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氯菌株V430及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626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氯微生物及其筛选方法。一株耐氯菌株V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已于2005年12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CTCC  NO.M205145。所述的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的菌落形态:菌落呈圆形,幼龄乳白色,老龄橘黄色,不透明;菌落突起、边缘平滑;细胞球状,d=0.6~0.9μm单个或成对、成堆出现,无鞭毛;不运动,无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最适生长pH值:6.0~7.5,生长温度:25-45℃。它既可在含高浓度氯离子环境下生存、又可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氯微生物及其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高盐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如石油开采、化工、制药等废水已经成为环保水处理领域的世界性技术难题。而盐酸法黄姜皂素生产废水在高浓度含盐难降解有机物废水中具代表性。一方面,这类废水成分复杂,难降解的有机物多,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另一方面,废水中的盐含量高,氯离子浓度大,其混合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可达20000mg/L。目前,含盐有机废水采用非生物方法和生物方法,非生物方法由于其处理费用高、处理效果不好,企业无法接受,生化法一直是水处理工艺中的首先方法,主要采用A-B两段接触氧化法,传统活性污泥法,SBR法,生物滤池,厌氧滤池等,但是上述生物法大多只能处理含盐量为3%以下的废水,而对高盐废水(含盐量5%,甚至20%)难以处理,因此需要特殊的微生物。近年来,国外已报道了有关选育耐盐(NaCl)菌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报道,而对皂素废水这类高浓度有机物含量、高盐(CaCl2)、含难降解物质(皂素)复杂的废水,至今还属于研究之薄弱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可处理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耐氯菌株V430及其筛选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耐氯菌株V430,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CCTCC NO.M205145,已于2005年12月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号CCTCC NO.M205145。所述的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 CCTCC NO.M205145的菌落形态菌落呈圆形,幼龄乳白色,老龄橘黄色,不透明;菌落突起、边缘平滑;细胞球状,d=0.6~0.9μm单个或成对、成堆出现,无鞭毛;不运动,无内生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最适生长pH值6.0~7.5,生长温度25-45℃;主要生化特征接触酶阴性,氧化酶阴性,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水解酪朊、明胶和淀粉;能降解果糖、甘露糖;能还原NO3-。一株耐氯菌株V430的筛选方法,1)、菌胶团的破碎取皂素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厌氧活性污泥,按厌氧活性污泥∶无菌水=2g∶100ml的配比,加入事先灭菌好的装有无菌水的三角瓶内,并加入重量为无菌水0.01%的焦磷酸钠,摇床振荡,将菌胶团打碎,得泥水混合物,备用;2)、耐氯离子优势菌种的分离利用无菌移液管吸取上述泥水混合物,按泥水混合物∶分离培养基=0.5ml∶4.5ml的配比,加入分离培养基,25-45℃厌氧恒温培养5-7天,待试管培养基变混浊,说明细菌已经生长,然后平板稀释涂布,挑取在菌落特征上有明显差异的单菌,直至获得单一菌株,并于斜面培养基上斜面保存;3)、耐氯离子优势菌种的筛选挑取上述分离出的单菌落,分别接种于筛选培养基内,25-45℃厌氧恒温培养5-7天,观察菌悬液的混浊情况,变混浊的即为筛选出的耐高氯离子的菌株;经过筛选,最后得到一株编号为菌株V430的菌株,即耐氯菌株V430。分离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筛选培养基MgSO4·7H2O,0.2g/L,KH2PO40.5g/L,K2HPO41.5g/L,NH4Cl 0.5/L,CaCl2135g/L,1ml微量元素溶液,溶入1L皂素废水(COD浓度为1000mg/L),pH=7.5;微量元素溶液FeCl3·6H2O 2g,CoCl22g,MnCl20.5g,CuCl20.03g,ZnCl20.05g,NiCl2.6H2O 0.05g,EDTA 1g,pH=7.0。扩大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CaCl218.0g/L。SC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CaCl2加入量为12.6g-140g。斜面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磷酸二氢钾2g;氯化铵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CaCl218g/L,pH=7.5。以上培养基分别于121℃高压灭菌30min后备用。所述的一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应用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的处理方法为挑取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单菌落,于扩大培养基中培养20-24小时,按培养后的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aprophyticus)V430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如混合皂素废水)的体积比为(1-4)∶50取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V430接种于含高浓度氯离子废水(如混合皂素废水)中,25-45℃恒温厌氧培养,pH值为7.0-8.0,反应3-5天。所述的扩大培养基为蛋白胨10g;牛肉膏5g;蒸馏水1000ml;CaCl218.0g/L,pH=7.5。本专利技术从皂素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在高浓度氯离子条件下具有一定生长能力的新菌株。并对其耐氯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氯离子条件下,耐氯菌株V430的耐氯能力好,范围广,能在为3000-75000mg/L时具有较好的生长能力。如果将其作为处理高盐度的有机废水的生物系统中的投加诱导菌,可以克服一般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受高氯离子的抑制、活性低、处理效率不高的缺点。由于在高氯离子(20000mg/L)环境中,传统工艺的微生物受氯离子渗透压的作用而使质膜受损、代谢功能下降从而使处理效果降低,相比之下,如果生化系统中直接投加耐高氯离子并且具有良好降解性能的菌株,就能克服上述传统工艺处理高浓度氯离子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缺点。以含高盐(CaCl2盐)的难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皂素废水为例,本专利技术研究了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果。结果发现该菌株能有效去除皂素废水中COD的能力,能在72小时之内去除废水中的COD约为50-60%。本专利技术获得的新菌株既可在含高浓度氯离子环境下生存、又可高效降解高浓度有机污染物。附图说明图1-1a是菌株V430菌株电镜图片图1-1b是菌株V430菌株电镜图片图1-1c是菌株V430菌株电镜图片图1-2是菌株V430在液体不同氯离子浓度的SC培养基上生长情况1-3是菌株V430 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图(1核DNA,2扩增产物,MMarker)图1-4a是菌株V430在高氯离子、高COD浓度下的下降解效率1-4b是菌株V430在高氯离子、高COD浓度下的下降解效率1-4c是菌株V430在高氯离子、高COD浓度下的下降解效率1-4d是菌株V430在高氯离子、高COD浓度下的下降解效率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一株耐氯菌株V430的筛选方法(一)、材料准备1、菌源和实验废水(1)菌源处理皂素废水的生化系统中的活性污泥;(2)实验废水(即混合皂素废水)本实验废水取自湖北省十堰市方坤置业有限公司皂素生产废水;经内电解和CaO调配后,具体指标为pH=7.5-8.2,COD=4000-17000mg/L,Cl-=8000-30000mg/L,NH4-N 140-300mg/L。2、培养基分离(完全)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筛选培养基MgSO4·7H2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耐氯菌株V43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为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saprophyticus)V430CCTCCNO.M2051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欣王焰新鲍建国刘慧杨雪芬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