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7482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应用,涉及石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该包覆改性方法是采用硬脂酸对石墨主体材料进行包覆,其中,硬脂酸作为包覆剂,在一定温度下会裂解产生碳原子对石墨主体材料进行表面包覆,可以改善传统包覆方法包覆过程中包覆碳化温度高、产烟气量过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该石墨负极材料采用上述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制备而成,所得到的石墨负极材料表面包覆有均匀、完整的碳层,从而使得石墨具有较低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材料电池首次效率和较好的低温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石墨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负极材料
,具体涉及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及该石墨负极材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主要包含正极、负极、可以传导锂离子的电解液以及把正负极隔开的隔膜。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为以下几类:碳材料负极(包括石墨类碳材料、非石墨类碳材料、掺杂型碳材料、包覆型碳材料)、非碳负极(包括合金负极和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在众多的负极材料中,石墨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逆容量高、充放电电压平台低、无电压滞后、优良导电性等特点迅速受到广泛关注,对于石墨材料在电极上的研究和应用不在少数。
[0003]然而,石墨材料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石墨层与层之间靠范德华力相结合,层间力作用小且层间距小于石墨插层化合物的晶面层间距,致使在充放电过程中,石墨层间距改变,易造成石墨片剥落、粉化,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不理想,尤其导致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更差;其次,由于石墨本身的结构缺陷,其表面存在很多活性基团,使得石墨比表面积较大,首次效率比较低。为了克服上述不足,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墨主体材料和硬脂酸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包覆,冷却得到包覆石墨;(b)将包覆石墨放入气氛炉中进行碳化,过筛,得到石墨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石墨主体材料为D50=5

50μm的MTD20骨料;所述硬脂酸与石墨主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20

100;包覆温度为50

800℃,包覆时间为6

10h,包覆转速为5

50r/min,包覆是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D20骨料的D50=16

18μm,石墨主体材料与硬脂酸的质量之比为1: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时间为8h,包覆温度分步升温:第一步,以0.5℃/min升温至100℃,保温30min,搅拌转速为30r/min;第二步,以1.5℃/min升温至300℃,保温10min,搅拌转速为25r/min;第三步,以5℃/min升温至600℃,保温120min,搅拌转速为12r/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包覆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彭渊敏李兆明郭峰朱浩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瑞富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