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804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配树脂料;2)前期准备,模具加热;3)开模;4)嵌入锁钮型腔柱;5)合模;6)移模到压机加压;7)接真空管抽真空;8)注胶;9)产品固化;10)移模到翻转,开模取件,清理模具模腔;11)员工自检和质量检验;12)定型放置;13)钻孔攻丝;14)对产品孔位进度进行检验;15)入库存储;在不降低汽车车门车载和安全性的情况下,达到汽车左前门内板的轻量化使用要求。

A right back door inner plate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 right rear door inner panel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with resin material; 2) preparation, mold mold heating; 3); 4) embedded in the knob cavity column; 5) mold; 6) die moving to press pressure; 7) the vacuum tube vacuum pumping; 8) injection; 9) are cured; 10) die to flip, mold pickup, cleaning the mold cavity; 11) employees self inspec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12) setting place; 13) drilling and tapping; 14) to carry out inspection hole schedule; 15) storage in the car door; reduce vehicle and safe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ght reached the car left front doorpannel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工艺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汽车轻量化要求越来越被重视,汽车左前门内板上用来安装车门锁和玻璃升降器等,不是受力的承载件,传统的汽车左前门内板都是采用钢板冲压成型,重量重,不符合电动汽车对轻量化的要求。申请号为201610425216.1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框总成的焊装;防撞杆总成的焊装;车门内板总成的焊装;车门内板总成的定位;安装上框总成;上、下螺母板的定位;通过夹具夹紧所述的上框总成、车门内板总成、上、下螺母板,并对四者的接触点进行焊装;安装外板支撑板;通过夹具夹紧所述的外板支撑板,并对外板支撑板与第八步工装的接触点进行焊装;安装防撞杆总成;通过夹具夹紧所述的防撞杆总成,并对防撞杆总成与第十步工装的接触点进行焊装。减小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的工艺误差,避免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配合间隙较大或者配合挤压,利于左后侧面车门外板相对左后侧面车门内板总成的装配加工,降低左后侧面车门的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配树脂料:将树脂均匀搅拌25分钟,将玻璃纤维加入树脂中再次搅拌,其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2-3.5;2)前期准备,模具加热:对模具进行加热,当模具温度大于等于25℃,停止加热;3)开模;4)嵌入锁钮型腔柱:将锁钮的型腔柱通过螺纹拧合在下模上;5)合模;6)移模到压机加压:压机加压时间控制在35-45分钟;7)接真空管抽真空:检查抽真空压力在-0.2MPa至-0.1MPa,然后调到-0.1MPa注胶,注完后真空压力调到-0.08至-0.06MPa;8)注胶:注胶管道畅通,确认注胶温度是否在35-40℃之间;检查固化剂数值是否正确;固化剂配比为步骤1)中混合物的3.5-4.5%;9)产品固化:等待固化时间35-45分钟;确认混合物完全固化,将注胶管的残留树脂弯折,如果是断开的痕迹,则可判断为已经固化;10)移模到翻转,开模取件,清理模具模腔;11)员工自检和质量检验:去除注胶毛刺;12)定型放置;13)钻孔攻丝:用比尺模板放入注胶件中,定位其上的螺纹孔中心,然后用钻头打孔,用丝锥攻丝;14)对产品孔位进度进行检验:将产品装入检验工装内,利用装配螺栓进行孔位安装检测,并筛选出次品进行修复;15)入库存储:对合格的产品编号入库、分类分区域存储。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3。7、优选的,所述步骤3)开模和步骤5)合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开模:翻转开模时进行限位;32)上模清理并涂脱模剂:清理上模上残留的污渍并保证上模腔完好;采用棉布在上模腔上涂脱模剂,涂覆时遵循先四周后中间,直线涂覆的原则,其中新的模具,需要涂覆五次脱模剂,相邻的两次中间需要将上次的脱模水擦拭干净后再涂覆,每层间隔8.5分钟;33)上模移模喷胶衣:喷涂均匀,不允许有流挂痕、露底,起皱,裂纹现象,胶衣厚度达到要求,胶衣厚度按设计要求,公差±0.05mm;34)上模胶衣固化:固化周期为10-18分钟;35)下模清理:清理下模上残留的污渍并保证下模腔完好;36)下模接气管:确保气管接好并确认密封不漏气;37)下模喷胶衣:其中下模胶衣:添加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0:35:3;38)下模、上模一次铺玻毡:检查下模中织物朝向是否正确,玻璃纤维铺设平整,无褶皱;检查上模织物朝向是否正确,玻璃纤维铺设平整,无褶皱;39)移动上模到翻转合模:合模前检查模具上模腔,下模腔上铺设的玻毡和嵌件状态正确,合模完成,检查模具上模腔,下模腔合模完整,模具边缘齐整;翻转合模时上模起吊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固化剂配比为步骤1)中混合物的4%。优选的,所述步骤9)中等待固化时间为40分钟。优选的,所述步骤10)中开模取件的脱模过程中遇到粘模现象切勿用力过猛,防止撕坏胶衣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发泡树脂混合玻璃纤维的复合材料,采用合理的生产工艺制成电动汽车复合材料汽车左前门内板,具有很好的刚度和强度,在不降低汽车车门车载和安全性的情况下,达到汽车左前门内板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该汽车右后门内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锁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在不降低汽车车门车载和安全性的情况下,达到汽车左前门内板的轻量化使用要求。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配树脂料:将树脂均匀搅拌25分钟,将玻璃纤维加入树脂中再次搅拌,其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2-3.5;2)前期准备,模具加热:对模具进行加热,当模具温度大于等于25℃,停止加热;3)开模;4)嵌入锁钮1型腔柱:将锁钮1的型腔柱通过螺纹拧合在下模上;5)合模;6)移模到压机加压:压机加压时间控制在35-45分钟;7)接真空管抽真空:检查抽真空压力在-0.2MPa至-0.1MPa,然后调到-0.1MPa注胶,注完后真空压力调到-0.08至-0.06MPa;8)注胶:注胶管道畅通,确认注胶温度是否在35-40℃之间;检查固化剂数值是否正确;固化剂配比为步骤1)中混合物的3.5-4.5%;9)产品固化:等待固化时间35-45分钟;确认混合物完全固化,将注胶管的残留树脂弯折,如果是断开的痕迹,则可判断为已经固化;10)移模到翻转,开模取件,清理模具模腔;11)员工自检和质量检验:去除注胶毛刺;12)定型放置;13)钻孔攻丝:用比尺模板放入注胶件中,定位其上的螺纹孔中心,然后用钻头打孔,用丝锥攻丝;14)对产品孔位进度进行检验:将产品装入检验工装内,利用装配螺栓进行孔位安装检测,并筛选出次品进行修复;15)入库存储:对合格的产品编号入库、分类分区域存储。所述步骤1)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3。所述步骤3)开模和步骤5)合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开模:翻转开模时进行限位;32)上模清理并涂脱模剂:清理上模上残留的污渍并保证上模腔完好;采用棉布在上模腔上涂脱模剂,涂覆时遵循先四周后中间,直线涂覆的原则,其中新的模具,需要涂覆五次脱模剂,相邻的两次中间需要将上次的脱模水擦拭干净后再涂覆,每层间隔8.5分钟;33)上模移模喷胶衣:喷涂均匀,不允许有流挂痕、露底,起皱,裂纹现象,胶衣厚度达到要求,胶衣厚度按设计要求,公差±0.05mm;34)上模胶衣固化:固化周期为10-18分钟;35)下模清理:清理下模上残留的污渍并保证下模腔完好;36)下模接气管:确保气管接好并确认密封不漏气;37)下模喷胶衣:其中下模胶衣:添加剂:固化剂的配比为100:35:3;38)下模、上模一次铺玻毡:检查下模中织物朝向是否正确,玻璃纤维铺设平整,无褶皱;检查上模织物朝向是否正确,玻璃纤维铺设平整,无褶皱;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配树脂料:将树脂均匀搅拌25分钟,将玻璃纤维加入树脂中再次搅拌,其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2‑3.5;2)前期准备,模具加热:对模具进行加热,当模具温度大于等于25℃,停止加热;3)开模;4)嵌入锁钮型腔柱:将锁钮的型腔柱通过螺纹拧合在下模上;5)合模;6)移模到压机加压:压机加压时间控制在35‑45分钟;7)接真空管抽真空:检查抽真空压力在‑0.2MPa至‑0.1MPa,然后调到‑0.1MPa注胶,注完后真空压力调到‑0.08至‑0.06MPa;8)注胶:注胶管道畅通,确认注胶温度是否在35‑40℃之间;检查固化剂数值是否正确;固化剂配比为步骤1)中混合物的3.5‑4.5%;9)产品固化:等待固化时间35‑45分钟;确认混合物完全固化,将注胶管的残留树脂弯折,如果是断开的痕迹,则可判断为已经固化;10)移模到翻转,开模取件,清理模具模腔;11)员工自检和质量检验:去除注胶毛刺;12)定型放置;13)钻孔攻丝:用比尺模板放入注胶件中,定位其上的螺纹孔中心,然后用钻头打孔,用丝锥攻丝;14)对产品孔位进度进行检验:将产品装入检验工装内,利用装配螺栓进行孔位安装检测,并筛选出次品进行修复;15)入库存储:对合格的产品编号入库、分类分区域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准备,配树脂料:将树脂均匀搅拌25分钟,将玻璃纤维加入树脂中再次搅拌,其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2-3.5;2)前期准备,模具加热:对模具进行加热,当模具温度大于等于25℃,停止加热;3)开模;4)嵌入锁钮型腔柱:将锁钮的型腔柱通过螺纹拧合在下模上;5)合模;6)移模到压机加压:压机加压时间控制在35-45分钟;7)接真空管抽真空:检查抽真空压力在-0.2MPa至-0.1MPa,然后调到-0.1MPa注胶,注完后真空压力调到-0.08至-0.06MPa;8)注胶:注胶管道畅通,确认注胶温度是否在35-40℃之间;检查固化剂数值是否正确;固化剂配比为步骤1)中混合物的3.5-4.5%;9)产品固化:等待固化时间35-45分钟;确认混合物完全固化,将注胶管的残留树脂弯折,如果是断开的痕迹,则可判断为已经固化;10)移模到翻转,开模取件,清理模具模腔;11)员工自检和质量检验:去除注胶毛刺;12)定型放置;13)钻孔攻丝:用比尺模板放入注胶件中,定位其上的螺纹孔中心,然后用钻头打孔,用丝锥攻丝;14)对产品孔位进度进行检验:将产品装入检验工装内,利用装配螺栓进行孔位安装检测,并筛选出次品进行修复;15)入库存储:对合格的产品编号入库、分类分区域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0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右后门内板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友冯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博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