的共聚物上嫁接EO/PO卤氮化合物得到酰胺/酰亚胺型聚羧酸。(4)Sika在2002年专利技术了聚酰胺-聚乙烯乙二醇支链新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JohannPlank,当今欧洲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进展,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技术会议,2004:13-27)目前大部分实现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以第1、2类结构为主,大多数研究者仅仅是通过变换羧酸单体、反应配比或工艺条件等方面实现性能上的改进,发现聚羧酸进一步的性能提升和功能化进入瓶颈状态。另一方面,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主要通过降低水胶比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通过端氨基聚醚酰胺/酰亚胺化得到可聚合的聚醚胺,再与活性单体共聚反应合成,即得所述聚羧酸减水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通过端氨基聚醚酰胺/酰亚胺化得到可聚合的聚醚胺,再与活性单体共聚反应合成,即得所述聚羧酸减水剂。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条件和步骤:(1)酰胺/酰亚胺化反应:将单体A和单体B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60℃,加入催化剂后,缓慢升温至80~130℃,恒温2~6h,降温得到酰化产物C,单体A和单体B的摩尔比为:1:1.05~1:2;单体A用通式①表示:式中R1为H或CH3,x为聚氧乙烯基(E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其为1~50的整数;y为聚氧乙烯基/聚氧丙烯基(EO/PO)的平均加成摩尔数,其为1~50的整数;单体B是具有通式②或③所表示的结构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通式②为:式中R2为1~4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基,当R2为1个碳原子的烃基时,其结构式如下:所述③通式为:式中R3为H或CH3;所述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浓硫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乙基磺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组合,其用量为单体A质量的0.05%~10%;(2)共聚反应:将步骤(1)制得的酰化产物C与单体D、单体E在引发剂、链转移剂的作用下在水性介质中发生自由基共聚反应,得到所述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所述酰化产物C、单体D、单体E的摩尔比满足:C/(D+E)=1/1~1/7,单体D与单体E以任意比例混合;其中单体D用通式④表示:式中R4为H或CH3;R5为H或z为满足0≤z≤3的整数,当存在时,其可与COOM1形成酸酐;M1、M2为H、碱金属离子、1/2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胺基团;单体E用通式⑤表示:式中R6为H或者CH3;m为碳原子个数,其为2~4的整数;M3为H、碱金属离子、1/2碱土金属离子、铵离子或有机胺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①中x为1~35的整数,y为1~30的整数;所述催化剂用量为单体A质量的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酰胺/酰亚胺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A选自端氨基聚氧乙烯醚或端氨基聚氧丙烯醚,是通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在高温高压下氨化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梅,杨勇,舒鑫,张建纲,赵红霞,冉千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特新材料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