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72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包括锅筒,锅筒的空腔内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与锅筒的内壁之间均布有烟管;锅筒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水箱,缓冲水箱与锅筒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相变换热管;所述缓冲水箱通过连通管与锅筒连通,缓冲水箱上设置有水位表和呼吸阀,呼吸阀与缓冲水箱的内腔相互连通;将相变换热管设置在汽空间内,原有汽空间的水和热膨胀多出的水,通过连通管送至缓冲水箱中;当停炉后,水温逐渐下降,原有汽空间的水通过连通管补充回去,通过简单巧妙的结构设计,自动的造就一个没有不凝气体的相变汽空间,并保证了停炉时也不会使不凝气体侵入,结构和控制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
本技术涉及工业锅炉
,具体为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实际运行中的相变锅炉无非真空相变、常压相变、有压相变三种。前两种由于非正压运行,所以制造和运行相对安全,不受监督部门管辖,占市场主流地位。有压相变由于换热效率高,运行时不凝气体不易侵入,所以逐渐被人们认可。但这三种相变锅炉都存在一个共性的缺点:停炉后由于随着炉水的降温,锅筒压力较运行时降低很多,造成大量不凝气体(空气)被吸进锅筒内。由于不凝气体的存在严重恶化相变换热,所以如果重新启动后不进行驱赶不凝气体的操作,将无法正常运行。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来驱赶不凝气体,都要消耗时间和浪费能源。这是目前制约相变锅炉发展的最大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时没有不凝气体,停炉后也能保证不凝气体不会侵入,重新启动后更无需任何驱赶不凝气体操作的新型常压相变锅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包括锅筒,锅筒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锅筒的空腔内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与锅筒的内壁之间均布有烟管;所述锅筒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水箱,缓冲水箱与锅筒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相变换热管,相变换热管设置在烟管的上方;所述缓冲水箱的两侧插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另一端插接在锅筒上;所述缓冲水箱上还设置有水位表,水位表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缓冲水箱的一侧;所述缓冲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与缓冲水箱的内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缓冲水箱通过连通管与锅筒相互连通,锅筒内盛装有炉水。优选的,所述缓冲水箱的容积通过连通管进行调控,并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优选的,所述水位表的读数大小来源于锅筒内的炉水水位的高低。优选的,所述相变换热管设置在锅筒内的炉水受热形成的蒸汽空间中。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存放有相应的燃料,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烟管传递给锅筒内的炉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在常规的相变锅炉的锅筒顶部安置一个常压缓冲水箱,并通过连通管与锅筒相连,启动锅炉后,由于炉水逐渐被加热,在锅筒的上部也逐渐形成一个蒸汽空间,原来浸没在水中的相变换热管进入蒸汽空间,进而管内的水与蒸汽进行相变换热,由于是在锅筒的上部水被加热挤出一个汽空间,所以没有丝毫不凝气体,而是纯蒸汽,由于挤出一个汽空间,多余的水和热膨胀的水要移除,这部分多余的水通过连通管送至顶部的缓冲水箱,这个过程不但形成了没有不凝气体的汽空间,还保证了锅筒处于常压状态,锅炉停炉后,由于炉水温度逐渐降低,汽空间逐渐消失,需要用水来填充这个空间,此时顶部缓冲水箱的水靠重力通过连通管来补充这个空间,这个过程是在水封状态下进行,所以不会有不凝气体的侵入,通过简单巧妙的结构设计,自动的造就一个没有不凝气体的相变汽空间,并保证了停炉时也不会使不凝气体侵入,结构和控制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呼吸阀、2缓冲水箱、3连通管、4烟管、5燃烧室、6相变换热管、7水位表、8锅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包括锅筒8,锅筒8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锅筒8的空腔内设置有燃烧室5,燃烧室5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均布有烟管4,燃烧室5存放有相应的燃料,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通过烟管4传递给锅筒8内的炉水;锅筒8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水箱2,缓冲水箱2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相变换热管6,相变换热管6设置在烟管4的上方,处于锅筒8内的炉水受热形成的蒸汽空间中;缓冲水箱2的两侧插接有连通管3,连通管3的另一端插接在锅筒8上,缓冲水箱2通过连通管3与锅筒8相互连通,锅筒8内盛装有炉水;缓冲水箱2上还设置有水位表7,水位表7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缓冲水箱2的一侧,水位表7用于检测锅筒8内的炉水水位的高低,方便人们直观读取数据;缓冲水箱2的上方设置有呼吸阀1,呼吸阀1与缓冲水箱2的内腔相互连通,呼吸阀1为了保证缓冲水箱2的常压和防止热汽的散失,缓冲水箱2的容积通过连通管3进行调控,并处于波动变化状态。工作原理:本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在常规的相变锅炉的锅筒8顶部安置一个常压缓冲水箱2,并通过连通管3与锅筒8相连;启动锅炉后,由于炉水逐渐被加热,在锅筒8的上部也逐渐形成一个蒸汽空间,原来浸没在水中的相变换热管6进入蒸汽空间,进而管内的水与蒸汽进行相变换热,由于是在锅,8的上部水被加热挤出一个汽空间,所以没有丝毫不凝气体,而是纯蒸汽;由于挤出一个汽空间,多余的水和热膨胀的水要移除,这部分多余的水通过连通管3送至顶部的缓冲水箱2,这个过程不但形成了没有不凝气体的汽空间,还保证了锅筒8处于常压状态;锅炉停炉后,由于炉水温度逐渐降低,汽空间逐渐消失,需要用水来填充这个空间,此时顶部缓冲水箱2的水靠重力通过连通管3来补充这个空间,这个过程是在水封状态下进行,所以不会有不凝气体的侵入;缓冲水箱2承担着锅筒的多余水储存和缺少水的补充,所以缓冲水箱的容积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为保证缓冲水箱的常压和防止热汽的散失,需在水箱上部布置呼吸阀1。综上所述:本新型常压相变锅炉,锅炉启动后燃料在燃烧室5中释放热量加热炉水,当炉水温度升至100℃后,水开始产生蒸汽,随着热量的积累,逐渐形成汽空间,最后相变换热管6全部进入汽空间,原有汽空间的水和热膨胀多出的水,通过连通管3送至缓冲水箱2中;当停炉后,水温逐渐下降,原有汽空间的水通过连通管3补充回去,通过简单巧妙的结构设计,自动的造就一个没有不凝气体的相变汽空间,并保证了停炉时也不会使不凝气体侵入,结构和控制简单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包括锅筒(8),锅筒(8)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8)的空腔内设置有燃烧室(5),燃烧室(5)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均布有烟管(4);所述锅筒(8)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水箱(2),缓冲水箱(2)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相变换热管(6),相变换热管(6)设置在烟管(4)的上方;所述缓冲水箱(2)的两侧插接有连通管(3),连通管(3)的另一端插接在锅筒(8)上;所述缓冲水箱(2)上还设置有水位表(7),水位表(7)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缓冲水箱(2)的一侧;所述缓冲水箱(2)的上方设置有呼吸阀(1),呼吸阀(1)与缓冲水箱(2)的内腔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常压相变锅炉,包括锅筒(8),锅筒(8)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8)的空腔内设置有燃烧室(5),燃烧室(5)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均布有烟管(4);所述锅筒(8)的顶部安装有缓冲水箱(2),缓冲水箱(2)与锅筒(8)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相变换热管(6),相变换热管(6)设置在烟管(4)的上方;所述缓冲水箱(2)的两侧插接有连通管(3),连通管(3)的另一端插接在锅筒(8)上;所述缓冲水箱(2)上还设置有水位表(7),水位表(7)通过安装架固定在缓冲水箱(2)的一侧;所述缓冲水箱(2)的上方设置有呼吸阀(1),呼吸阀(1)与缓冲水箱(2)的内腔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峰任光云徐发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骏鹏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