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0954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备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方法,是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得到含有该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细胞,培养该重组细胞,表达得到萤火虫荧光素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荧光素酶(ludfemse)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的高效生物催化剂,萤火虫荧光素酶(简称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 FL)以荧光素(luciferin)、三磷酸腺苷(ATP)和02为底物,在Mg2+存在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并发出光量子,反应式如下 luciferaseA丁P + luciferin + Oi^j"^ AMP + PPi + oxyluciferin + CQa + lightATP既是荧光素酶催化发光的必需底物,又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其它反应底物均过量存在的情况下,荧光素酶催化发射荧光的数值与ATP的量呈 线性关系。利用这一特性,早在1947年McELroy等就应用FL来测定ATP,此后, 荧光素酶在生物化学及生物技术的分析应用方面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细菌检 测方面,由于各生长时期的细菌均有较恒定水平的ATP含量,提取细菌的ATP,利 用生物发光法测定出ATP的含量后,即可推算出样品中的含菌量,整个过程仅需十 几分钟。由于生物发光法无需培养过程、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目前检测微生物 最快的方法之一。荧光素酶由于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反应迅速、操作简单 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现已成为医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研究领域中一种新的手 段。因此,对荧光素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作为FL生产原料的萤火虫,其人工捕捉或养殖受地域和季节限制,且生产周期 长、养殖成本高、提取的酶成分复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转向用基 因工程方法进行生产。1985年,De Wet等首次克隆了北美萤火虫(尸.尸;;rafc)的FL 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五w/zehc/^ co/0中表达,从中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FL。随 后,各种发光甲虫的FL基因相继克隆成功,并能在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但 是,目前能够提供FL的厂家主要有Promega、 Sigma和Roche三家国外公司,随着FL 在国内需求量的增加,FL生产的国产化将是大势所趋。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基因表达技术中发展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经典表达系 统。它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目的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和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基因表达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备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方法,是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插入原 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再将该 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得到含有该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细胞,培养该重 组细胞,表达得到萤火虫荧光素酶。所述原核表达载体可为pET系列表达载体,如pET28a。 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大肠杆菌具体可为大肠杆菌BL21(DE3)。 上述方法中需要用IPTG诱导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表达,其中,IPTG的浓度为lmmol/L,诱导时间为6h,诱导温度为22"C,摇瓶转速220 r/min,(旋转半径为30匪)。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将得到的萤火虫荧光素酶进行纯化的步骤。 本专利技术的制备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生长周期短、成本低廉、 易于纯化等优点。可缓解虫荧光素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可以促进荧光法微 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的开发以及虫荧光素酶在医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为ATP 生物发光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提供优质的酶制剂。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萤火虫荧光素酶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流程图 图2为虫荧光素酶基因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图3为重组表达载体的PCR鉴定结果 图4为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结果 图5为虫荧光素酶的SDS-PAGE纯化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萤火虫荧光素酶制备过程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实施例1、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wc)的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1、引物设计根据含有北美萤火虫(尸./Vfl&)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EM-luc (购自promega公司)的核苷酸序列,在其开放阅读框的末端加上终止密码子TAA,结合含有His 标签的载体pET28a的多克隆位点与/wc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设计引物。在上游 引物的5,端引入AWel酶切位点,在下游引物的5'端引人狄oI酶切位点,引物由上海 生工公司合成,具体序列如下-上游弓I物luc-R: 5,-GGCCGGCATATGGAAGACGCCAAAAAC-3' 下游引物luc-F: 5,-GGCCCTCGAGTTACAATTTGGACTTTCC-3, 2、虫荧光素酶基因(/"c)的PCR扩增以含有/wc基因的载体pGEM-luc (购自promega公司)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具体的反应体系为10X Buffer5 u 110mM d鮮s4 iil上游引物(50 pmol/y 1)1 Ul下游引物(50 pmol/ul)1 Ul模板DNA0. 1 u 1Taq聚合酶0. 5 u 1灭菌超纯水38. 4 y 1总反应体积50 ul将反应体系混匀,短暂离心后,放入PCR扩增仪(Eppendorf)中,按下列反应 程序进行PCR反应先94。C变性5 min,然后94。C 30s, 55°C 30s, 72°C 1. 5min, 共30个循环,最后72'C延伸10 min, 4'C冷却备用。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泳道1为PCR 扩增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M为250bp的丽A分子量标准。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将上述步骤2获得的含有/"c基因的PCR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7W/el和J力o[进 行双酶切,酶切产物与用同样酶切的载体pET28a (购自Novagen公司)用T4连接酶 进行连接,将得到的含有/wc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pET28a-luc。4、 重组表达载体的PCR与酶切鉴定以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c为模板,以luc-R和luc-F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 PC財广增产物l。/。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泳道1为PCR扩增产物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M为250bp的DNA分子量标准。结果表明,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650bp的目的条带。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c用限制性内切酶A^el和J^oI进行双酶切,酶切产物 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泳道l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c 酶切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M为250bp的DNA分子量标准。从图4中可以看出,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c酶切后可以看到两条带, 一条带为载体pET28a,另一条带 为大小约为1650bp的/wc基因。采用T7通用引物对序列进行测定,测序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完成。测序结 果表明,插入的1650bp的虫荧光素酶基因/wc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l所示。实施例2、虫荧光素酶的诱导表达将上述实施例l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8a-luc转入大肠杆菌BL21 (DE3)的感受态细 胞中;挑取单菌落,接种于2ml含有终浓度为5(^g/ml卡那霉素的LB培养液中,37°C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萤火虫荧光素酶的方法,是将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含有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得到含有该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细胞,培养该重组细胞,表达得到萤火虫荧光素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明肖勤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