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NG engine exhaust gas reforming device, comprising a cylindrical shell, an air inlet in the reaction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hollow cylindrical shell cover, the front end of the reaction set in the rear end of the cylindrical hollow shell cover, the back reaction center cover is mounted in the hollow front air inlet pipe, installed in the the hollow rear cover center vent gas exhaust pipe and built-in reaction tube bundle in the cylindrical shell in the reaction cavity. Exhaust gas reforming reaction using waste heat, reforming hydrogen into the engine, to achieve on-line natural gas hydroge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fuel and the engine efficiency,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greatly; and the use of dual process,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so as to improve the reforming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reaction tube by using a fixed bed tubular structure, simple structure,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the catalyst can be used repeatedly, temperature sensitive and high convers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
本技术属于LNG发动机余热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
技术介绍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发动机的代用燃料,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低,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速度慢,使纯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定容度低,导致热效率不高,并且,天然气发动机在低负荷运行工况时易出现稀燃失火等问题,同时,在发动机气门重叠期,扫气过程存在天然气的逃逸,使得HC排放增加,这些问题成为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阻力。相比之下,氢气火焰传播速率快、稀薄燃烧极限高,天然气掺氢燃烧能加快其火焰传播速度,缓解后燃现象,促使天然气完全燃烧。研究表明,将天然气发动机结合废气重整再循环技术(REGR)技术,将含有未燃性甲烷气体的部分废气混合LNG燃料通过重整器产生富氢气体,重新引入发动机,可以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的掺氢燃烧,从而提升发动机热效率,并减少HC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且催化效果好的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包括筒形反应外壳、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包括筒形反应外壳(101)、设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前端的中空前端盖(102)、设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后端的中空后端盖(103)、安装在所述中空前端盖(102)中心位置进气孔(102a)的进气管(106)、安装在所述中空后端盖(103)中心位置出气孔(103a)的废气排气管(107)及内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空腔中的反应管束(1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空前端盖(102)内腔中的半球形前套(117)、安装在所述中空后端盖(103)内腔中的半球形后套(118)、衬在所述半球形前套(117)前气腔(123)内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发动机废气重整装置,包括筒形反应外壳(101)、设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前端的中空前端盖(102)、设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后端的中空后端盖(103)、安装在所述中空前端盖(102)中心位置进气孔(102a)的进气管(106)、安装在所述中空后端盖(103)中心位置出气孔(103a)的废气排气管(107)及内置在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空腔中的反应管束(1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中空前端盖(102)内腔中的半球形前套(117)、安装在所述中空后端盖(103)内腔中的半球形后套(118)、衬在所述半球形前套(117)前气腔(123)内的前管板(115)及衬在所述半球形后套(118)后气腔(124)内的后管板(119);所述前气腔(123)内的中间位置处轴向布置有将前气腔(123)分割成进气腔(123a)和排气腔(123b)的隔板(116);所述反应管束(120)包括一级反应管束(120a)和二级反应管束(120b),所述一级反应管束(120a)的一端插入所述前管板(115)且位于所述隔板(116)上方的管孔(114)中,所述一级反应管束(120a)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后管板(119)上部的管孔(114)中,所述二级反应管束(120b)的一端插入所述前管板(115)且位于所述隔板(116)下方的管孔(114)中,所述二级反应管束(120b)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后管板(119)下部的管孔(114)中;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空腔内轴向布置有至少两个环形折流板(108),且每个所述环形折流板(108)的外径与所述筒形反应外壳(101)的内径相等,所述一级反应管束(120a)和所述二级反应管束(120b)均穿过每个所述环形折流板(108);所述进气管(106)的外管(106a)与所述中空前端盖(102)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106)的内管(106b)穿过所述进气孔(102a)直至所述内管(106b)插入所述半球形前套(117)的前气腔(123)内,且所述内管(106b)位于所述隔板(116)的上方;天然气加气管(110)和水蒸气加气管(111)均穿过所述外管(106a)直至插入所述内管(106b)内;重整气排气管(113)的端部穿过所述中空前端盖(102)直至插入所述半球形前套(117)的前气腔(123)内,且所述重整气排气管(113)位于所述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尊华,张宇丰,李格升,龙焱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