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由以下原料组成:环氧树脂,硅丙乳液,去离子水,聚二甲基硅氧烷,双季戊四醇,复合无机颜料,铬酸锶粉末,氧化镁粉末,石墨粉,氧化钇,柠檬酸钠,三聚氰胺磷酸盐,片状云母粉,甲酸钙,纳米碳化硅粉,稀土氟化铈,固化剂,附着力促进剂,粘度调整溶剂,分散剂,流平剂,偶联剂,消泡剂,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老化、耐疲劳的特点,还具有粘度高、抗裂缝等优点,涂膜致密严整,附着力极佳。
A special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adsorption coating for die cast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
技术介绍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又从节能、节省原材料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压铸机的压铸模具等部件与熔融金属液直接接触,由于其温度较高,采用普通涂料会出现开裂,起胀,脱落等现象,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一步提供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50-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0-50重量份,去离子水20-4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5重量份,双季戊四醇5-10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5-8重量份,铬酸锶粉末2-4重量份,氧化镁粉末1-3重量份,石墨粉10-20重量份,氧化钇1-2重量份,柠檬酸钠5-10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2-6重量份,片状云母粉3-12重量份,甲酸钙2-5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2-6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2重量份,固化剂2-5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2-6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1-5重量份,分散剂2-4重量份,流平剂1-3重量份,偶联剂2-5重量份,消泡剂4-6重量份,助剂5-8重量份。进一步地,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数为:环氧树脂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5重量份,去离子水28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重量份,双季戊四醇8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6重量份,铬酸锶粉末3重量份,氧化镁粉末2重量份,石墨粉12重量份,氧化钇1重量份,柠檬酸钠8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4重量份,片状云母粉8重量份,甲酸钙3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4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混合型无铅硼玻璃粉6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4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3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流平剂3重量份,偶联剂4重量份,消泡剂5重量份,助剂7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无机颜料包括纳米氧化铁系颜料或纳米钛白粉,所述纳米氧化铁系颜料包括纳米氧化铁棕、纳米氧化铁黑、纳米氧化铁黄和纳米氧化铁红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聚合高分子胺类试剂。进一步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复合型双官能团硅烷。进一步地,所述粘度调整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醋酸丁酯、聚乙二醇、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酯、磺化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按8:5:1:1的比例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流平剂选用丙烯酸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硅凝胶。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聚合丙烯酸酯类流动控制剂和苯偶姻类脱气剂按1:2的比例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环氧树脂为主料,辅以其他各辅料,使得混合料的耐高温性能显著提升,高温环境下动力粘度大,各原料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产生复合效应,形成一个改善涂料性能的体系,使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老化、耐疲劳的特点,还具有粘度高、抗裂缝等优点,涂膜致密严整,附着力极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4开模时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4合模时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滑杆,2-定模,3-动模,4-顶料磁铁,5-凹槽,6-撑杆,7-固定挡板,8-料管,9-加料口,10-活塞,11-活塞杆,12-施力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5重量份,去离子水28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重量份,双季戊四醇8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6重量份,铬酸锶粉末3重量份,氧化镁粉末2重量份,石墨粉12重量份,氧化钇1重量份,柠檬酸钠8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4重量份,片状云母粉8重量份,甲酸钙3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4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混合型无铅硼玻璃粉6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4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3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流平剂3重量份,偶联剂4重量份,消泡剂5重量份,助剂7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无机颜料包括纳米氧化铁系颜料或纳米钛白粉,所述纳米氧化铁系颜料包括纳米氧化铁棕、纳米氧化铁黑、纳米氧化铁黄和纳米氧化铁红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为聚合高分子胺类试剂。进一步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复合型双官能团硅烷。进一步地,所述粘度调整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三甲苯、醋酸丁酯、聚乙二醇、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酯、磺化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丙烯酸按8:5:1:1的比例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流平剂选用丙烯酸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消泡剂为硅凝胶。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聚合丙烯酸酯类流动控制剂和苯偶姻类脱气剂按1:2的比例混合而成。实施例2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65重量份,硅丙乳液45重量份,去离子水33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重量份,双季戊四醇6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6重量份,铬酸锶粉末3重量份,氧化镁粉末2重量份,石墨粉12重量份,氧化钇1重量份,柠檬酸钠7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3重量份,片状云母粉5重量份,甲酸钙4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4重量份,稀土氟化铈2重量份,固化剂4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5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4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流平剂2重量份,偶联剂4重量份,消泡剂5重量份,助剂7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无机颜料包括纳米氧化铁系颜料或纳米钛白粉,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50‑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0‑50重量份,去离子水20‑4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5重量份,双季戊四醇5‑10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5‑8重量份,铬酸锶粉末2‑4重量份,氧化镁粉末1‑3重量份,石墨粉10‑20重量份,氧化钇1‑2重量份,柠檬酸钠5‑10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2‑6重量份,片状云母粉3‑12重量份,甲酸钙2‑5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2‑6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2重量份,固化剂2‑5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2‑6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1‑5重量份,分散剂2‑4重量份,流平剂1‑3重量份,偶联剂2‑5重量份,消泡剂4‑6重量份,助剂5‑8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环氧树脂150-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0-50重量份,去离子水20-40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0-15重量份,双季戊四醇5-10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5-8重量份,铬酸锶粉末2-4重量份,氧化镁粉末1-3重量份,石墨粉10-20重量份,氧化钇1-2重量份,柠檬酸钠5-10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2-6重量份,片状云母粉3-12重量份,甲酸钙2-5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2-6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2重量份,固化剂2-5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2-6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1-5重量份,分散剂2-4重量份,流平剂1-3重量份,偶联剂2-5重量份,消泡剂4-6重量份,助剂5-8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专用耐高温高吸附性涂料,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份数为:环氧树脂180重量份,硅丙乳液35重量份,去离子水28重量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重量份,双季戊四醇8重量份,复合无机颜料6重量份,铬酸锶粉末3重量份,氧化镁粉末2重量份,石墨粉12重量份,氧化钇1重量份,柠檬酸钠8重量份,三聚氰胺磷酸盐4重量份,片状云母粉8重量份,甲酸钙3重量份,纳米碳化硅粉4重量份,稀土氟化铈1重量份,固化剂3重量份,混合型无铅硼玻璃粉6重量份,附着力促进剂4重量份,粘度调整溶剂3重量份,分散剂3重量份,流平剂3重量份,偶联剂4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景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