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对虾中克隆的G蛋白pvGαq基因。
技术介绍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之间的交流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G蛋白信号途径。该途径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各种胞外信号,包括化学药物、蛋白激素等都通过细胞膜上具有七重跨膜片断结构特征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将信号传给细胞内的G蛋白(GTP-binding protein),再由各种G蛋白亚基(α、β和γ亚基)通过不同的组合激活下游不同的分子途径,使细胞以至机体发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G蛋白是α、β和γ 3个不同的亚基结合而成的异源三聚体,可将七次跨膜受体接受的胞外信号传给胞内的效应生物功能蛋白。β和γ亚基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功能单位,而α亚基可以与二磷酸鸟苷GDP或三磷酸鸟苷(GTP)结合。α亚基在结合GDP状态下比结合GTP更易与β/γ亚基复合体亲和。当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引起与α亚基结合的GDP被GTP取代,并导致GTP-α亚基与β/γ亚基复合体的分离,进而各自调控相应的效应功能蛋白。α亚基具有内在的GTP酶活性,可将GTP水解成 ...
【技术保护点】
对虾G蛋白pvGα↓[q]基因,其特征在于其基因名称为pvGα↓[q](PenaeusvannameiheterotrimericGqproteinalpha subunit),Genbank序列号:AY 626792序列特征:长度:1424个碱基类型:核酸链型:单链几何特征:线性分子类型:cDNA基因来源: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Litopenaeusvannamei )蛋白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利华,林圣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