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88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2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过热器,配置为将所述焚烧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第一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一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明显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热效率,进而增加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多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是填埋,而填埋法是将垃圾填入已预备好的坑中盖上压实,使其发生生物、物理、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但是填埋的处理方式最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国是世界上的垃圾资源大国。如果中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焚烧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6千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垃圾焚烧发电的基本原理是把垃圾进行高温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过热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大型的高参数、中间再热机组通常采用“单元制”,一机一炉。采用的动力循环为:给水进入锅炉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高压缸排汽进入锅炉再热器,再热后的过热蒸汽进入汽轮机低压缸继续做功,低压缸排汽进入冷凝器凝结为水,经除氧器除氧后进入锅炉吸热产生过热蒸汽。目前垃圾焚烧电厂普遍采用的蒸汽参数为4MPa/400℃,循环热效率低,造成大量可利用的余热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由于单台焚烧炉的垃圾处理量小,造成锅炉热容量小,一炉对一机的话,采用中间再热提高电厂循环热效率的幅度很小。因此,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过热器,配置为将所述焚烧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第一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一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示例性地,每个所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由子蒸汽管连接至所述第一蒸汽母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蒸汽母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入口。示例性地,还包括:再热器,配置为接收并加热从所述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以产生第二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再热器;汽轮机低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二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二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示例性地,每个所述再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由子蒸汽管连接至所述第二蒸汽母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蒸汽母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的蒸汽入口。示例性地,还包括:冷凝器,配置为接收并冷凝从所述汽轮机低压缸排出的蒸汽,以使蒸汽转化成给水。示例性地,还包括:高压旁路,所述高压旁路设置在同一所述焚烧锅炉中的所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再热器的蒸汽入口之间,所述高压旁路与其所连接的所述过热器和所述再热器流体连通。示例性地,所述高压旁路包括高旁阀以及若干子蒸汽管。示例性地,还包括:低压旁路,设置在每个所述再热器的蒸汽出口和所述冷凝器的蒸汽入口之间,所述低压旁路与其所连接的所述再热器和所述冷凝器流体连通。示例性地,所述低压旁路包括低旁阀以及若干子蒸汽管。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焚烧发电系统,其包括前述的母管制再热系统。本技术的母管制再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由同一第一蒸汽母管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解决了垃圾焚烧电厂热容量小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热效率,进而增加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母管制再热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为了彻底理解本技术,将在下面提供详细的描述,以便阐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为了解决垃圾焚烧电厂热容量小、循环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其主要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过热器,配置为将所述焚烧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第一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一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本技术的母管制再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由同一第一蒸汽母管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解决了垃圾焚烧电厂热容量小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热效率,进而增加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实施例一下面,参考图1对本技术的母管制再热系统做详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母管制再热系统的示意图。作为示例,本技术的母管制再热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所述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母管制再热系统包括两个焚烧锅炉,例如焚烧锅炉(对应图1中的1#炉)1和焚烧锅炉(对应图1中的2#炉)2。示例性地,每个所述焚烧锅炉均包括给水口,例如可以使给水10分别进入每个焚烧锅炉,例如分别进入焚烧锅炉1和焚烧锅炉2,两台焚烧锅炉保持并列运行。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给水泵(未示出)将给水10分别送入每个焚烧锅炉。示例性地,焚烧锅炉用于对生活垃圾进行高温焚烧,产生携带热量的烟气,利用该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产生饱和蒸汽。示例性地,还包括过热器3,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3,例如,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一个所述过热器3,如图1所示,在焚烧锅炉1中设置一个所述过热器3,在焚烧锅炉2中设置一个所述过热器3。其中,所述过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以及焚烧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过热器,配置为将所述焚烧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第一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一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管制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焚烧锅炉,配置为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产生蒸汽;过热器,配置为将所述焚烧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进行加热,以产生第一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过热器;汽轮机高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一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每个所述过热器产生的所述第一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一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由子蒸汽管连接至所述第一蒸汽母管的一端,所述第一蒸汽母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蒸汽入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热器,配置为接收并加热从所述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以产生第二过热蒸汽,其中,在每个所述焚烧锅炉中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再热器;汽轮机低压缸,配置为在所述第二过热蒸汽作用下驱动发电机发电;第二蒸汽母管,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过热蒸汽并将所述第二过热蒸汽传送进入所述汽轮机低压缸。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杨刘玉坤李新刘洋孙丽娟童瑶邵哲如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深圳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