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4555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会有水流声传递到乘客舱的问题。本发动机暖风系统,包括具有冷却液流道的发动机和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加热装置,所述发动机暖风系统还包括液汽分离装置,所述液汽分离装置具有进水口和用于排出液汽分离后的液体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冷却液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加热装置的进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汽分离装置对气体进行过滤分离,使进入加热装置内的冷却液不含气体,冷却液在加热装置内流道不含产生水流声,使暖风系统工作更安静。

An Engine Warm Ai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的暖风系统是汽车空调系统的一部分,可实现供暖、除霜、调节温度与湿度等功能。目前大多家用汽车的暖风系统均采用水暖式暖风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发动机工作释放出来的热能来对空气进行加热,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20612085.5)公开的一种车用循环暖风装置,包括发动机缸体、暖风进水软管、用于给风加热成暖风的加热装置、暖风出水软管和缸盖,暖风进水软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缸体和加热装置连接,暖风出水软管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缸盖和加热装置连接,这样,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加热后的冷却水能够对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20052881.6也公开了类似的方案。然而,发动机在加注冷却液的过程中,会将部分空气带入冷却水箱内,冷启动时气体会混合液体一起进入加热装置内,而加热装置又更靠近乘客舱,导致乘客舱内水流声明显,而且这些气体进入加热装置后较难排出,使乘客舱内一直存在水流声,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发动机暖风系统更安静。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包括具有冷却液流道的发动机和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暖风系统还包括液汽分离装置,所述液汽分离装置具有进水口和用于排出液汽分离后的液体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冷却液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加热装置的进口连通。本发动机暖风系统通过将冷却发动机后具有较高温度的冷却液输送到加热装置来加热空气,从而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并提高冷却液的冷却效率。发动机冷却流道的出口和加热装置的进口之间设置液汽分离装置,使冷却液中的气体能够在液汽分离装置中分离,从而保证进入加热装置内的冷却液中不含空气,避免了进入加热装置内的冷却液流动产生流水声,使乘客舱内更安静。在上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出口与冷却液流道的进口通过暖风出水管连通,所述液汽分离装置还具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暖风出水管连通。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且实际上冷却液中混入的空气含量较少,不会影响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现将液汽分离装置分离的空气重新排回发动机的冷却流道内,既简化了管路结构,又能够保证冷却流道内的压力维持正常,使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暖风系统均正常工作。在上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所述液汽分离装置包括中空的罐体和用于封闭罐体的罐盖,所述排气口开设于罐盖上并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开设于罐体上并与罐体内腔连通,所述排气口高于出水口且出水口高于进水口。进入罐体内腔的冷却液和空气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分离,没有空气的冷却液通过出水口进入加热装置,分离的空气从排气口排出,以保证空气不会进入加热装置内。在上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所述罐体的底壁具有自下而上盘旋上升的螺旋通道,所述进水口与螺旋通道的下端连通。混合有空气的冷却液通过螺旋通道进入罐体内腔,使冷却液在罐体内腔做圆周涡旋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却液会向罐体内壁一侧移动并进入出水口,空气向罐体的轴心移动并从排气口排出,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与空气的分离效率和效果。在上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所述进水口与螺旋通道的下端相切。这样,冷却液进入罐体内腔的涡旋效果更好,冷却液与空气分离更彻底。在上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罐体的同一侧,所述罐体远离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一侧具有相对罐体向外凸出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有若干用于固定罐体的安装孔。这样液汽分离装置上各部件的布局更合理,避免了罐体的固定安装与管路的连接发生干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冷却发动机后的冷却液先经过液汽分离装置再进入加热装置,避免了混合在冷却液中的空气进入加热装置,从而避免冷却液流经加热装置时发出水流声,使加热装置工作时更安静,乘客舱内也更安静。2、液汽分离装置的排气口与暖风出水管连通,使分离后的空气以及从排气口排出的冷却液重新回到冷却系统中,避免了冷却液的损耗,又保证了冷却液流道内的压力,使冷却系统和暖风系统能够正常工作。3、液汽分离装置的罐体底部具有螺旋通道,冷却液通过螺旋通道进入罐体内腔后能够形成涡流,使空气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冷却液分离,进一步避免了空气进入加热装置内产生水流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图2是液汽分离装置及其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液汽分离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液汽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液汽分离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发动机;2、冷却水箱;3、加热装置;4、液汽分离装置;41、罐体、42、罐盖;43、排气口;44、进水口;45、出水口;46、安装部;461、安装孔;47、螺旋通道;5、膨胀罐;61、第一暖风进水管;62、第二暖风进水管;63、暖风出水管;64、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包括发动机1、冷却水箱2、膨胀罐5、加热装置3、和液汽分离装置4,其中,发动机1内具有用于冷却液流通的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分别与冷却水箱2和加热装置3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冷却水箱2与膨胀罐5连通并能够通过加注设备注入冷却液,液汽分离装置4位于发动机1和加热装置3之间,且冷却液流道的出口与液汽分离装置4的进水口44连通,液汽分离装置4的出水口45与加热装置3连通。这样,发动机1内的冷却液先经过液汽分离装置4再进入加热装置3内,使进入加热装置3内的冷却液中不含空气,冷却液在加热装置3内流动时不会产生流水声,使暖风系统更安静。具体的,如图1、图2、图3所示,液汽分离装置4位于发动机1和加热装置3之间,液汽分离装置4包括罐体41和罐盖42,罐体41呈中空的筒状,罐盖42位于罐体41的顶部并将罐体41密封,其中,排气口43开设于罐盖42的顶部并与罐体41内腔连通、罐体41的内壁上也分别开有与罐体41内腔连通的进水口44和出水口45。本实施例中,排气口43、出水口45和进水口44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出水口45和进水口44的位置也可以进行互换。液汽分离装置4的进水口44与冷却液流道的出口通过第一暖风进水管61连通,出水口45通过第二暖风进水管62与加热装置3的进口连通,冷却液流道的进口与加热装置3的出口通过暖风出水管63连通,液汽分离装置4的排气口43通过排气管64与暖风出水管63连通,使冷却液经过液汽分离后再进入加热装置3,同时液汽分离装置4分离出来的空气重新进入冷却液流道内。由于冷却液流道内实际存在的空气比例是很小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罐体41内腔中空气存在的比例也是极低的,即罐体41内腔基本是被冷却液充满的,排气管64在排出空气的同时还会附带排出部分的冷却液,现将排气管64直接与暖风出水管63连通,能够避免冷却液的损耗和压力的损伤。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罐体41的底壁具有自下而上盘旋上升的螺旋通道47,所述进水口44与螺旋通道47的下端连通并相切,这样,与空气混合的冷却水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包括具有冷却液流道的发动机(1)和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暖风系统还包括液汽分离装置(4),所述液汽分离装置(4)具有进水口(44)和用于排出液汽分离后的液体的出水口(45),所述进水口(44)与冷却液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水口(45)与加热装置(3)的进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暖风系统,包括具有冷却液流道的发动机(1)和与冷却液流道连通的加热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暖风系统还包括液汽分离装置(4),所述液汽分离装置(4)具有进水口(44)和用于排出液汽分离后的液体的出水口(45),所述进水口(44)与冷却液流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水口(45)与加热装置(3)的进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的出口与冷却液流道的进口通过暖风出水管(63)连通,所述液汽分离装置(4)还具有排气口(43),所述排气口(43)与暖风出水管(6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暖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汽分离装置(4)包括中空的罐体(41)和用于封闭罐体(41)的罐盖(42),所述排气口(43)开设于罐盖(42)上并与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庆好孙昌周波洪汉武傅东杰洪昌元王钟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