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482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该模板上设有供钢筋穿入的多个穿筋孔;所述模板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每个穿筋孔的一部分位于上模板,该穿筋孔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将模板分成上模板和下模板两个部分,使得上模板被吊离后,出筋不会对脱模产生阻碍,可以直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吊离工作台。将传统的模板与混凝土的紧配合变成松配合,结合上述模板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模板的脱模的难度,提高脱模效率。

A formwork used for the molding of concret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precast concrete template,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oles for penetrating through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the template comprises an upper template and a lower template, each part of the wear rib holes located on the template, the wear rib holes in another part located under the upper template and a lower template; the template by mortise and tenon structure connection. The templat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template. After the upper template is suspended, the rebar will not obstruct the mold release, so it can directly lift the concrete precast member away from the worktable. Combining the traditional template and concrete tightly becomes a loose fit.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above template, it can further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mould release and improve the eje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特别涉及带有箍筋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成型模板,属于混凝土模具

技术介绍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墙、梁、板、柱等装配式建筑部件。由于预制构件需要与其他构件连接形成强度,所以预制构件的外表面常常预留凸出的钢筋。这些预留的钢筋由于凸出的在预制构件的外表面,所以称为出筋。当预制件的两根出筋的末端又由钢筋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时,这时的出筋称为箍筋。标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是长方体结构,为六面体。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的可以设一面出筋、两面出筋、直至六面出筋。除了出筋可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外,在预制件的表面设粗糙面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当混凝土表面出筋时,混凝土的模板就需要预留有供钢筋穿入的穿筋孔,而现有技术及实际生产中,这些穿筋孔的设计基本为通孔,会导致漏浆。为了防止注浆时模板松动,需要使模板连接得非常牢固。然而,混凝土固化后会与模板粘结,且混凝土固化后体积发生膨胀,这都会导致脱模困难,需要大力冲击模板才能脱模。这样工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且容易使模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紧配合使得脱模非常困难,施工强度大;拆模时模具变形、损坏较为严重,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板,模板上设有供钢筋穿入的多个穿筋孔;所述模板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每个穿筋孔的一部分位于上模板,该穿筋孔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上模板与下模板连接后使得每个穿筋孔的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穿筋孔。优选地,上模板设有卯眼,下模板设有榫头。卯榫结构设置在模板的内部,这样在模板的内、外表面均为平面,一方面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表面形状,也不容易渗入混凝土,另一方面,模板的运输、组装和拆卸也不容易因碰撞导致模板损坏。拆模时,可以使不需要拆卸下模板,为避免施工中榫头变形、破坏,最好将榫头设计在下模板上。优选地,所述榫头为圆柱形,榫头的顶端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穿筋孔为条形孔。优选地,所述穿筋孔为盲孔。优选地,所述模板为钢模板或木模板。优选地,所述穿筋孔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件,进一步防止出筋混凝土的成型模板容易漏浆。针对出筋混凝土的预制,特别是带有箍筋的混凝土的预制,模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模板上均设有穿筋孔,钢筋会穿入穿筋孔内,混凝土固化后,不能直接将混凝土吊离工作台。为简化脱模程序,减少脱模的难度,可以将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紧配合变成松配合,在模板的外侧通过丝杠(油缸、气缸或其他顶升机构)顶住模板,拆模时,利用丝杆将模板松开,这样模板就不需要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简化了上述脱模程序,即将模板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用顶升机构顶住下模板。拆模时,只需要将上模板拆下,然后箍筋的正上方没有了模板的阻挡,即可直接将成型后的预制件吊离工作台。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在上述模板内侧设置一层内衬层,内衬层上同样也设有穿筋孔,内衬层可以防止混凝土从上模板与下模板的连接缝隙中渗入混凝土。内衬层为软质材料制成。由于内衬层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所以内衬层最好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防止漏浆。内衬层具体可以设计成橡胶层或塑料层,如PE层,内衬层可以为一层膜。靠近待浇混凝土一侧的内衬层的表面具有粗糙面。钢材制成的模板便于装配,但是存在过于笨重,制备成本高的缺点,所以若能使用木板替代钢板,可以降低工作强度和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由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配合非常牢固,属于紧配合,所以一般使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如钢材。而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配合属于松配合,所以可以使用木板代替钢板来制备模板。木板脱模相对容易,而且可以便于制备,成本较低。在木板上制备榫头和卯眼也非常容易,与在钢板上制备榫头和卯眼相比,制备成本低,难度小。本专利技术中的穿筋孔可以单独设计成圆孔、方孔、条形孔或其他形状,穿筋孔可以设计成通孔或盲孔,能实现供钢筋穿入即可。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模具适合用于下述成型模具中,成型模具包括位于工作台上的、待浇混凝土外周的模板,还包括位于内挡板内侧的定位部件、位于内挡板四周外侧的外挡板,内挡板与外挡板之间设有顶升机构。上述成型模具中,待浇混凝土与模板之间可设有内衬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出筋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利用上述成型模具和模板进行成型;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工作台上固定外挡板和定位部件,在外挡板内侧安装内挡板(和内衬层),然后在内挡板内侧布置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筋,并使待预制混凝土构件侧边伸出钢筋或伸出箍筋,伸出的钢筋或伸出的箍筋穿过内挡板(和内衬层),通过工作台上的定位部件控制内挡板的位置;(2)通过顶升机构将内挡板紧固在外挡板上,再在内挡板的内侧浇筑混凝土;(3)待混凝土固化后松开顶升机构,再使内挡板(及内衬层)与预制混凝土构件分离,得出筋预制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模板分成上模板和下模板两个部分,使得上模板被吊离后,出筋不会对脱模产生阻碍,可以直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吊离工作台。将传统的模板与混凝土的紧配合变成松配合,结合上述模板的设计,可以进一步降低模板的脱模的难度,提高脱模效率。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的俯视示意图。图2表示成型模具中带有定位部件的工作台。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的模板打开时俯视的状态示意图。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成型模具的模板闭合时俯视的状态示意图。图5表示下模板的主视(a)和侧视(b)和俯视(c)示意图。图6表示上模板的主视(a)和侧视(b)和俯视(c)示意图。图7表示模板的主视(a)、侧视(b)示意图。附图标记:1-模板;2-外挡板;3-顶升机构;4-内衬层;5-定位部件;6-钢筋;7-工作台;8-穿筋孔;9-卯眼;10-榫头;11-上模板;12-下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筋混凝土预制件的成型模具以及用于该成型模具中的模板,该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模板1,外挡板2,顶升机构3,内衬层4,定位部件5,钢筋6;图1中的钢筋设计为四面出筋,图1表示模板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模具结构设置在一个工作台7上,工作台7为一个工作平面,用于支撑预制构件及其模具,工作台7上设置有位于待浇混凝土外周的模板1。模板1的结构如图5-7所示,模板1上设有供钢筋6穿入的穿筋孔8;模板1与待浇混凝土的表面之间设有内衬层4,内衬层4使模板1与待浇混凝土完全隔离。内衬层4上也设有供钢筋穿入的孔;工作台7上设有位于模板1四周的外挡板2、以及设有位于模板1内侧的定位部件5,模板1与外挡板2之间设有顶升机构3。图1所示的状态是内衬层4已经穿入钢筋,而模板1尚未穿入钢筋的状态。具体来说,定位部件5为一种方形的定位块,为一凸块(木块或钢块),固定位于模板1的四角,用于定位。如图3和图4分别表示未设钢筋时模板1打开和闭合的状态图。图5-7分别表示模板1的下模板12、上模板11以及模板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上模板11和下模板12通过卯榫结构连接。上模板11、下模板12相互分离,使得每个穿筋孔都被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显然地,如果孔的宽度不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模板上设有供钢筋穿入的多个穿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每个穿筋孔的一部分位于上模板,该穿筋孔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型的模板,模板上设有供钢筋穿入的多个穿筋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上模板与下模板,每个穿筋孔的一部分位于上模板,该穿筋孔的另一部分位于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通过卯榫结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上模板设有卯眼,下模板设有榫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陈韶临谢忠全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