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432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5
一种能够谋求制动钳体的小型化、且能够良好地更换摩擦块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摩擦块(8、9)的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入侧且是在盘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设置摩擦块悬吊部(8a、9a)。在作用部侧的摩擦块(8)的盘转出侧设置与设于制动钳托架(3)的转矩承接部(3d)抵接而传递制动转矩的转矩传递面(8g)。在反作用部侧的摩擦块(9)的盘式转子转出侧设置与转矩承接销(13)抵接而传递制动转矩的转矩传递臂(9f)。在制动钳体(6)的桥部(6c)的盘式转子侧的那一面(6r)形成收纳凹部(6q),该收纳凹部(6q)将摩擦块悬吊部(8a、9a)收纳为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移动。

Disc brake for vehicle

A disc brake for vehicle can be miniaturized, and can replace the friction block well. The disk on the friction block (8, 9) moves to the side when it moves forward, and the friction block suspension part (8a, 9a) is highlighted on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disc radius. The torque transmitting surface (8G) of the disk transmitting side of the friction block (8) on the ac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rque receiving part (3D) on the brake caliper bracket (3) to transfer the braking torque. A torque transfer arm (9F) is arranged on the turning side of the disc rotor of the friction block (9) on the counterpart side with the torque receiving pin (13) which transfers the braking torque. The side of the disc rotor side (6R) on the bridge part (6c) of the brake caliper body (6) forms a receiving concave part (6q), and the receiving concave part (6q) stores the friction block suspension part (8a and 9a) to move along the axis of the dis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汽车、机动二轮车等车辆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跨过盘式转子地悬架在盘轴线方向上的托吊销悬吊了一对摩擦块而成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使用了销滑动型的制动钳体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存在这样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制动钳体的作用部与反作用部之间,将一对摩擦块隔着盘式转子相对配置,在该摩擦块的背板的盘外周侧突出设置一对悬吊部,使该悬吊部分别悬吊于跨过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地架设在盘轴线方向上的一对托吊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专利文献1这样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两个托吊销配置于制动钳体的内侧,因此,在将摩擦块和制动钳体组装于车身的状态下无法进行摩擦块的更换,在更换摩擦块时花费功夫。因此,存在这样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使摩擦块的悬吊片向制动钳体的桥部的盘转入侧突出,并使所述悬吊片悬吊于跨过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地架设在盘轴线方向上的一个托吊销(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2-1683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324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虽然即使在将摩擦块和制动钳体组装于制动钳托架的状态下,也能够拆除托吊销来更换摩擦块,但是,由于使制动钳体的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向桥部的盘转出侧突出而架设托吊销,因此,制动钳体大型化,重量也升高。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制动钳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良好地更换摩擦块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该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利用桥部将配置于盘式转子的一侧部且具有活塞的作用部和配置于所述盘式转子的另一侧部且具有反作用力爪的反作用部连结而形成制动钳体,将该制动钳体借助一对滑销以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制动钳托架,该制动钳托架在所述盘式转子的一侧部固定设置于车身,在所述作用部与反作用部之间隔着所述盘式转子地相对配置一对摩擦块,使设于该摩擦块的悬吊部悬吊于跨过所述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地架设在盘轴线方向上的托吊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在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入侧且是在盘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所述摩擦块悬吊部,并且,在盘转出侧设有与设于所述制动钳体和所述制动钳托架中的任一者的转矩承接部抵接而传递制动转矩的转矩传递部,所述制动钳体在所述桥部的盘式转子侧的那一面形成有收纳凹部,该收纳凹部将所述摩擦块悬吊部收纳为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移动。而且,优选的是,所述摩擦块在盘转入侧的外表面设有比所述制动钳体向外方突出的捏片。此外,优选的是,对于所述摩擦块,通过将所述托吊销自所述制动钳体拆除,并使所述摩擦块的盘转入侧向盘半径方向内侧转动,从而能够在将所述制动钳体组装于所述制动钳托架的状态下,将所述摩擦块自所述制动钳体拆除。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对于摩擦块,将在盘转入侧且是在盘半径方向外侧形成的摩擦块悬吊部在制动钳体的内侧悬吊于一根托吊销,因此,能够谋求制动钳体的小型化,并且,即使在将制动钳体和摩擦块组装于制动钳托架的状态下,也能够拆除托吊销来更换摩擦块。而且,由于在摩擦块的盘转入侧的外表面设有比制动钳体向外方突出的捏片,因此,能够通过捏住捏片来良好地进行摩擦块的更换作业。此外,对于摩擦块,通过将托吊销自制动钳体拆除,并使摩擦块的盘转入侧向盘半径方向内侧转动,从而能够在将制动钳体组装于制动钳托架的状态下,将摩擦块自制动钳体拆除,由此,也能够容易更换配置制动钳托架的作用部侧的摩擦块。附图说明图1是图3的I-I剖视图。图2是图3的II-II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6的IV-IV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俯视图。图6是该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主视图。图7是在拆除作用部侧的摩擦块时拔出滑销而使摩擦块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拔出作用部侧的摩擦块时的说明图。图9是拆除反作用部侧的摩擦块时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的一实施例的图,箭头A是在车辆前进时与车轮一体旋转的盘式转子的旋转方向,以下所述的盘转出侧和盘转入侧是指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出侧和盘转入侧。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盘式制动器1包括:盘式转子2,其在车辆行驶时与未图示的车轮一体旋转;制动钳托架3,其在该盘式转子2的一侧部安装于车身;销滑动型的制动钳体6,其借助一对滑销4、5以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该制动钳托架3;托吊销7,其架设在该制动钳体6的作用部6a和反作用部6b之间;以及一对摩擦块8、9,其悬吊于该托吊销7,隔着盘式转子2相对配置。制动钳体6包括配置于盘式转子2的两侧部的上述的作用部6a和反作用部6b以及跨过盘式转子2的外周地连结该作用部6a和反作用部6b的桥部6c,在桥部6c与摩擦块8、9之间压缩设置有摩擦块弹簧10。在作用部6a设有在盘式转子2侧开口并有底的三个缸孔6d,在反作用部6b一体形成有四个反作用力爪6e。在各缸孔6d内液密地插入有活塞11,在活塞11与缸孔6d的底部之间划分形成液压室12。在作用部6a的盘转入侧形成有用于安装托吊销7的内螺纹部6f,在反作用部的盘转入侧形成有供托吊销7贯穿的销贯穿部6g,内螺纹部6f和销贯穿部6g形成在同一轴线上。内螺纹部6f包括:大径的内螺纹孔6h,其形成于盘式转子所在侧的相反侧;以及第1轴部贯穿孔6i,其形成于盘式转子侧,直径小于内螺纹孔6h的直径且供托吊销7的轴部贯穿,在内螺纹孔6h与第1轴部贯穿孔6i之间形成有圆锥状的台阶部。销贯穿部6g包括:第2轴部贯穿孔6j,其形成于盘式转子侧,供托吊销7的轴部7a贯穿;小径孔6k,其与该第2轴部贯穿孔6j连通,并且,形成为比该第2轴部贯穿孔6j的直径小的直径;以及大径孔6m,其与该小径孔6k连续,并且,在盘式转子所在侧的相反侧开口,大径孔6m形成为自小径孔6k朝向开口部直径逐渐变大的研钵状。对于作用部6a,在盘转出侧突出设置有第1车身安装臂6n,在盘半径方向内侧突出设置有第2车身安装臂6p,在第1车身安装臂6n贯穿有所述一侧的滑销4。对于一侧的滑销4,将螺纹部嵌装于制动钳托架3的第1滑销安装臂3a,使滑销4的凸缘部4a与制动钳托架3的一侧面抵接,在向制动钳托架3的另一侧面侧突出的螺纹部4b螺纹结合圆筒状的转矩承接销13(本专利技术的转矩承接部)。由此,在桥部6c的盘转出侧,转矩承接销13沿盘轴线方向跨过盘式转子2的外周地配置于反作用部方向。另一侧的滑销5朝向与盘式转子所在侧相反的方向突出地安装于制动钳托架3的第2滑销安装臂3b,另一侧的滑销5的顶端侧插入于所述第2车身安装臂6p。而且,在桥部6c的盘式转子侧的那一面的盘转入侧形成有收纳凹部6q,该收纳凹部6q将设置于摩擦块8、9的摩擦块悬吊部8a、9a收纳为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移动。摩擦块8、9构成为将与盘式转子2的侧面滑动接触的衬板8b、9b固定于金属制的背板8c、9c,在背板8c、9c的盘转入侧且是盘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设置有所述摩擦块悬吊部8a、9a,在该摩擦块悬吊部8a、9a分别穿设有托吊销贯穿孔8d、9d。此外,在背板8c、9c的盘转入侧的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盘式制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该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利用桥部将配置于盘式转子的一侧部且具有活塞的作用部和配置于所述盘式转子的另一侧部且具有反作用力爪的反作用部连结而形成制动钳体,将该制动钳体借助一对滑销以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制动钳托架,该制动钳托架在所述盘式转子的一侧部固定设置于车身,在所述作用部与反作用部之间隔着所述盘式转子地相对配置一对摩擦块,使设于该摩擦块的悬吊部悬吊于托吊销,该托吊销跨过所述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地架设在盘轴线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在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入侧且是在盘半径方向外侧形成有所述摩擦块悬吊部,并且,在盘转出侧设有转矩传递部,该转矩传递部与设于所述制动钳体和所述制动钳托架中的任一者的转矩承接部抵接而传递制动转矩,所述制动钳体在所述桥部的盘式转子侧的那一面形成有收纳凹部,该收纳凹部将所述摩擦块悬吊部收纳为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2 JP 2015-1188331.一种车辆用盘式制动器,在该车辆用盘式制动器中,利用桥部将配置于盘式转子的一侧部且具有活塞的作用部和配置于所述盘式转子的另一侧部且具有反作用力爪的反作用部连结而形成制动钳体,将该制动钳体借助一对滑销以能够沿着盘轴线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制动钳托架,该制动钳托架在所述盘式转子的一侧部固定设置于车身,在所述作用部与反作用部之间隔着所述盘式转子地相对配置一对摩擦块,使设于该摩擦块的悬吊部悬吊于托吊销,该托吊销跨过所述作用部和反作用部地架设在盘轴线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在车辆前进时的盘转入侧且是在盘半径方向外侧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热田大树小林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