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临床检验用品。目前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时,均采用玻璃平皿或试管,这种方式除了成本高、消耗大、制备过程复杂外,培养细菌和真菌是分开进行的,且在制备过程中容易污染,保存期短或要置于冰箱内保存,也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速定量、定性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次性用培养盒。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在一定大小的聚丙烯盒内,划分出等分的四个格区,每格区固定一相应大小的海绵载体,分别加进细菌、真菌培养基,热风吹干,粘上二种不同孔径的滤膜,盖上有四孔的盒盖、密封,经高压蒸气灭菌,或用环氧乙烷和γ-射线消毒包装盒,即制得一次性用细菌、真菌培养盒。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盒平面示意图。本技术主要由盒盖(1)、底盒(2)、海绵载体(3)所组成。盒盖(1)与底盒(2)用聚丙烯塑料制成,在9×6×2cm3的底盒(2)中,划分出等分的四个格区,每格区加入相应大小的海绵载体(3),在其中二个海绵载体上加入以利细菌生长的肉汗基础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另二个海绵载体加入以利真菌生长的沙氏培养基,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用细菌、真菌培养盒,其特征是:(1)在底盒(2)中,划分出等分的四个格区,每格区中加入相应大小的海绵载体(3),在其中二个海绵载体上加入以利细菌生长的肉汁基础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另二个海绵载体上加入以利真菌生长的沙氏培养 基;(2)在细菌生长的格区内粘上长方形的孔径为0.45μ的滤膜(4),真菌生长的格区内粘上长方形的孔径为0.6~0.65μ的滤膜;(3)盒盖(1)上有四个相对应于海绵载体(3)的注入孔(5),孔径均为0.2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用细菌、真菌培养盒,其特征是:(1)在底盒(2)中,划分出等分的四个格区,每格区中加入相应大小的海绵载体(3),在其中二个海绵载体上加入以利细菌生长的肉汁基础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另二个海绵载体上加入以利真菌生长的沙氏培养基;(2)在细菌生长的格区内粘上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锦惠,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