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mping device (10), which includes: (11) the first drive component and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12) inside the first spring between the transfer torque (SP11), the first intermediate member (12) and second (16) inside the driven member spr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torque (SP12), the drive components (11 second) and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14) between the first lateral spring torque transmission (SP21), in the middle of second parts (14) and (16) the second driven member outside spring for transmitting torque between the (SP22), and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12) i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middle (14) intermediate spr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torque the (SPm), and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than the first intermediate member (12) and second (14) of the middle part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lateral spring (SP21, SP22) in at least one arbitrary configuration in the first intermediate member (12)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inner spring (SP11, SP12) diameter outward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的减振装置,该输入元件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减振装置,公知有与变矩器关联使用的双通减振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减振装置中,从发动机和锁止离合器到输出毂这段振动路径被分为两条平行的振动路径B、C,两条振动路径B、C分别具有一对弹簧和配置于该一对弹簧之间的单独的中间凸缘。另外,为了使两条振动路径的固有振动频率不同,变矩器的涡轮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结合,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振动频率小于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振动频率。上述减振装置中,在锁止离合器接合的情况下,来自发动机的振动进入减振装置的两条振动路径B、C。然后,若某一频率的发动机振动到达包括与涡轮结合的中间凸缘的振动路径B,则在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到输出毂的区间,振动的相位相对于输入振动的相位错开180度。此时,由于振动路径C的中间凸缘的固有振动频率大于振动路径B的中间凸缘的固有振动频率,所以进入振动路径C的振动不产生相位的偏移(错位)地传递至输出毂。这样,使从振动路径B传递至输出毂的振动的相位、与从振动路径C传递至输出毂的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装置,其具有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所述输入元件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其中,所述减振装置具备:第一中间元件;第二中间元件;第一弹性体,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二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三弹性体,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四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以及第五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与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借助全部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从所述输入元件向所述输出元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二中间元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8 JP 2015-115845;2015.07.27 JP 2015-147591.一种减振装置,其具有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所述输入元件被传递来自发动机的扭矩,其中,所述减振装置具备:第一中间元件;第二中间元件;第一弹性体,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二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三弹性体,其在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第四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与所述输出元件之间传递扭矩;以及第五弹性体,其在所述第一中间元件与所述第二中间元件之间传递扭矩,借助全部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从所述输入元件向所述输出元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二中间元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大于借助全部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从所述输入元件向所述输出元件传递扭矩时的所述第一中间元件的固有振动频率,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中至少任意一者配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径向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中至少任意一者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轴心相比位于径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刚性和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较大的一者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刚性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较大的一者,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中的刚性较大的一者配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径向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刚性,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配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径向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以及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刚性k11、k12、k21、k22以满足k11<k12<k22≤k21的方式被选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在将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设为“km”时,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三弹性体、所述第四弹性体以及所述第五弹性体的刚性k11、k12、k21、k22、km以满足k11<km<k12<k22≤k21的方式被选择。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体和所述第四弹性体配置为沿周向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弹性体配置于所述第四弹性体的径向外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泷川由浩,长井大树,轮嶋雅树,坂本贵生,伊藤和广,铃木展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