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1432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原料硅粉的球磨,制备纳米级硅粉;②纳米级硅粉与导电剂的互混,采用固相混料法;③采用液相包覆,在纳米硅粉与导电剂的表面形成无定型碳包覆层;④包覆料在惰性气体保护炉中进行高温烧结;⑤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合适粒度的硅碳材料;⑥将硅碳材料与商用石墨混合制成硅碳负极材料。该制备方法可明显提升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性能,过程简单、高效、环保,有利于硅碳负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licon carbon negative electrod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lithium ion battery silicon carbon cathode materia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aw material of silicon powder milling, preparation of nano silica powder; the nanometer silica fume mixed with conductive agent, using solid phase mixing method; the liquid coating, the formation of amorphous carbon coated layer the surface of nanometer silica fume and conductive agent; the coating material is sintered at high temperature in an inert gas protecting furnace; 5 was prepared by mechanical milling of suitable silicon carbon material granularity; the silicon carbon materials and commercial graphite mixed silicon and carbon cathode material.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irst Kulun efficiency and cycle performance of the material. The process is simpl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which is conducive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silicon and carbon anode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当代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寻找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已经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已经基本占领便携式电子设备市场。除此以外,其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源以及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阶段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为改性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其理论比容量只有372mAh/g,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硅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较低的嵌锂电位而引起广泛关注。Li和Si可形成合金Li4.4Si,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但是硅在与锂合金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体积效应(高达300%),导致电极结构的崩塌和活性材料的剥落,使电极材料失去电接触,造成容量迅速衰减,加之硅的导电性差,严重阻碍了纯相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实用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中硅作为活性物质,提供储锂容量;碳作为分散基体,缓冲硅颗粒嵌脱锂时的体积变化,保持电极结构的完整性,并维持电极内部电接触。因此硅碳复合材料综合了两者的优点,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有望代替石墨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目前在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面仍存在着以下问题:①首次库伦效率低;②循环寿命短;③倍率性能差;④材料生产效率低下;⑤原料的成本高昂,不利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明显提升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性能,制备过程简单、高效、环保,有利于硅碳负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处理:将微米级硅粉放入氧化锆的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抽真空,以200-400转/分钟交替球磨6-12h,然后过筛分离,制得纳米级硅粉。步骤(2):原料与导电剂的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纳米级硅粉与导电剂同时放入球磨罐中,以200-400转/分钟交替运行12-24h,获得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步骤(3):无定型碳包覆:在搅拌罐中加入溶剂,同时加入可溶解的碳源前驱体,开启高速搅拌机,待碳源前驱体完全溶解后,将步骤(2)中的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加入搅拌罐中继续高速搅拌,通过改变溶剂用量以调整包覆料的粘稠度,搅拌完全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步骤(4):烧结:将上述产物放入惰性气体气氛炉中在600-1200℃下高温烧结6-10h,得到烧结产物。步骤(5):制粉:将烧结产物放入氧化锆球磨罐中进行制粉,烧结产物与氧化锆球的质量比为1:3,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运行20-40分钟,制得D50=15-20μm的硅碳材料。步骤(6):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将硅碳材料与商用石墨按质量比1:5-9混合制成硅碳负极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微米级硅粉为D50=5μm的多晶、单晶硅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得到的纳米级硅粉D50=10-900n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原料处理的具体方法为:将微米级硅粉与氧化锆球体按照一定质量比添加至氧化锆罐体中,以200-400转/分钟正转30分钟后静置5分钟,静置完成后以200-400转/分钟反转30分钟,继续静置5分钟,然后继续正转,如此往复,满足总球磨时间12-24h。进一步地,所述原料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液相包覆的溶剂为水、乙醇、丙酮、正丁醇、N-甲基吡咯烷酮、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N-甲基吡咯烷酮。所述高速搅拌机的分散方法为500-1000转/分钟运行30-90分钟,优选800转/分钟运行60分钟。进一步地,所述微米级硅粉与氧化锆球体的质量比为1:3-5,优选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纳米硅粉和导电剂的质量比为10:1-3,优选10: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碳源前驱体、纳米硅与导电剂的质量比为2-5:10:1-3,优选2:10:2。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剂为石墨烯、碳纳米管、Super-P、炭黑、乙炔黑、导电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Super-P。进一步地,所述碳源前驱体为蔗糖、葡萄糖、淀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沥青。进一步地,所述烧结方式是使碳源前驱体在高温下发生碳化反应,程序升温至1200℃,恒温6h,惰性气体为下述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氩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优选氩气。进一步地,所述商用石墨是天然鳞片石墨、球形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优选人造石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由硅碳材料与商用石墨互混制得,其硅碳材料是表面包覆了无定型碳的纳米硅与导电剂的结合。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显著提升了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以及比容量。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导电剂的引入,维持了活性硅的导电活性,同时充当了硅膨胀过程中的缓冲剂。在无定型碳包覆纳米硅与导电剂的过程中,无定型碳框架有效的抑制了硅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同时牢牢锁定导电剂与硅颗粒的接触,保证了硅容量的持续发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原料丰富且广泛,微米级硅粉及碳源供应充分;设备仅需使用高能球磨机、高速搅拌机、烘箱、惰性气体保护炉以及烘箱,设备成本低廉,易于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例1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将D50=5μm的多晶硅与氧化锆球按照质量比1:3加入至氧化锆球磨罐中,以300转/分钟正转30分钟后静置5分钟,静置完成后以300转/分钟反转30分钟,继续静置5分钟,然后继续正转,如此往复,满足总球磨时间12h。球磨完成后,过筛网分离氧化锆球与硅粉,得到纳米级硅粉。(2)将步骤(1)得到的纳米级硅粉与导电剂Super-P按照质量比10:2添加至氧化锆球磨罐中,继续以物料:氧化锆球=1:3的质量比加入氧化锆球,球磨运行12h后得到纳米硅粉与Super-P的均匀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均匀粉末加入沥青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进行液相包覆,沥青、纳米硅与导电剂的质量比为2:10:2。沥青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5。物料在转速1000r/min下搅拌5h,然后在烘箱中130oC干燥5h,得到包覆料。(4)将步骤(3)中的包覆料在惰性气体保护炉中进行烧结,惰性气体为氩气,以10o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000oC并保温6h,得到烧结产物。(5)将步骤(4)中的烧结产物按物料:氧化锆球=1:3的质量比加入至球磨罐中,以250转/分钟的转速运行30分钟,制得D50=15-20μm的硅碳材料。(6)将步骤(5)中的硅碳材料与人造石墨按照质量比1:9进行互混,得到硅碳负极材料。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实例2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1)将D50=5μm的多晶硅与氧化锆球按照质量比1:3加入至氧化锆球磨罐中,以200转/分钟正转30分钟后静置5分钟,静置完成后以200转/分钟反转30分钟,继续静置5分钟,然后继续正转,如此往复,满足总球磨时间14h。球磨完成后,过筛网分离氧化锆球与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处理:将微米级硅粉放入氧化锆的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抽真空,以200‑400转/分钟交替球磨12‑24h,然后过筛分离,制得纳米级硅粉;步骤(2):原料与导电剂的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纳米级硅粉与导电剂同时放入球磨罐中,以200‑400转/分钟交替运行6‑12h,获得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步骤(3):无定型碳包覆:在搅拌罐中加入溶剂,同时加入可溶解的碳源前驱体,开启高速搅拌机,待碳源前驱体完全溶解后,将步骤(2)中的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加入搅拌罐中继续高速搅拌,通过改变溶剂用量以调整包覆料的粘稠度,搅拌完全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步骤(4):烧结:将上述产物放入惰性气体气氛炉中在600‑1200℃下高温烧结6‑10h,得到烧结产物;步骤(5):制粉:将烧结产物放入氧化锆球磨罐中进行制粉,烧结产物与氧化锆球的质量比为1:3,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运行20‑40分钟,制得D50=15‑20μm的硅碳材料;步骤(6):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将硅碳材料与商用石墨按质量比1:5‑9混合制成硅碳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处理:将微米级硅粉放入氧化锆的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抽真空,以200-400转/分钟交替球磨12-24h,然后过筛分离,制得纳米级硅粉;步骤(2):原料与导电剂的混合:将步骤(1)中获得的纳米级硅粉与导电剂同时放入球磨罐中,以200-400转/分钟交替运行6-12h,获得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步骤(3):无定型碳包覆:在搅拌罐中加入溶剂,同时加入可溶解的碳源前驱体,开启高速搅拌机,待碳源前驱体完全溶解后,将步骤(2)中的纳米硅与导电剂的均匀粉末加入搅拌罐中继续高速搅拌,通过改变溶剂用量以调整包覆料的粘稠度,搅拌完全后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步骤(4):烧结:将上述产物放入惰性气体气氛炉中在600-1200℃下高温烧结6-10h,得到烧结产物;步骤(5):制粉:将烧结产物放入氧化锆球磨罐中进行制粉,烧结产物与氧化锆球的质量比为1:3,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运行20-40分钟,制得D50=15-20μm的硅碳材料;步骤(6):硅碳负极材料制备:将硅碳材料与商用石墨按质量比1:5-9混合制成硅碳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硅粉为D50=5μm的多晶、单晶硅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备得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少峰韩峰孙玉治杨栋梁彭渊敏胡美萍李龙邱晓斌刘高浪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瑞富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