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线圈和制造点火线圈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63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在其中布置变压器(7)的壳体(1)和插塞式连接器(3),其中插塞式连接器(3)具有高压接触件(4),高压接触件(4)通过导线(6)连接到变压器(7)的次级侧,导线(6)弹性地压靠电接触表面。接触表面是凹形的。还描述了制造这种点火线圈的方法。

A method of ignition coils and the manufacture of ignition co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线圈和制造点火线圈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说明的特征的点火线圈,如从DE102010027945A1所知的。
技术介绍
点火线圈包括滑套(slippedon)在火花塞上的插塞式连接器。该插塞式连接器具有用于接触火花塞的高压接触件。该触点必须电连接到点火线圈的变压器的次级侧,这可以通过锡焊(soldered)连接或焊接连接实现。DE102010027945A1公开了用于建立插塞式连接器的接触的电连接到变压器的次级侧的替代解决方案,即通过具有电绝缘载体元件的接触弹簧将导线压靠电接触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示出如何更容易地制造上述类型的点火线圈。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示的特征的点火线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点火线圈中,一段导线,通过其将插塞式连接器的高压接触件电连接到变压器的次级侧,该一段导线被压靠在插塞式连接器的凹接触表面上。接触表面可以设置为凹口或凹槽(indentionorrecess),并且可以例如是杯形的。接触表面的凹形可以,例如通过在插塞式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升起的环形凸缘(annularbead)提供,在点火线圈组装期间引导导线的一端到由凸缘包围的位置,从而消除对附加部件的需要,例如特别是单独的接触弹簧。导线本身的弹簧力对于保持导线与凹接触表面的电接触是足够的。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包括导线的端面压靠接触表面。接触位置本身随后被接触表面的凹形包围和屏蔽,例如环形凸缘。由此,在接触位置处的任何场峰(fieldpeak)问题得到解缓。端面优选为圆形,例如球形圆形。使端面变圆可防止场峰。导线本身可以是圆形的,或者可以在导线端上放置一球以提供圆形端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益的改进包括导线的端面弹性地抵靠杯形接触表面的底壁和内壁。以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导线和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特别是如果接触表面的壁和底部之间的曲率半径小于导线的圆形端面的曲率半径。另一有益的改进是电接触表面设置为圆形槽。然后将导线插入槽中。从而实现大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益的改进包括导线以L形弯曲,使得压靠接触表面的导线的端部与插塞式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成小于30°,优选不超过20°的锐角。导线的端部区段可以沿插入方向朝向接触表面的中间或朝向管状壳体部分的中间对准,高压接触件放置在管状壳体部分中。通过与DE102010027946A1中的接触相比,插入方向和导线端部之间的角度相对较小,能够促进导线压靠接触表面的更强的弹簧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益的改进包括高压接触件是杆(rod),其端部的接触表面面向变压器。这样的高压接触件可以容易地插入壳体的管状部分中,以形成插塞式连接器。例如,高压接触件可以放置在被压入壳体中的电绝缘套筒中。接触表面可以设计成放置在杆上的盖。这使得可以以成本效益高的方式从金属板制造凹形接触表面,特别是具有沿插入方向上升的环形凸缘。这样的盖也可以放置在面向远离变压器的端部上,以便接触火花塞,其中连接插头滑套在火花塞上。例如,杆可以是干扰电阻或者包含干扰电阻。干扰电阻可以是陶瓷电阻,或由含有导电颗粒的玻璃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在于,导线是布置在高压接触件和变压器的次级侧之间的二极管的引线。这使得能够进行成本效益特别高的制造,因为二极管也用于高压接触,因此不需要额外的部件用于此目的。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造点火线圈的方法中,变压器被插入到具有用于形成插塞式连接器的管状部分的壳体中。在插入之前或之后,弯曲成L形的一段导线与变压器的次级侧电连接。优选地,该段导线是二极管的引线。L形线的一个端部区段由此以这样的方式对准,使得端部区段与管状部分的纵向成一锐角,优选地小于30°的角度。然后通过将高压接触件插入壳体的管状部分中形成用于火花塞的插塞式连接器,使得高压接触件的凹接触表面被压靠在导线的端表面上。然后将壳体用铸模树脂填充。导线的弹簧力通常足够强,以在用铸模树脂填充壳体期间保持接触表面和导线之间的电接触。然而,如果在接触表面和导线之间形成由铸模树脂构成的膜,则后者可以以相当低的电压容易地桥接,从而重新建立电接触。附图说明参考附图基于说明性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和相应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点火线圈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点火线圈的细节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细节的另一视图;以及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细节。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点火线圈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用于连接到电源的第一插塞式连接器2,例如车辆的电气系统,以及用于滑套到火花塞上的第二插塞式连接器3。图2示出了第二插塞式连接器3的截面图。第二插塞式连接器3设置为壳体1的管状部分,其包含杆状高压接触件4。高压接触件4通过导线6连接到布置在壳体1中的变压器7的次级侧。导线6可以是二极管8的两个引线之一,二极管8电气地布置在高压接触件4和变压器7之间。高压接触件4布置在电绝缘套筒5中,放置在管状壳体部分中。高压接触件4可以包括干扰电阻9。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面向变压器7的高压接触件4的端部具有由金属板例如铜板,制成的盖10,但是也可以一体地设计。盖10形成接触表面,导线6按压接触表面,从而在变压器7的次级侧和高压接触件4之间建立电接触。在图3的详细视图中还示出了盖10和导线6。导线6所压接的接触表面是凹形的,例如以碗或杯的内部的形状。例如,这可以通过使盖10形成围绕导线6的一端部12的壁或环形凸缘11来实现。如图3所示,环形凸缘11朝向变压器7上升,并且以一段距离围绕导线的端部12。导线6压靠接触表面的端部12或其端表面可以是凸圆形,例如球形圆形。这使得可以抵消场峰的形成。导线6弯曲成L的形状。具有端部12的压靠接触面的端部区段6a与第二插塞式连接器3的插入方向形成锐角,在该实施例中不超过30°,例如20°或更小。横向于端部区段6a的区段6b相邻于端部区段6a。高压接触件4的远离变压器7的端部可以承载由金属板例如铜板制成的盖13。盖13可以像盖11一样成形。上述的点火线圈可以通过将弯曲成L形的导线6连接到变压器7的次级侧来制造,例如通过将二极管8连接到变压器7的次级侧,以及在二极管8的背离变压器7的一侧将二极管8的引线以L形弯曲。然后将变压器7放置在壳体1中,使得导线6的端部与管状壳体部分的纵向方向形成锐角,例如小于30°的角度。然后将高压接触件4放置在管状壳体部分中,使得面对变压器的高压接触件4的接触表面被压靠在导线6的端部区段6a上,由此建立电接触。例如,高压接触件4可以位于由塑料制成的电绝缘套筒5中,该套筒5被压入管状壳体部分。为此,套筒5可以具有增厚区域5a,例如套环,并且该加厚区域5a抵靠管状壳体部分的内表面。然后可以用铸模树脂倒出壳体1并用盖子密封。图4示出了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另一实施例的细节视图,主要在于导线6弹性地压靠限定接触表面的壁或凸缘11的内部。接触表面以槽或环形凹陷的形式提供。槽或环形凹陷可以通过产生被壁或凸缘11围绕的中心高地(centralelevation)14来提供。中心高地14的陡峭程度与壁或凸缘11相比少得多。然后,槽的径向内壁的陡峭程度比限定槽的径向外壁的壁或凸缘11少。例如,中心高地可以是圆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点火线圈和制造点火线圈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变压器,以及插塞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包括高压接触件,高压接触件通过导线(6)连接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导线弹性地压靠一电接触表面,以及其中所述接触表面是凹形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7.21 DE 102016113450.31.一种点火线圈,包括:壳体,壳体中设置有变压器,以及插塞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塞式连接器包括高压接触件,高压接触件通过导线(6)连接到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导线弹性地压靠一电接触表面,以及其中所述接触表面是凹形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导线的端表面压靠所述接触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导线将一圆形端面压靠所述接触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高压接触件是杆,高压接触件在其面向变压器的一端设置所述接触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接触表面设置为置于所述杆上的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盖具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沿所述杆的纵向方向上升并且围绕所述导线的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杆包含干扰电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线圈,其中所述导线是设置在高压接触件和所述变压器的次级侧之间的二极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特里迪科T·施蒂费尔M·阿道夫D·维斯滕哈根S·舒姆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路德维希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