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包括机架、膜堆、水箱集成、过滤器与水泵。机架包括上层机架与下层机架。膜堆与水箱集成均设置在上层机架上,膜堆沿上层机架的左侧设置;膜堆上表面设置有膜堆出水口。水箱集成设置在上层机架的最右侧。水箱集成由若干个水箱并排布设,每个水箱上表面均设置有水箱回水口。若干个水泵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若干个过滤器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电渗析的常用设备进行模块化、集成化设计,采用整体机架布设方式的同时,并将膜堆与水箱集成分别设置在上层机架的左右两端,能够保证膜堆出水自流至水箱,防止由于背压过大造成浓淡室内液体不均匀等情况。匀等情况。匀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渗析装置,特别是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渗析,是一种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膜允许阳离子透过而排斥阻挡阴离子,阴膜允许阴离子透过而排斥阻挡阳离子),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电渗析是膜分离过程中较为成熟的一项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苦咸水脱盐,是世界上某些地区生产淡水的主要方法。由于荷电膜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较低的膜电阻、更好的热稳定性相化学稳定性以及高机械强度、使电渗析过程不仅限于应用在脱盐方面,而且在食品、医药、化学工业、工业废水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的电渗析集成装置在设置布局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装置整体布局松散、集成度低和关键设备位置关系不合理等问题。由于电渗析涉及的设备较多,工艺管道较为复杂,给现场的安装调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现有电渗析装置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仅限于基本功能实现的理想化布设,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如果没有设计过滤器以及换热器等设备,工业生产中将会出现由于前期预处理不充分导致杂质污染电渗析膜堆,以及水温过高导致膜堆损坏等情况。
[0004]现需要一种模块化的电渗析集成装置,能够将电渗析的常用设备进行模块化、集成化设计,并且装置整体应当便于现场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同时装置应当包含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相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该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能够将电渗析的常用设备进行模块化、集成化设计,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背压过大造成浓淡室内液体不均匀等情况;另一方面膜堆与水箱集成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管道的布设,可以保证布管的紧凑型。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包括机架、膜堆、水箱集成、过滤器与水泵。
[0008]机架包括上层机架与下层机架。
[0009]膜堆与水箱集成均设置在上层机架上,膜堆沿上层机架的左侧设置;膜堆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膜堆出水口;膜堆下表面设置有回水口。
[0010]水箱集成设置在上层机架的最右侧。
[0011]水箱集成由若干个水箱并排布设,每个水箱上表面均设置有水箱回水口。
[0012]膜堆出水口设置有三个,每个膜堆出水口均与对应水箱回水口通过膜堆循环出水管路连接。
[0013]膜堆底部与水箱集成底部齐平,膜堆出水口到膜堆底部的距离为H,水箱回水口到水箱集成底部的距离为h;其中:Δh=H
‑
h;1m≤Δh≤2m。
[0014]水泵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水泵的数量与水箱集成中水箱的数量相同,水泵的一端与对应出水口相连接,水泵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接,过滤器的出水口与膜堆的回水口相连接。
[0015]每个水箱下方均管路连接设置有一个水泵,用于驱动水箱出水循环回流至膜堆中。
[0016]若干个过滤器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每个过滤器均设置在水箱与对应水泵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用于过滤水箱出水防止杂质污染膜堆。
[0017]水箱集成从右至左依次并排布设有中间淡水箱、清洗水箱、中间浓水箱、极水箱和浓水产水箱。
[0018]中间淡水箱上设置有中间淡水箱回水口,中间浓水箱上设置有中间浓水箱回水口,极水箱上设置有极水箱回水口;
[0019]膜堆出水口设置有三个,三个膜堆出水口分别与中间淡水箱回水口、中间浓水箱回水口、极水箱回水口通过膜堆循环出水管路连接。
[0020]水泵分别与水箱集成中的若干水箱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从右向左依次为淡水循环泵、清洗泵、浓水循环泵、极水循环泵和浓水排放泵。
[0021]水箱集成中每个水箱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水箱出水口。
[0022]淡水循环泵与中间淡水出水口连接,清洗泵与清洗出水口连接,浓水循环泵与中间浓水出水口连接,极水循环泵与极水出水口连接,浓水排放泵与浓水产水出水口连接。
[0023]过滤器设置有四个,四个过滤器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
[0024]过滤器在竖直平面内采取2
×
2行列布置。
[0025]所述2
×
2行列布置的过滤器包括清洗过滤器、淡水过滤器、极水过滤器和浓水过滤器。
[0026]过滤器均设置在水箱集成附近的机架外沿。
[0027]清洗过滤器位于右侧上方,淡水过滤器位于右侧下方,极水过滤器位于左侧上方,浓水过滤器位于左侧下方。
[0028]清洗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清洗出水口和清洗泵连接,淡水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淡水出水口和淡水循环泵连接,极水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极水出水口和极水循环泵连接,浓水过滤器的两端分别与浓水产水出水口和浓水排放泵连接。
[0029]还包括换热器和电控柜。
[0030]电控柜设置在膜堆附近的机架外沿,电控柜与过滤器位于机架的同一侧。
[0031]换热器设置在左侧过滤器和电控柜之间的机架中间位置。
[0032]还包括压力表取样阀集成,压力表取样阀设置在电控柜附近的上层机架上。
[0033]压力表取样阀集成上设置有若干个压力表盘和若干个取样阀。
[0034]压力表取样阀集成的下端设置有接水槽。
[0035]所述压力表取样阀集成中的压力表盘分别布设有膜堆淡水入口压力表盘、膜堆浓水入口压力表盘和膜堆极水入口压力表盘。
[0036]压力表取样阀集成中的取样阀分别布设有中间淡水取样阀、中间浓水取样阀、极水取样阀和淡水产水取样阀。
[0037]所述水箱集成中每个水箱上均设置有一个搅拌器安装孔和一个人孔。
[0038]所述膜堆上方设置有挡板,挡板与上层机架可拆卸连接。
[003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0]1.本技术能够将电渗析的常用设备进行模块化、集成化设计,采用整体机架布设方式的同时,将机架分为上下两层,并将膜堆与水箱集成分别设置在机架上层的左右两端,一方面可以尽量保证膜堆出水自流至水箱,防止由于背压过大造成浓淡室内液体不均匀等情况;另一方面膜堆与水箱集成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管道的布设,可以保证布管的紧凑型。同时机架上方膜堆附近的挡板为可拆结构,便于膜堆的吊装工作。
[0041]2.本技术中水泵设置在水箱下部,水箱与对应水泵在竖直方向上的布设均一一对应。过滤器设置在机架下层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采取2
×
2行列布设,保证过滤器与水泵位置一一对应,一方面能够将本装置的不同功能设备分组对应设置,满足布管整体的紧凑型与工艺要求,并使得复杂结构清晰化;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过滤器更换滤芯的空间足够。同时,为了便于现场操作,电控柜设置在机架下层靠近膜堆的一侧。电控柜与过滤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换热器,既能够方便换热器布管,又可以利用更换滤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膜堆、水箱集成、过滤器与水泵;机架包括上层机架与下层机架;膜堆与水箱集成均设置在上层机架上,膜堆沿上层机架的左侧设置;膜堆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膜堆出水口;膜堆下表面设置有回水口;水箱集成设置在上层机架的最右侧;水箱集成由若干个水箱并排布设,每个水箱上表面均设置有水箱回水口;膜堆底部与水箱集成底部齐平,膜堆出水口到膜堆底部的距离为H,水箱回水口到水箱集成底部的距离为h;其中:Δh=H
‑
h;1m≤Δh≤2m;水泵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水泵的数量与水箱集成中水箱的数量相同,水泵的一端与对应出水口相连接,水泵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进水口相连接,过滤器的出水口与膜堆的回水口相连接;每个水箱下方均管路连接有一个水泵,用于驱动水箱出水循环回流至膜堆中;若干个过滤器均设置在下层机架靠近水箱集成的一侧,每个过滤器均设置在水箱与对应水泵之间的管路上,用于过滤水箱出水防止杂质污染膜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集成从右至左依次并排布设有中间淡水箱、清洗水箱、中间浓水箱、极水箱和浓水产水箱;中间淡水箱上设置有中间淡水箱回水口,中间浓水箱上设置有中间浓水箱回水口,极水箱上设置有极水箱回水口;膜堆出水口设置有三个,三个膜堆出水口分别与中间淡水箱回水口、中间浓水箱回水口、极水箱回水口通过膜堆循环出水管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电渗析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分别与水箱集成中的若干水箱在竖直方向上对应设置,从右向左依次为淡水循环泵、清洗泵、浓水循环泵、极水循环泵和浓水排放泵;水箱集成中每个水箱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淡水循环泵与中间淡水出水口连接,清洗泵与清洗出水口连接,浓水循环泵与中间浓水出水口连接,极水循环泵与极水出水口连接,浓水排放泵与浓水产水出水口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鹏,安瑾,陆飞鹏,李向东,苏雅,常俊俊,陈方方,武首任,樊星,
申请(专利权)人: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