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66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是通过在氮蒽类有机化合物上的X和Ar1、Ar2基团调整来提高空穴移动度。这种有机化合物可用于有机发光器件,尤其是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客体掺杂材料,具有长寿命及高效率等特点。可适用于平面面板显示、平面发光体、照明用面发光OLED发光体、柔性发光体、复印机、打印机、LCD背光灯或计量机类的光源、显示板、标识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光电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EL)是指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受到电流和电场的激发而发光的现象。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是利用这种现象实现显示的新一代显示技术。自1987年美国Kodak公司TangC.W.和VanslykeS.A.制作了第一个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由于其具有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技术与现有的液晶、等离子平板显示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主动发光、高亮度、高效率、视角大、响应速度快、低压直流驱动等诸多优点。OLED作为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在OLED的研究中,有机材料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OLED中用到的有机材料主要有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及电子注入材料等,而发光材料是其中的主要材料。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企业为不断提高发光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发光材料的性能仍不能满足OLED对使用寿命和发光效率的要求,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发光材料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优秀的耐热性、长寿命及高效率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如下(I)所示:其中,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杂环基;X选自O、S或Si。优选的,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杂环基。再优选的,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如下化合物1-32中的任意一种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若干个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中至少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优选的,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层客体掺杂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化合物,是通过在氮蒽类有机化合物上的X和Ar1、Ar2基团调整来提高空穴移动度。这种有机化合物可用于有机发光器件,尤其是作为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客体掺杂材料,具有长寿命及高效率等特点。可适用于平面面板显示、平面发光体、照明用面发光OLED发光体、柔性发光体、复印机、打印机、LCD背光灯或计量机类的光源、显示板、标识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其中,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杂环基;X选自O、S或Si。优选的,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杂环基。再优选的,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苯并噻吩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基。具体的,所述有机化合物优选选自如下1~32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列举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的一些具体的结构形式,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并不局限于所列的这些化学结构,凡是以式(I)所示结构为基础,Ar1、Ar2为如上所限定的基团都应该包含在内。本专利技术式(I)所示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制备得到,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反应条件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此上述各类反应中所采用的原料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市售产品原料或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另外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若干个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中至少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上述有机功能层其中至少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化合物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层客体掺杂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器件可适用于平面面板显示、平面发光体、照明用面发光OLED发光体、柔性发光体、复印机、打印机、LCD背光灯或计量机类的光源、显示板、标识等领域。本专利技术对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市售产品或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将三叔丁基膦(4.4mL的1.0M的甲苯溶液,1.48g,0.05mmol)、醋酸钯(0.4g,1.83mmol)和叔丁醇钠(22.7g,237mmol)添加至吩恶嗪(3.38g,18.3mmol)和6,12二溴屈(7.07g,18.3mmol)在脱气甲苯(500mL)中的溶液,并且将该混合物在回流下加热2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甲苯稀释并且经由硅藻土过滤。将该滤液用水稀释,并用甲苯提取,并且合并有机相,将其在真空下进行蒸发。将该残余物经由硅胶进行过滤,重结晶得到中间体1-A(7.18g,理论值80%)。质谱m/z:489.08(计算值:489.07)。理论元素含量(%)C30H20BrNO:C,73.48;H,4.11;Br,16.29;N,2.86;O,3.26实测元素含量(%):C,73.48;H,4.11;Br,16.28;N,2.86;O,3.27。上述结果证实获得产物为目标产品。化合物1的制备:氮气条件下反应容器里加入二苯胺(10g,59.1mmol)、1-A(28.9g,59.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67g,0.58mmol),三叔丁基膦(15%,0.15g),叔丁醇钠(0.9g),甲苯(400ml),60℃下搅拌12小时。反应液冷却以后硅胶滤斗过滤,溶液浓缩以后二氯甲烷和己烷进行柱层析得到化合物1(27.36g,80%)。质谱m/z:578.23(计算值:578.24)。理论元素含量(%)C42H30N2O:C,87.17;H,5.23;N,4.84;O,2.76实测元素含量(%):C,87.18;H,5.22;N,4.85;O,2.75。上述结果证实获得产物为目标产品。实施例2:化合物7的制备中间体7-A的合成步骤与实施例1中1-A的步骤相同。化合物7的制备:氮气条件下反应容器里加入7-a(15.32g,59.1mmol)、7-A(28.9g,59.1mmol)、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67g,0.58mmol),三叔丁基膦(15%,0.15g),叔丁醇钠(0.9g),甲苯(400ml),60℃下搅拌12小时。反应液冷却以后硅胶滤斗过滤,溶液浓缩以后二氯甲烷和己烷进行柱层析得到化合物7(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杂环基;X选自O、S或S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30稠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5~C30杂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Ar2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辉韩春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