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0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提供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所述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用于预制墙体、屋顶叠合楼板和室内叠合楼板的安装,所述室内叠合楼板将预制墙体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下段内预埋有第一扁钢,所述第一扁钢的上端连接有横跨室内叠合楼板的第二扁钢,所述上段内预预埋有第一预埋管,所述屋顶叠合楼板内预埋有第二预埋管,所述第一预埋管和第二预埋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所述第一预埋管和第二预埋管内设有与第二扁钢相连的铜芯线。本技术无需再预留扁钢焊接所需的孔洞,也无需再增加支模、封堵孔洞的工艺步骤,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节约人力与物资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保证后期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单、多层建筑采用全装配式来建造也整成为一种建设趋势。全装配式建筑与一般的装配式建筑区别在于,他的装配率更高,100%采用装配工艺完成或仅在屋面存在叠合现浇,整体的装配率在95%以上,适应于单层、多层的建设。

2、在全装配式建筑中,现有卫生间局部电位引下线做法为:在pc工厂生产全预制卫生间外墙时,同步在预制墙体内竖向预埋扁钢,因扁钢的上端需要与屋顶叠合楼板内的扁钢焊接,因此,预制墙体和屋顶叠合楼板相互靠近的位置需要预留孔洞。在屋顶叠合楼板浇筑前,需要将预留的孔洞进行支模、封堵,避免混凝土通过孔洞流到下层。

3、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一)因屋顶叠合楼板现浇时,混凝土存在震动,封堵处易产生渗漏,造成下层墙体污染;(二)不仅预制墙体的上端需要装模封堵,屋顶叠合楼板的底部也需要装模封堵,现场增加封堵工序,施工难度也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支模、封堵工艺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用于预制墙体、屋顶叠合楼板和室内叠合楼板的安装,所述室内叠合楼板将预制墙体分为上段和下段,所述下段内预埋有第一扁钢,所述第一扁钢的上端连接有横跨室内叠合楼板的第二扁钢,所述上段内预预埋有第一预埋管,所述屋顶叠合楼板内预埋有第二预埋管,所述第一预埋管和第二预埋管通过管接头相连,所述第一预埋管和第二预埋管内设有与第二扁钢相连的铜芯线。

3、优选的,所述屋顶叠合楼板远离预制墙体的一侧设有预埋盒,所述预埋盒与第二预埋管连通,所述铜芯线自所述预埋盒伸入。

4、优选的,所述上段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操作洞,所述下段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操作洞,所述第二扁钢的一端在第一操作洞内与第一扁钢连接,所述第二扁钢的另一端在第二操作洞内与铜芯线连接。

5、优选的,所述第二扁钢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折臂、第二折臂和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与上段内的铜芯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下段内的第一扁钢连接;所述第一折臂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折臂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臂贴合;所述第二折臂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折臂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臂贴合;第三连接臂连接于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之间,且第三连接臂穿设于所述室内叠合楼板中。

6、优选的,所述第二扁钢的一端与第一扁钢焊接,另一端与铜芯线通过紧固件连接。

7、优选的,所述管接头的外壁与预制墙体接触,内壁同时与第一预埋管和第二预埋管接触。

8、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只需在屋顶叠合楼板内预埋第二预埋管,在预制墙体的上段预埋第一预埋管,安装时将第一预埋管与第二预埋管对接,无需再预留扁钢焊接所需的孔洞,也无需再增加支模、封堵孔洞的工艺步骤,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节约人力与物资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保证后期使用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用于预制墙体(1)、屋顶叠合楼板(2)和室内叠合楼板(3)的安装,所述室内叠合楼板(3)将预制墙体(1)分为上段(101)和下段(102),所述下段(102)内预埋有第一扁钢(4),所述第一扁钢(4)的上端连接有横跨室内叠合楼板(3)的第二扁钢(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01)内预预埋有第一预埋管(6),所述屋顶叠合楼板(2)内预埋有第二预埋管(7),所述第一预埋管(6)和第二预埋管(7)通过管接头(8)相连,所述第一预埋管(6)和第二预埋管(7)内设有与第二扁钢(5)相连的铜芯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叠合楼板(2)远离预制墙体(1)的一侧设有预埋盒(10),所述预埋盒(10)与第二预埋管(7)连通,所述铜芯线(9)自所述预埋盒(10)伸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01)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3)的一端设有第一操作洞(11),所述下段(102)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3)的一端设有第二操作洞(12),所述第二扁钢(5)的一端在第一操作洞(11)内与第一扁钢(4)连接,所述第二扁钢(5)的另一端在第二操作洞(12)内与铜芯线(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钢(5)包括第一连接臂(51)、第二连接臂(52)、第一折臂(53)、第二折臂(54)和第三连接臂(55);所述第一连接臂(51)与上段(101)内的铜芯线(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52)与下段(102)内的第一扁钢(4)连接;所述第一折臂(5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臂(51)连接,所述第一折臂(53)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的方式与第一连接臂(51)贴合;所述第二折臂(5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臂(52)连接,所述第二折臂(54)的另一端通过弯折的方式与第二连接臂(52)贴合;第三连接臂(55)连接于第一折臂(53)和第二折臂(54)之间,且第三连接臂(55)穿设于所述室内叠合楼板(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扁钢(5)的一端与第一扁钢(4)焊接,另一端与铜芯线(9)通过紧固件(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8)的外壁与预制墙体(1)接触,内壁同时与第一预埋管(6)和第二预埋管(7)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合楼板安装结构,用于预制墙体(1)、屋顶叠合楼板(2)和室内叠合楼板(3)的安装,所述室内叠合楼板(3)将预制墙体(1)分为上段(101)和下段(102),所述下段(102)内预埋有第一扁钢(4),所述第一扁钢(4)的上端连接有横跨室内叠合楼板(3)的第二扁钢(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01)内预预埋有第一预埋管(6),所述屋顶叠合楼板(2)内预埋有第二预埋管(7),所述第一预埋管(6)和第二预埋管(7)通过管接头(8)相连,所述第一预埋管(6)和第二预埋管(7)内设有与第二扁钢(5)相连的铜芯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叠合楼板(2)远离预制墙体(1)的一侧设有预埋盒(10),所述预埋盒(10)与第二预埋管(7)连通,所述铜芯线(9)自所述预埋盒(10)伸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101)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3)的一端设有第一操作洞(11),所述下段(102)在靠近室内叠合楼板(3)的一端设有第二操作洞(12),所述第二扁钢(5)的一端在第一操作洞(11)内与第一扁钢(4)连接,所述第二扁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