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换挡右拨叉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车用换挡右拨叉,属于车用配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用换挡拨叉选用铸钢材料制成,采用对称结构设计,换挡时通过换挡杆拨动拨叉的拨动槽时,与之接触的受力叉面容易受到较大的磨损,且会因受力不均而产生不同的磨损面,因此存在换挡不顺畅,结构不合理等缺陷。另外现有的车用换挡拨叉又分为左右拨叉和中拨叉,因拨叉的方向不同,因而结构也有差异,而目前由于结构几乎相同,导致受力方向不同,容易导致受力大小的不同,降低使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操作方便,换挡顺畅,磨损小,使用寿命长的车用换挡右拨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车用换挡右拨叉,它包括一片状的拨叉本体,该拨叉本体的前端面为一斜向平面,在该斜向平面上开设有半圆形拨槽,拨叉本体的后端部为一半圆弧形端面,其上设置带轴向通孔的连接柱,所述的半圆形拨槽的槽口朝向右侧,槽口两外端部设置有加厚的拨叉叉面,所述的拨叉叉体相连在连接柱的内侧端,并使拨叉叉体的内侧面稍内缩于连接柱的内端面,而连接柱的外侧端则至少有一半以上外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换挡右拨叉,它包括一片状的拨叉本体(1),该拨叉本体(1)的前端面为一斜向平面(2),在该斜向平面(2)上开设有半圆形拨槽(3),拨叉本体(1)的后端部为一半圆弧形端面(4),其上设置带轴向通孔(5)的连接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拨槽(3)的槽口朝向右侧,槽口两外端部设置有加厚的拨叉叉面(7),所述的拨叉叉体(1)相连在连接柱(6)的内侧端,并使拨叉叉体(1)的内侧面(8)稍内缩于连接柱(6)的内端面(9),而连接柱的外侧端则至少有一半以上外凸于拨叉叉体上面;所述拨叉叉体(1)连接所述连接柱(6)的连接处、在两边形成有向连接柱(6)外侧斜向凸起并相接的加厚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换挡右拨叉,它包括一片状的拨叉本体(1),该拨叉本体(1)的前端面为一斜向平面(2),在该斜向平面(2)上开设有半圆形拨槽(3),拨叉本体(1)的后端部为一半圆弧形端面(4),其上设置带轴向通孔(5)的连接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形拨槽(3)的槽口朝向右侧,槽口两外端部设置有加厚的拨叉叉面(7),所述的拨叉叉体(1)相连在连接柱(6)的内侧端,并使拨叉叉体(1)的内侧面(8)稍内缩于连接柱(6)的内端面(9),而连接柱的外侧端则至少有一半以上外凸于拨叉叉体上面;所述拨叉叉体(1)连接所述连接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阳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