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燃烧热水室内壁设置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所述燃烧热水室底部还设置有非金属复合材料。燃烧热水室的顶端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热水储热器。热水储热器外侧与炉壁之间形成燃烧收集器。燃烧室外侧与炉体炉壁的内侧形成循环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热稳定,改用新能源供热,节约了大量能源,不用烧煤和天然气,采用微槽群复合相变器提高热导速度加快热能效应,再加上我们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做供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居民小区与新农村的社区高速的快速发展、使得供热的问题日趋严重的供热不足造成冬季供热严重的影响,使得传统的陈旧老设备锅炉,远远不能达到现有供热的要求。目前,用于传统的陈旧老设备锅炉,不同程度的存在供热管道复杂,能耗高,运行不稳定,维护不方便,供热不足之处,从而给居民小区与新农村的社区带来了供热管道远、供热不稳定、费电、费煤、成本高等缺点。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是一种现有技术,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散热面和冷凝面,散热面和冷凝面由一侧围板连接,构成一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置多根连接所述散热面和冷凝面的输送管路;位于内腔中的散热面上设置有由多条微米数量级的微槽道构成的微槽群结构,用于容纳取热介质;内腔中,在输送管路之间的空隙中填充多孔芯体材料;输送管路与冷凝面接触的一端具有多条缝隙,可容纳在冷凝面上液化的取热介质从输送管路中流出进入多孔芯体材料中。具有超导热能力,微槽群复合相变技术能把功率电子设备芯片的热量及时送到散热的翅片部位;冷却能力强,无冷却能耗,无动力运行,节约能源;整体重量轻、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维护方便,供热稳定,改用新能源供热,节约了大量能源,不用烧煤和天然气,采用微槽群复合相变器提高热导速度加快热能效应,再加上我们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做供水源。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所述燃烧热水室内壁设置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所述燃烧热水室底部还设置有非金属复合材料,用于净化或软化水质。所述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为喇叭口状或圆锥筒式结构;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为石英砂、活性炭、软化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燃烧热水室的顶端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热水储热器,所述热水储热器顶部连接出一个热水排管,所述下半部腔体的底端连接供水口。所述热水储热器外侧与炉壁之间形成燃烧收集器,燃烧收集器的顶端连接出一个热空气排口,所述燃烧室上半部为燃烧排热区,所述燃烧排热区与燃烧收集器通过燃烧通入孔进行连通。所述燃烧室外侧与炉体炉壁的内侧形成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上端与热水储热器连通,下端则与水箱底部连通。所述燃烧室还与燃烧喷火器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供热锅炉,采用燃烧新型燃料,醇加水做燃料通过燃烧喷火器喷火可达到12000-20000大卡左右,主要是水体的氢产生裂变爆燃,再由氧的助燃,达到新型燃料的高效节能的效果。供热锅炉包括燃烧室与花瓶式水箱,可充分燃烧到花瓶式水箱,使得花瓶式水箱均匀受热达到高效应。本专利技术为达到花瓶式水箱内存有非金属复合材料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做供水源,不用在使用软化水,大大节约了能源。本专利技术为达到花瓶式水箱内加上有微槽群复合相变器,采用了微米量级微槽几何尺寸,极少量的液体工质,液体工质在微槽群自身结构所形成的毛细压力梯度的作用下沿微槽流动,无需外加功耗,扩展弯月面薄液膜核态沸腾的高强度微细尺度复合相变强化换热,取热热流密度超过108W/m2的数量级,能提高热能的1000倍,使的水温激剧上升达到高效节能目的。本专利技术为达到经过燃烧热水室上升到热水储热器,然后有热水排管排出。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供水部分,分为两路,一路供给花瓶式水箱,另一路供给锅炉外壁做外壁冷却循环水提高热效应。本专利技术为达到燃烧喷火器喷火到燃烧室加热上升到燃烧排热区,后经过燃烧通入孔达到燃烧收集器,通过热空气排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热水排管,2.热水储热器,3.燃烧热水室,4.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5.非金属复合材料,6.循环通道,7.供水口,8.热空气排口,9.燃烧收集器,10.燃烧通入孔,11.燃烧排热区,12.燃烧室,13.燃烧喷火器。【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根据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12,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3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燃烧热水室内壁设置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4 ;所述燃烧热水室底部还设置有非金属复合材料5,用于净化或软化水质。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为喇叭口状或圆锥筒式结构;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为石英砂、活性炭、软化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燃烧热水室的顶端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热水储热器2,所述热水储热器顶部连接出一个热水排管1,所述下半部腔体的底端连接供水口 7。热水储热器外侧与炉壁之间形成燃烧收集器9,燃烧收集器的顶端连接出一个热空气排口 8,所述燃烧室上半部为燃烧排热区11,所述燃烧排热区与燃烧收集器通过燃烧通入孔10进行连通。燃烧室外侧与炉体炉壁的内侧形成循环通道6,所述循环通道的上端与热水储热器连通,下端则与水箱底部连通。燃烧室还与燃烧喷火器13连接。燃烧喷火器13喷火到燃烧室12加热花瓶式水箱,花瓶式水箱内有非金属复合材料5可直接使用自来水做供水源,内加上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4能提高热能的1000倍,使的水温激剧上升达到高效节能目的,经过燃烧热水室3上升到热水储热器2,然后有热水排管I排出。供水口 7分为两路,一路供给花瓶式水箱,另一路供给锅炉6外壁做外壁冷却循环水提高热效应。有燃烧喷火器13喷火到燃烧室12加热上升到燃烧排热区11,后经过燃烧通入孔10达到燃烧收集器9,通过热空气排口 8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热水室内壁设置有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所述燃烧热水室底部还设置有非金属复合材料,用于净化或软化水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群复合相变散热器为喇叭口状或圆锥筒式结构;所述非金属复合材料为石英砂、活性炭、软化树脂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热水室的顶端设置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热水储热器,所述热水储热器顶部连接出一个热水排管,所述下半部腔体的底端连接供水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热器外侧与炉壁之间形成燃烧收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高效节能分布式常压供热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中心为水箱,水箱外侧与炉体炉壁之间为燃烧室,所述水箱为花瓶式水箱,上半部腔体为燃烧热水室并且截面呈倒扇形,下半部腔体花瓶颈进水口并且截面呈儿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坤,王涛,曲伟,邓元,
申请(专利权)人:肖坤,王涛,曲伟,邓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