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降解多氯联苯的兼性厌氧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122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环境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株降解多氯联苯的兼性厌氧菌及获得方法,包括:从多氯联苯的污染点取样,经过初筛、分离、纯化菌株,再经筛选及强化驯化PCBs降解菌株的步骤,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PCBs的新菌株Raoultella  terrigena  LY402。该菌株为兼性厌氧菌,能够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蔗糖脂为碳源快速降解2,3′,4,4′-四氯联苯;在好氧情况下对Aroclor1242的70小时降解率为98.02~99.15%;在兼性厌氧情况下,对土壤中Aroclor1260的8天降解率为96.55%。优点:①能够降解不同取代位点的PCBs;②能够利用蔗糖脂高效降解PCBs,无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到从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污染点筛选、分离、纯化并强化驯化出高效降解PCBs的新菌株Raoultella terrigenaLY402,及对该菌株性能的研究,属于环境生物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有害废物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其中,12类有机污染物因为稳定性强、难以自然生物降解、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巨大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优先控制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也被称为二恶英(dioxins)类似化合物。PCBs是一组由一个或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其结构复杂,有209种同系物。PCBs具有优良的稳定性、热传导性和绝缘性,曾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生产,主要被作为变压器油、添加剂等应用在电力、化工等行业,80年代中期被停止生产。对PCBs的毒理研究表明,少量的PCBs即可对人产生严重的致癌、致畸作用,极强的稳定性也使其很难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降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降解多氯联苯的兼性厌氧菌及获得方法,包括:从多氯联苯的污染点取样,经过初筛、分离、纯化菌株,再经筛选及强化驯化PCBs降解菌株的步骤,获得了一株降解PCBs的新菌株,其特征在于:a)经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鉴定,该菌株的种属为Raoultellaterrigena,别名为Klebsiellaterrigena,命名为LY402,保藏中心编号为1420,该菌株是兼性厌氧菌,能够在温度-20℃~60℃、pH值为3.0~12.0的环境中存活,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40℃,pH值为5.0~10.0;b)该菌株RaoultellaterrigenaLY402的获得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凌云文成玉蒋彩平杨凤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