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色转换膜及其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66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色转换膜及其发光器件,涉及光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至少一种折射率小于等于2.0的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折射率大于等于2.0的高折射率材料适配形成单层混合物薄膜,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综合了高折射率材料的优点与低折射率材料的优点,具有光输出效率高、UV光吸收率高的优点,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应用于发光器件中作为覆盖层,可有效解决目前覆盖层材料可见光波段整体适用性差,抗UV损伤能力差,光输出效率不理想的问题,其发光器件具有高外量子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色转换膜及其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
,具体涉及一种光色转换膜及其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根据材料功能的不同,有机物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根据发光机制的不同,发光层所用的发光材料可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跟据发光颜色的不同,发光层所用的发光材料可分为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一般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是在基板的上部形成阳极,阳极上部依次有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其中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是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薄膜。具有上述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原理如下:在上述的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电压,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过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移动,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经过电子传输层向发光层移动,上述空穴与电子在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一般分为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内量子效率与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介入的有机层中能够产生多少激子,进而实现光电转换相关,理论上荧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是25%,磷光材料的内量子效率是100%。外量子效率是指有机层中生成的光向有机发光器件外部输出的效率,外量子效率一般约为内量子效率的20~30%。也就是说仅有20~30%的发光是有效的,其余光能由于全反射等以非辐射方式耗散在器件内部,造成极大的光损失。为了防止光的全反射造成光损失、提高光输出效率,目前业界主要致力于开发一些具有高折射率且薄膜稳定性好的有机材料,将这些材料设置在出光侧电极背离有机物层的外侧作为覆盖层,用以提高器件的外量子效率,进而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性能。然而因构成像素的R、G、B的波长各不相同,具有高折射率的覆盖层对在各个波段光的折射率不同,很难找到适用可见光波段整体最优化的覆盖层。由于覆盖层具有高折射率,覆盖层的厚度与普通折射率材料厚度相比要薄,加之蓝光,绿光,红光的透过率具有差异,因此覆盖层对不同波段光输出的最优化厚度也各不相同。大部分高折射率覆盖材料在薄厚度下具有最优的光提取特性,有较高的UV光吸收特性,采用高折射率材料的覆盖层,在未达到优化厚度时,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输出效率逐渐提高,在优化厚度时,光输出效率达到最大值,但是当覆盖层厚度在优化厚度基础上继续增加时,光输出效率反而低于低折射率材料。低折射率覆盖材料在厚厚度下具有最优的光提取特性,但一般UV吸收都很弱。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包含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照明或显示装置,应避免UV光的照射,此外,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柔性材料在封装工艺过程中一般使用UV光固化,可能会直接对有机物造成损伤。因此开发一种对可见光波段整体光输出效率高、抗UV损伤的光色转换膜,及其外量子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覆盖层材料可见光波段整体适用性差,抗UV损伤能力差,光输出效率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色转换膜及其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色转换膜,所述光色转换膜是包含至少一种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高折射率材料的单层混合物薄膜,其中,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等于2.0,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等于2.0。优选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差值大于0.1。优选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选自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低折射率材料选自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再优选的,所述低折射率材料、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中至少一个选自有机物。再优选的,所述低折射率材料、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独立地选自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最优选的,所述光色转换膜采用共蒸或混合蒸镀工艺形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发光器件包括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基板、第一电极、有机物层、第二电极,覆盖层,其中,所述有机物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辅助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所述覆盖层位于第一电极背离有机物一侧或第二电极背离有机物层一侧,所述覆盖层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照明或显示装置,所述照明或显示装置包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光器件中的任意一种。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色转化膜及其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至少一种折射率小于等于2.0的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折射率大于等于2.0的高折射率材料适配形成单层混合物薄膜,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综合了高折射率材料的优点与低折射率材料的优点,能够有效避免单独采用高折射率材料时超过优化厚度后光输出效率减小的问题,也能够有效避免单独采用低折射率材料时出光效率低、UV光吸收率低的问题,从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具有光输出效率高、UV光吸收率高的优点,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色转换膜应用于发光器件中作为覆盖层,尤其是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有效提高器件的光输出效率,且能够抑制UV光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内部材料的损伤,进而提高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第二实施方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图;图3表示化合物S-H、S-L的折射率和光吸收曲线;图4表示对比实施例1~8、实施例1~4的QE曲线;图5表示实施例1~20的QE曲线;图6表示对比实施例1~4、9~12、实施例21~24的QE曲线;图7表示实施例21~40的QE曲线;图8表示对比实施例13~20、实施例41~44的QE曲线;图9表示实施例41~60的QE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简洁和清楚的说明,附图中各要素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并且执行相似的功能。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外,为了描述的简洁,会省略已知步骤和要素的描述和细节。所描述的附图及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附图及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及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及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色转换膜,所述光色转换膜是包含至少一种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高折射率材料的单层混合物薄膜,其中,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等于2.0,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等于2.0。优选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差值大于0.1。优选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选自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有机物选自芳胺衍生物、苯并噁唑衍生物、苯并噻唑衍生物、苯并咪唑衍生物、苯并三氮唑衍生物、咔唑衍生物、蒽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转换膜是包含至少一种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高折射率材料的单层混合物薄膜,其中,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等于2.0,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等于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色转换膜是包含至少一种低折射率材料和至少一种高折射率材料的单层混合物薄膜,其中,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等于2.0,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等于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差值大于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选自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选自有机物、无机物、金属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所述高折射率材料中至少一个选自有机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色转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材料、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独立地选自无机物、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芹苗玉鹤孙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