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总成及其轮毂轴承、转向节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337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7 10:36
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其轮毂轴承、转向节的外壳,该总成包括轮毂轴承和转向节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所述外壳、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中,其中一个设有突出部,另一个设有凹陷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以实现所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在车辆急转弯时,能够阻止外圈与外壳在周向上相对旋转,因而能够防止产生噪音。

Steering knuckle assembly and the shell of hub bearing and steering knuckle

A steering knuckle assembly and the hub bearing, steering knuckle shell, the assembly comprises a steering knuckle and wheel bearing housing located radially outward of the hub bearing the outer shell, the shell, the hub bearing,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sion, another a concave part and the protruding part is positioned in the concave par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outer ring and the shell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hub bearing against relative rotation in the vehicle with a sharp turn, can prevent the outer ring and the shell to rotate relative in the week, so as to prevent the generation of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节总成及其轮毂轴承、转向节的外壳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节总成及其轮毂轴承、转向节的外壳。
技术介绍
转向节总成包括法兰轴、轮毂轴承和转向节(knuckle)的外壳,外壳位于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并与轮毂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法兰轴位于轮毂轴承的径向内侧,并与轮毂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法兰轴供驱动轴穿过,驱动轴用于与法兰轴花键连接。其中,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将转向节总成组装至车辆上之后发现,车辆急转弯时,转向节总成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车辆急转弯时,转向节总成会产生噪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总成,包括轮毂轴承和转向节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所述外壳、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中,其中一个设有突出部,另一个设有凹陷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以实现所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可选地,所述突出部、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圈、外壳在轮毂轴承的径向上面向彼此的周面上。可选地,所述突出部为键,所述凹陷部为键槽,所述外圈与外壳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抗相对旋转配合。可选地,所述键连接为花键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能够与转向节的外壳配合,所述外壳用于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设有突出部或凹陷部,所述突出部、凹陷部用于与所述外壳配合,以实现所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可选地,所述突出部为键,所述凹陷部为键槽。可选地,所述突出部、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外圈的外周面上。再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向节的外壳,用于设置在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所述外壳设有凹陷部或突出部,所述凹陷部、突出部用于与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配合,以实现所述外壳与外圈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可选地,所述凹陷部为键槽,所述突出部为键。可选地,所述突出部、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在轮毂轴承的外圈、转向节的外壳上的突出部与凹陷部的配合作用下,实现了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在车辆急转弯时,能够阻止外圈与外壳在周向上相对旋转,因而能够防止产生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转向节总成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中轮毂轴承的外圈与转向节的外壳装配在一起的剖面图,剖切面垂直于轮毂轴承的中轴线;图3是图1所示转向节总成中轮毂轴承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轮毂轴承的外圈与转向节的外壳装配在一起的剖面图,剖切面垂直于轮毂轴承的中轴线。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前面所述可知,将现有转向节总成组装至车辆上之后发现,车辆急转弯时,转向节总成会产生噪音。经初步分析发现,造成车辆急转弯时转向节总成产生噪音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原本过盈配合的轮毂轴承的内圈与径向内侧的法兰轴在周向上相对旋转,花键连接的法兰轴与径向内侧的驱动轴的异常啮合等等。经对所有原因进行一一排查发现,真正的原因在于:车辆急转弯时,转向节总成会受到一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作用下,原本过盈配合的转向节的外壳与轮毂轴承的外圈会在周向上相对旋转,因而产生噪音。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转向节总成,其在轮毂轴承的外圈、转向节的外壳中,其中一个设有突出部,另一个设有凹陷部,突出部位于凹陷部内,以实现外圈与外壳之间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防止了噪音的产生。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节总成,该转向节总成包括轮毂轴承1和转向节的外壳2,外壳2位于轮毂轴承1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例中,外圈10的外周面设有突出部100,突出部100自外圈10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外壳2的内周面设有凹陷部20,突出部100位于凹陷部20内,以实现外圈10与外壳2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谓抗相对旋转配合是指外壳2与外圈10在轮毂轴承1的周向上固定,两者不能相对旋转。这样一来,车辆急转弯时,在突出部100与凹陷部20的配合作用下,能够阻止外圈10与外壳2相对旋转,因而能够防止产生噪音。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外圈10与外壳2可以过盈配合,也可以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外圈10与外壳2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抗相对旋转配合。其中,外圈10的外周面设有凹陷部101,凹陷部101为第一键槽,突出部100为与凹陷部101配合的键,并自凹陷部101伸出,凹陷部20为设置在外壳2上的第二键槽。在具体实施例中,外圈10上的键为圆头平键。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对于键的类型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键的类型还可以为方头键、楔键、切向键等。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外圈10与外壳2花键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变换例中,外圈10上的突出部100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设置在外圈10上,例如,突出部100可以与外圈10一体成型。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突出部的类型不应局限于键,只要其沿轮毂轴承的径向突出即可。相对应地,凹陷部的类型也不应局限于键槽,只要其能够收容突出部以防止外圈与外壳相对旋转即可。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轮毂轴承1为双列球轴承,轮毂轴承1包括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内圈11和第二内圈12,第一内圈11和第二内圈12均位于外圈10的径向内侧。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轮毂轴承1的类型并不应局限于本实施例,轮毂轴承1中内圈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两个,例如,内圈可以为一个。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之间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凹陷部20设置在外圈10的外周面,突出部100设置在外壳2的内周面,突出部100位于凹陷部20内,以实现外圈10与外壳2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在第二实施例中,突出部100与外壳2可以是两个分开制造的部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整体(图中所示)。当突出部100与外壳2是两个分开制造的部件时,外壳2设有相应的凹陷部来容纳突出部10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设置在外圈10上的凹陷部20、设置在外壳2上的凹陷部均为键槽,突出部100为键。综合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知,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外壳、轮毂轴承的外圈上均设置凹陷部,然后利用同时与外壳的凹陷部及外圈的凹陷部相配合的突出部来实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需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突出部、凹陷部在外圈、外壳上的位置并不应局限于周面,只要其所处位置能够使套设在外圈上的外壳能与外圈通过突出部与凹陷部的配合实现抗相对旋转配合即可。本专利技术中,各实施例采用递进式写法,重点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实施例中的相同部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虽然本专利技术披露如上,但本专利技术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节总成及其轮毂轴承、转向节的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节总成,包括轮毂轴承和转向节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中,其中一个设有突出部,另一个设有凹陷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以实现所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总成,包括轮毂轴承和转向节的外壳,所述外壳位于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所述轮毂轴承的外圈中,其中一个设有突出部,另一个设有凹陷部,所述突出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以实现所述外圈与外壳在轮毂轴承周向上的抗相对旋转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凹陷部分别位于所述外圈、外壳在轮毂轴承的径向上面向彼此的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为键,所述凹陷部为键槽,所述外圈与外壳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实现所述抗相对旋转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键连接为花键连接。5.一种轮毂轴承,能够与转向节的外壳配合,所述外壳用于设置在所述轮毂轴承的径向外侧,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阔钟艳宾尹淇赞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