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和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6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护舷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包括轮胎护舷、贯穿在所述轮胎护舷上的多条船用小链、连接在船用小链端部的卸扣和安装在船舶外板上用于固定卸扣的眼板,所述船用小链的外端通过卸扣和眼板固定连接在船舶的船体外板上,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可活动的连接在圆环上,所述圆环的圆心与轮胎护舷的圆心重合。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活动连接在位于轮胎护舷圆心处的圆环的结构,使得多个船用小链在受力不均时可绕圆环滑动,保证了轮胎护舷的受力均匀,延长了轮胎护舷的使用寿命。

A tire fender component and a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和船舶
本技术涉及轮胎护舷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及船舶。
技术介绍
目前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对船体结构及设备的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由于海上气候较为恶劣,船舶的运营工况较复杂,导致船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与挤压,因而船舶设计过程中需要在舷侧、尾部和首部考虑设计缓冲装置,用来缓解碰撞力和挤压力。通常情况下,缓冲装置设计为橡胶护舷和轮胎护舷两种。轮胎护舷装在船舶的外板上,在船舶靠港或靠平台时,通过轮胎护舷来缓解碰撞力和挤压力。目前,设置有轮胎护舷的船舶大多如图1所示:轮胎护舷1为汽车轮胎或飞机轮胎,轮胎护舷上端和下端通过船用小链2贯穿连接,船用小链2的两端与眼板4通过卸扣3连接。所述眼板4固定在船舶的外板上,这种形式较为常规,但具有如下缺点:1、轮胎护舷在船用小链2的贯穿处没有保护,贯穿处容易损坏。2、轮胎护舷在受挤压时,受力不均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亟需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轮胎护舷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轮胎护舷结构轮胎护舷在船用小链的贯穿处没有保护,由金属制成的船用小链在使用过程中对贯穿处的磨损严重。轮胎护舷在受挤压时,受力不均匀,影响使用寿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包括轮胎护舷、贯穿在所述轮胎护舷上的多条船用小链、连接在船用小链端部的卸扣和安装在船舶外板上用于固定卸扣的眼板,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可活动的连接在圆环上,所述圆环的圆心与轮胎护舷的圆心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圆环上,且套环受外力作用时可沿圆环滑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每一个轮胎护舷安装有四个所述船用小链,四个所述船用小链呈十字型结构连接在轮胎护舷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轮胎护舷上开设有用于贯穿船用小链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用于保护贯穿处的保护套管,所述船用小链的外端自保护套管穿出后通过卸扣固定在眼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保护套管包括衬管和连接在衬管上、下端的衬板,所述衬管套设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衬板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衬板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外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衬管呈圆筒状结构,所述衬板呈与圆筒状结构相匹配的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且所述环形结构与圆筒状结构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衬板和所述衬管相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加强筋。一种船舶,包括船舶外板,所述船舶外板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的轮胎护舷组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及船舶,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活动连接在位于轮胎护舷圆心处的圆环的结构,使得多个船用小链在受力不均时可绕圆环滑动,保证了轮胎护舷的受力均匀,延长了轮胎护舷的使用寿命;所述套设在通孔内的保护套管的设置,改善了轮胎护舷与船用小链的直接碰撞,保护了轮胎护舷的贯穿处,通过更换保护套管的方式,延长了轮胎护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衬管的结构隔离了轮胎护舷和船用小链,衬板的结构使得衬管牢牢固定在轮胎护舷的通孔上。轮胎护舷组件为一体式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程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轮胎护舷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轮胎护舷组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轮胎护舷组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保护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轮胎护舷;2、船用小链;3、卸扣;4、眼板;5、保护套管;51、衬管;52、衬板;6、圆环;7、船体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包括轮胎护舷1、贯穿在所述轮胎护舷1上的多条船用小链2、连接在船用小链2端部的卸扣3和安装在船舶外板上用于固定卸扣3的眼板4,所述船用小链2的外端通过卸扣3和眼板4固定连接在船舶的船体外板7上,多条所述船用小链2的内端可活动的连接在圆环6上,所述圆环6的圆心与轮胎护舷1的圆心重合。所述船用小链2的内端活动连接在位于轮胎护舷1圆心处的圆环6的结构,使得多个船用小链2在受力不均是可绕圆环6滑动,保证了轮胎护舷1的受力均匀,延长了轮胎护舷1的使用寿命。多条所述船用小链2的内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圆环6上,所述套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圆环6的环宽,套环在与其相连接的船用小链2的拉力作用下沿圆环6滑动,以调整并分解其受力,减少了船用小链2受到较大外力拉扯时对轮胎护舷1形成较大破坏。所述轮胎护舷1上设置的船用小链2的数量可以随具体的轮胎护舷1的尺寸重量和船舶的型号进行相应的调整,优选的,每一个轮胎护舷1安装有四个所述船用小链2,四个所述船用小链2呈十字型结构连接在轮胎护舷1上。呈十字型结构连接的船用小链2的结构,对整个轮胎护舷1的牵拉对称,且将轮胎护舷1稳妥的固定在船体外板7上,减少了吸入船尾推进器的风险,至少有一条船用小链2保持于船体外板7相连接,轮胎护舷1不落海。所述船用小链2多采用金属制成,其在使用过程中对由橡胶制成的轮胎护舷1往往会发生硬性碰撞,这就使得轮胎护舷1的磨损较为严重,增加了轮胎护舷1的换用频率,提高了使用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轮胎护舷1上开设有用于贯穿船用小链2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用于保护贯穿处的保护套管5,所述船用小链2的外端自保护套管5穿出后通过卸扣3固定在眼板4上。所述套设在通孔内的保护套管5的设置,改善了轮胎护舷1与船用小链2的直接碰撞,保护了轮胎护舷1的贯穿处,通过更换保护套管5的方式,延长了轮胎护舷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具体实施时,所述保护套管5可以是上下有卷边的套筒结构,所述卷边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外径,以保证套筒稳固套设在通孔上。也可以如图4所示,所述保护套管5包括衬管51和连接在衬管51上、下端的衬板52,所述衬管51套设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衬板52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和下方,且所述衬板52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外径。衬管51的结构隔离了轮胎护舷1和船用小链2,衬板52的结构使得衬管51牢牢固定在轮胎护舷1的通孔上,轮胎护舷1的为一体式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程序。所述衬管51呈圆筒状结构,所述衬板52呈与圆筒状结构相匹配的环形结构。所述衬板52和所述衬管51相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加强筋。圆筒状衬管51和环形衬板52的结构,减小了船用小链2及外力的碰撞和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加强筋的设置增强了衬板52和衬管51的强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包括船舶外板,所述船舶外板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的轮胎护舷组件。本技术所提供的轮胎护舷组件和船舶,具有以下优点:1、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活动连接在位于轮胎护舷圆心处的圆环的结构,使得多个船用小链在受力不均时可绕圆环滑动,保证了轮胎护舷的受力均匀,延长了轮胎护舷的使用寿命;2、所述套设在通孔内的保护套管的设置,改善了轮胎护舷与船用小链的直接碰撞,保护了轮胎护舷的贯穿处,通过更换保护套管的方式,延长了轮胎护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3、衬管的结构隔离了轮胎护舷和船用小链,衬板的结构使得衬管牢牢固定在轮胎护舷的通孔上,轮胎护舷的为一体式结构,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和船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护舷、贯穿在所述轮胎护舷上的多条船用小链、连接在船用小链端部的卸扣和安装在船舶外板上用于固定卸扣的眼板,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可活动的连接在圆环上,所述圆环的圆心与轮胎护舷的圆心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护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护舷、贯穿在所述轮胎护舷上的多条船用小链、连接在船用小链端部的卸扣和安装在船舶外板上用于固定卸扣的眼板,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可活动的连接在圆环上,所述圆环的圆心与轮胎护舷的圆心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护舷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船用小链的内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圆环上,且套环受外力作用时可沿圆环滑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护舷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轮胎护舷安装有四个所述船用小链,四个所述船用小链呈十字型结构连接在轮胎护舷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护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护舷上开设有用于贯穿船用小链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用于保护贯穿处的保护套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亮陈焕东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