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转运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655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液转运小车,包括铁制的料斗,料斗前侧壁向上倾斜并向中间收拢形成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料斗的宽度;料斗顶部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用于行车吊运的吊耳,料斗后侧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后连接有用于人工操作的把手;料斗后侧壁中部向后连接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座与料斗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把手后端高于把手前端,且把手后端设置为横杆,横杆上设有便于手持的隔热垫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在电解液槽之间转运电解液,并防止高温电解液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Electrolyte transport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olyte transport vehicles, including iron hopper, hopper front wall and upward inclined toward the middle part to form the discharge port, a discharge port width less than the width of the hopp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op of the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sponding driving lifting lug,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rear wall of the hopper on the direction the back is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for manual operation; the rear wall is connected with a central hopper back mounting a pair of spaced settings, between the installation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pin shaft, the pin shaft is hing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t and the l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hopper bottom wall distance; the handle is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handle the handle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and for the bar, bar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insulation bushing for hand-held.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lytic tank transport between the electrolyte and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to prevent harm to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液转运小车
本技术涉及电解铝
,尤其涉及一种在铝电解槽之间转运电解液的装置。
技术介绍
铝电解槽生产是铝工业生产的核心。电解铝生产是把氧化铝中的铝转变为金属铝的过程。其生产的主要原理是以熔融的冰晶石—氧化铝体系作为电解质,以炭素材料作为两极(即阳极和阴极),炭素阳极安装在电解槽上部,阳极母线强大的直流电(30~320KA,不同的铝电解槽采用不同的电流)通过炭素阳极材料导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与铝液层并参与电化学反应,然后从炭素阴极材料经阴极母线导出。直流电在电极间产生热能并保持正常的电解温度(920~950℃),使冰晶石和氧化铝熔融体变成离子状态,在炭素阳极底部发生分解氧化铝的复杂的电化学反应(称阳极反应),阳极的最终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阴极上析出液态金属铝,再铸成铝锭,完成铝的生产。电解车间内具有多个电解液槽,各电解液槽中的电解液的量在工作中可能不均衡,需要将电解液多的槽中的电解液转运到电解液少的电解液槽中。以往没有合适的转运小车,只能向电解液较少的电解液槽中加料,工作不够灵活,原料有所浪费。如果转运小车采用轮子,那么在推动小车时,一旦出现颠簸,高温电解液溅出,就会给车间财物以及人员安全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在电解液槽之间转运电解液的电解液转运小车,并防止高温电解液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解液转运小车包括铁制的料斗,料斗前侧壁向上倾斜并向中间收拢形成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料斗的宽度;料斗顶部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用于行车吊运的吊耳,料斗后侧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后连接有用于人工操作的把手;料斗后侧壁中部向后连接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座与料斗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把手后端高于把手前端,且把手后端设置为横杆,横杆上设有便于手持的隔热垫套。所述料斗的左侧壁向左凸起设有用于扩充料斗容量的左弧形凸起结构,料斗的右侧壁向右凸起设有用于扩充料斗容量的右弧形凸起结构。所述料斗后侧壁中部向上设有吊耳,从而形成三吊耳结构,行车通过三个吊耳吊起本技术,使吊运过程更加平稳。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与行车相互配合,能够方便地转运电解液。转运电解液的过程中不会发生颠簸,转运过程非常平稳,防止高温电解液溅出后对车间财物和人员安全造成危害。把手的温度较料斗大幅降低,隔热垫套的外表温度又低于把手,这样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温度过高的部位,改善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料斗的宽度,在向缺少电解液的电解液槽中倾倒电解液时,便于控制料液在较窄的出料口处集中出料,防止料液由料斗的两侧泄漏从而造成危险。左弧形凸起结构和右弧形凸起结构的设置,能够使用较少的铁皮围成较大的料斗空间,能够增加一次转运料液的转运量,提高工作效率。支撑杆的作用是保护操作人员,当盛有电解液(电解液温度很高)的料斗放置在车间地面上时,支撑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支撑在地面上。由于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座与料斗底壁之间的距离,因此支撑杆将料斗后端向上顶起,使料斗向前倾斜。从而防止高温电解液由料斗后端洒出,进而保护了站在料斗后方操作把手的工作人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液转运小车,包括铁制的料斗1,料斗1前侧壁向上倾斜并向中间收拢形成出料口2,出料口2的宽度小于料斗1的宽度,这样在向缺少电解液的电解液槽中倾倒电解液时,便于控制料液在较窄的出料口2处集中出料,防止料液由料斗1的两侧泄漏从而造成危险;料斗1顶部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用于行车吊运的吊耳3,料斗1后侧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后连接有用于人工操作的把手4;料斗1后侧壁中部向后连接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座5,该对安装座5之间连接有销轴6,销轴6铰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长度大于安装座5与料斗1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把手4后端高于把手4前端,且把手4后端设置为横杆8,横杆8上设有便于手持的隔热垫套9,隔热垫套9由耐火材料制成。所述料斗1的左侧壁向左凸起设有用于扩充料斗1容量的左弧形凸起结构10,料斗1的右侧壁向右凸起设有用于扩充料斗1容量的右弧形凸起结构11。左弧形凸起结构10和右弧形凸起结构11的设置,能够使用较少的铁皮围成较大的料斗1空间,能够增加一次转运料液的转运量,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料斗1后侧壁中部向上设有吊耳3,从而形成三吊耳结构,行车通过三个吊耳3吊起本技术,使吊运过程更加平稳。使用时,工作人员使用行车通过吊耳3吊运本技术的电解液转运小车,将本技术吊运至电解液过多的电解液槽处。在悬吊状态下,工作人员手握隔热垫套9,将本技术推入电解液槽,然后操作行车将本技术向下放,从而使料斗1落入该电解液槽中的电解液中并盛装电解液。然后工作人员操作行车使本技术升起,工作人员向后将本技术拉出电解液槽。一个工作人员手扶隔热垫套9从而保持本技术的稳定,然后另一个工作人员操作行车将本技术吊运至电解液较少的电解液槽处。支撑杆7的作用是保护操作人员,当盛有电解液(电解液温度很高)的料斗1放置在车间地面上时,支撑杆7在重力的作用下垂直支撑在地面上,由于支撑杆7的长度大于安装座5与料斗1底壁之间的距离,因此支撑杆7将料斗1后端向上顶起,使料斗1向前倾斜,从而防止高温电解液由料斗1后端洒出,进而保护了站在料斗1后方操作把手4的工作人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解液转运小车

【技术保护点】
电解液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制的料斗,料斗前侧壁向上倾斜并向中间收拢形成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料斗的宽度;料斗顶部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用于行车吊运的吊耳,料斗后侧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后连接有用于人工操作的把手;料斗后侧壁中部向后连接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座与料斗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把手后端高于把手前端,且把手后端设置为横杆,横杆上设有便于手持的隔热垫套。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解液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制的料斗,料斗前侧壁向上倾斜并向中间收拢形成出料口,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料斗的宽度;料斗顶部左右两侧对应设有用于行车吊运的吊耳,料斗后侧壁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向后连接有用于人工操作的把手;料斗后侧壁中部向后连接有一对间隔设置的安装座,该对安装座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座与料斗底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电涛王校锋乔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