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浇注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0739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0 07:48
一种下浇注口装置,下模由一定厚度的底模板及侧模板围成,浇注通道安装在下模内,浇注通道分为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直浇道位于侧模板内,过渡段位于底模板内,上升段延伸至底模板的上表面,底模板中部还加工有内模;高温铁水融化后由直浇道、过渡段、上升段溢流至下模的箱体内成型,相对于原来的下模,在本装置中采用了多浇道的工作方式,铁水流动更加稳定均匀,温度变化小,不易产生杂质,同时,本装置溢流的方式相对于原来的冲刷式的浇注方式来说,对于内模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样减小了杂质产生的可能。

A lower gating device

A pouring port device, the lower mould comprises a bottom formwork and side template thickness formed, pouring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mold, pouring channel into the sprue, transition section and ascent, sprue at the side of the template, the transition section is locat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emplate, the rising section extends to bottom formwork, middle bottom formwork is processed with internal mold;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iron melted by the sprue, transition section, rise to the lower die section of the overflow box is formed inside, relative to the lower die in the original, the device adopts multi runner work, metal flow is more stable and uniform, small changes in temperature that is not easy to produce impur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overflow the way relative to the pouring erosion type of the original, the internal model also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protection, also reduced the possible impuri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浇注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浇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浇注口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大尺寸的翻砂件的浇注,目前,浇注通道较多还是采用L型的单浇道,如图4所示,这种原始的浇注方式直接导致铁水冲击中部的内模,容易形成各种杂质,同时,单浇道的浇注方式,下模的箱内温度变化并不均匀,也是导致杂质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影响产品的品质,对于后续的除去杂质的操作也非常耗费人力物力。本技术提及的一种下浇注口装置通过多浇道在下模的箱内浇注成型,铁水在浇注道内流动均匀稳定,热骤变小,同时,上升段的存在使铁水往上溢出取代了原始的直接冲刷,对中部的内模起到了保护,也减少了杂质产生的可能;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采用光滑的圆弧过渡,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砂模的冲击也相应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浇注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浇注口装置,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由底模板及侧模板围成,浇注通道安装于所述下模内,所述浇注通道分为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所述直浇道位于所述侧模板内,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底模板内,所述上升段延伸至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通道的数量为六道,沿所述下模的长边方向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浇道、所述过渡段及所述上升段之间光滑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多浇道在下模的箱内浇注成型,铁水在浇注道内流动均匀稳定,热骤变小,同时,上升段的存在使铁水往上溢出取代了原始的直接冲刷,对中部的内模起到了保护,也减少了杂质产生的可能;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采用光滑的圆弧过渡,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砂模的冲击也相应减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浇注口装置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图4为原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下模;11、底模板;12、侧模板;2、浇注通道;21、直浇道;22、过渡段;23、上升段;3、内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下浇注口装置,包括:如图1、图3所示,下模1由底模板11及侧模板12围成,浇注通道2安装于下模1内,如图2所示,浇注通道2的数量为六道,沿下模1的长边方向对称分布;如图3所示,浇注通道2分为直浇道21、过渡段22及上升段23,直浇道21、过渡段22及上升段23之间光滑过渡;直浇道21位于侧模板12内,过渡段22位于底模板11内,上升段23延伸至底模板11的上表面。通过多浇道在下模的箱内浇注成型,铁水在浇注道内流动均匀稳定,热骤变小,同时,上升段的存在使铁水往上溢出取代了原始的直接冲刷,对中部的内模起到了保护,也减少了杂质产生的可能;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采用光滑的圆弧过渡,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砂模的冲击也相应减少。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原结构中,下模的箱内只存在一道浇注通道,且浇注通道的出口直接对着内模冲刷,本装置通过多浇道在下模的箱内浇注成型,铁水在浇注道内流动均匀稳定,热骤变小,同时,上升段的存在使铁水往上溢出取代了原始的直接冲刷,对中部的内模起到了保护,也减少了杂质产生的可能,直浇道、过渡段及上升段采用光滑的圆弧过渡,铁水在流动过程中对砂模的冲击也相应减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下浇注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浇注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所述下模(1)由底模板(11)及侧模板(12)围成,浇注通道(2)安装于所述下模(1)内,所述浇注通道(2)分为直浇道(21)、过渡段(22)及上升段(23),所述直浇道(21)位于所述侧模板(12)内,所述过渡段(22)位于所述底模板(11)内,所述上升段(23)延伸至所述底模板(11)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浇注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所述下模(1)由底模板(11)及侧模板(12)围成,浇注通道(2)安装于所述下模(1)内,所述浇注通道(2)分为直浇道(21)、过渡段(22)及上升段(23),所述直浇道(21)位于所述侧模板(12)内,所述过渡段(22)位于所述底模板(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桦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港航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