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架及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1626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1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架及转运系统。一种转运架,其包括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的至少一个支架组;支架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件;支撑件具备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支撑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构成容置槽的壁。这样的转运架很好的改进了现有技术中,转运塑料件的磕碰划伤,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运架的转运系统。

Transport frame and transpor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运架及转运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流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运架及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及总成等)的装配是汽车产品制造过程中最重要工艺环节之一。是把经检验合格的数以百计、或数以千计的各种零部件按着一定的技术要求组装成整车及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的工艺过程。作为汽车轻量化的重要的一部分,汽车塑料件被大范围地运用在汽车装配的工艺中。因为汽车塑料件一方面的作用在于实现相应的结构功能,另一方面则在于具有装饰和包裹的作用,因而对外观的质量保证也显得比较重要了。然而现有技术中,对汽车塑料件都是通过支架支撑和固定带的绑带的方式运输/转运的,这样的方式虽然结果简单,却经常造成塑料件被磕碰、划伤等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架,其能够大大地改善现有技术塑料件被磕碰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运架的转运系统,其能够方便、高效地完成物体的转运。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运架,其包括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的至少一个支架组;支架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件;支撑件具备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支撑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构成容置槽的壁。转运架的支架组用于支撑和承载待塑料件,连接架则用于将至少一个支架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转运架的结构最简化,这样的设置方式也能够很好地适应装配工艺要求的整理、整洁和简单的要求。支架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件,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形成的平面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塑料件的任务,避免塑料件的跌落。同时,支撑件具备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容置槽的设置提供了放置塑料件的容纳空间,这样就更好地起到容置或收纳塑料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容置槽的壁也能起到限制塑料件位移的作用,这样在转运过程中更好地保证了塑料件的稳固,改善了转运时塑料件碰撞产生的损伤。进一步地,支撑件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柔性材料构成容置槽的壁。柔性材料构成了容置槽的壁,这样的设置方式位支撑件支撑塑料件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一方面柔性材料构成的容置槽壁能够为塑料件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力,使得塑料件与转运架的接触始终为柔性接触,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刚性接触对塑料件表面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柔性材料构成的容置槽壁可以很好地与塑料件的表面形状相配合,这样可以较好地限制塑料件的位移,更好地限制了塑料件的磕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塑料件易划伤的情况。综上,这样的转运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现有技术中塑料件在转运时易磕碰、划伤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沿从容置槽的开口至支架的方向,容置槽的宽度逐渐减小。容置槽的宽度从容置槽的开口至支架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便于塑料件能够容易地放入容置槽中;另一方面,逐渐减小的容置槽宽度能够很好地限制(或锁定)塑料件在容置槽中的位移,起到较好地稳定塑料件的作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容置槽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支架垂直;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具备夹角。第一侧壁与支架垂直,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具备夹角的方式是承接了上述的容置槽宽度渐变的一种方式,这里的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支架具备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件上的多个容置槽构成靠近第一端的第一容置槽组以及靠近第二端的第二容置槽组;第一容置槽组中的容置槽的第二侧壁向第一端倾斜;第二容置槽组中的容置槽的第二侧壁向第二端倾斜。第一容置槽组中的容置槽的第二侧壁向第一端倾斜,第二容置槽组中的容置槽的第二侧壁向第二端倾斜,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支架的第一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和第二端的容置槽的开口均向远离支架中部的方向倾斜,这样的有益效果在于塑料件放置时能够分别向支架的两端偏斜,便于塑料件的取放。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的夹角为15°。经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和试验方向,当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之间的夹角为15°时,塑料件能够较好的被卡紧在容置槽中,这时塑料件被较好地固定在容置槽中而不会轻易地发生位移,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易磕碰、划伤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支撑板;相邻的支撑板之间构成容置槽。相邻的支撑板之间构成容置槽的形式是容置槽形成的一种方式,这里的设置方式能够方便地实现加工制成,且多个支撑板的方式有利于快速地更换维修,相较于整个支撑件板件加工开设容置槽的方式,具有便捷、易于维修的特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板由硬质泡棉构成。硬质泡棉具有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这里将硬质泡棉作为支撑板的材料能够很好地实现支撑板支撑、限位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塑料件的收纳和容置,改善塑料件在转运时易发生磕碰、划伤的技术问题。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转运架还包括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置在连接架或支架的底部。行走装置设置在连接架的底部,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地满足转运架便捷运输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了转运架转运塑料件的任务。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架与支架组垂直;在支架组中,两个支架的中央分别垂直地设置在连接架长度方向的两端。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支架组的支架垂直地位于连接件的两侧,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最大限度地简化了转运架的结构,同时也便于塑料件从连接架的侧面取放,进一步增加了转运架使用的便捷性。一种转运系统,其包括多个上述任意一项的转运架,且多个所述转运架按照预设方式连接。这样的转运系统因为包括上述的转运架,因而具备转运架的全部有益效果。进一步地,多个转运架按照预设方式形成了转运系统,将单个转运架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有利于契合现代化生产、装配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转运架包括连接架和设置在连接架上的至少一个支架组;支架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件。使用时,支撑件具备沿支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容置槽的设置提供了放置塑料件的容纳空间,这样就更好地起到容置或收纳塑料件的作用;另一方面,容置槽的壁也能起到限制塑料件位移的作用。柔性材料构成了容置槽的壁,这样的设置方式位支撑件支撑塑料件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一方面柔性材料构成的容置槽壁能够为塑料件提供一定的弹性支撑力,使得塑料件与转运架的接触始终为柔性接触;另一方面,柔性材料构成的容置槽壁可以很好地与塑料件的表面形状相配合,这样可以较好地限制塑料件的位移,更好地改善了塑料件的磕碰和划伤。一种转运系统,其包括多个上述的转运架,且多个所述转运架按照预设方式连接。多个转运架按照预设方式形成了转运系统,将单个转运架的功能进一步地扩大,有利于契合现代化生产、装配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转运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运架及转运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运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10)和设置在连接架(110)上的至少一个支架组(120);所述支架组(120)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12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的支撑件(122);所述支撑件(122)具备沿所述支架(12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1220),所述支撑件(122)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构成所述容置槽(1220)的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10)和设置在连接架(110)上的至少一个支架组(120);所述支架组(120)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12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21)上的支撑件(122);所述支撑件(122)具备沿所述支架(121)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容置槽(1220),所述支撑件(122)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构成所述容置槽(1220)的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架(10),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容置槽(1220)的开口至所述支架(121)的方向,所述容置槽(1220)的宽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220)具备相对的第一侧壁(1221)和第二侧壁(1222);所述第一侧壁(1221)与所述支架(121)垂直;所述第二侧壁(1222)与所述第一侧壁(1221)具备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1)具备第一端(1211)和第二端(1212);所述支撑件(122)上的多个所述容置槽(1220)构成靠近所述第一端(1211)的第一容置槽(1220)组以及靠近所述第二端(1212)的第二容置槽(1220)组;所述第一容置槽(1220)组中的所述容置槽(1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星陆必柱陈俊吴科争张成斌王胜君赵晓明高德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