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及酿造酒技术

技术编号:1704129 阅读:42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从例如酿造酒那样的含酒精溶液中除去醛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含酒精溶液通入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例如酿造酒、蒸馏酒等含酒精溶液中除去醛类化合 物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精制而成的酿造酒。
技术介绍
在以例如谷物等为原料制造的酿造酒、蒸馏酒等含酒精溶液中,除了 含有作为主成分的酒精成分以外,同时含有香气成分、味成分、矿物成分、 醛类化合物等。其中的醛类化合物将带来不愉快气味。因此,在酿造酒、 蒸馏酒等酒类中,优选除去其溶液中包含的醛类化合物、进行香气纠正。作为从含酒精溶液中除去醛类化合物的传统工艺,已知例如采用离子 交换树脂层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l的工艺中,公开了采用下述 树脂层作为离子交换树脂层对烧酒进行精制的精制方法。其中,所述树脂层为利用HS03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来除去醛类化合物的树脂层、以 及利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与OH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 树脂的脱盐树脂层。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下述酒类精制方法将酒类溶液通入HS03 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来除去醛类化合物后,再通入H型强酸性阳离子 交换树脂与游离碱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层来除去无机盐类。如上所述,传统上,HS03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被用于除去醛类 化合物。在HS03型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中,连二亚硫酸单元作为离子固定于 树脂层上,利用该连二亚硫酸单元对醛类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可以从通入树 脂层的含酒精溶液中除去醛类化合物。可是,在HS03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中,当通入树脂层的含酒精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类时,无机盐类中的阴离子成分可能会导致亚硫 酸在处理液中的大量流失。另外,无机盐类中的阳离子成分也可能与树脂 中的连二亚硫酸单元形成盐。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是较少含有无机 盐类的蒸馏酒,则可以除去其中的醛类化合物;如果是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的酿造酒,则无法除去其中的醛类化合物。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采用取代芳香族类或丙烯酸类合成吸附剂从 酒类中除去醛类化合物的工艺。但是,由于被除去的醛类化合物是苯乙醛 等具有芳香烃基的高疏水性醛类化合物,无法除去例如酒类中大量含有的 乙醛等低疏水性醛类化合物。基于上述理由,期待一种即使对于例如酿造酒那样的含有大量无机盐 类的含酒精溶液,也可以除去其中醛类化合物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 化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公昭36_12194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5_102554号公才艮 日本国际公开第02/004593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即使 对于例如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的酿造酒,也可以有效地除去其中的醛类化合物。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 法将含酒精溶液通入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本专利技术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优选釆用酿造酒或 蒸馏酒作为所述的含酒精溶液。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精制过的酿造酒。 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该 方法即使对于例如酿造酒那样的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的含酒精溶液,也可以 有效地除去其中的醛类化合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详细 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 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作为其离子交换树脂层,将含酒精溶液通入 该树脂层。众所周知,伯胺化合物对醛类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形成亚胺;在本发 明的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中,利用该反应,使醛类化合物固定于 树脂层,从而从通入该树脂层的含酒精溶液中除去醛类化合物。作为所述 的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以下有时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没有特 殊限制,但是由于苯乙烯类阴离子交换树脂层的化学稳定性高而成为优选。 作为苯乙烯类阴离子交换树脂层,可列举具有下述式(l)表示的结构单元的 树脂层、具有下述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层,其中优选后者。(上述式中,n、 a、 b及c分别表示聚合度。) 在本专利技术的醛类化合物的除去方法中,通入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中的含 酒精溶液的pH值优选2 10,更优选4 6。伯胺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包括(l)胺对醛类化合物上的羰 基碳原子进行亲核加成、使胺中氮原子上的氢原子移向羰基上的氧原子, 形成羟基;(2)该羟基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质子化并脱去、形成亚胺。CH2NH2因此,当通入的含酒精溶液的pH值在2以上时,由于胺发生质子化的比例降低,对(l)中醛类化合物的亲核加成有利,因此醛类化合物的除去效率增高。同时,当通入的含酒精溶液的pH值在10以下时,由于对(2)中羟基的 质子化构成有利条件,因此醛类化合物的除去效率增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通入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中的含酒精溶液,优 选采用酿造酒或蒸馏酒。作为酿造酒,可列举例如日本酒、啤酒、葡萄酒、 甜料酒等。作为蒸馏酒,可列举例如烧酒、威士忌、白兰地、白酒等。另夕卜,含酒精溶液的通入温度优选为-10 40。C。该温度的设定依赖于酒 精浓度,但如果使通入温度在-10。C以上,则可消除溶液的冻结及粘性增加, 从而使含酒精溶液与树脂层能够有效地相互接触,因此可提高醛类化合物 的除去效率。同时,如果使通入温度在40。C以下,则含酒精溶液中的酒精 成分变得不易蒸发。另外,当含酒精溶液中含有香气成分时,通过将通入 温度设定在40°C以下,可使香气成分的蒸发及变质变得不易发生。另夕卜,含酒精溶液的通入速度优选为SV0.1~50。如果使通入速度在SV 0.1以上,则可以使单位时间的通液量增加;同时,如果使通入速度在SV50 以下,则可以使含酒精溶液与树脂层之间能够有效地接触,从而提高醛类 化合物的除去效率。另外,通入树脂层中的含酒精溶液的酒精浓度优选在60%以下。如果 使酒精浓度在60%以下,则阴离子交换树脂处于被水合的状态,阴离子交 换树脂层与液相的醛类化合物之间的接触效率提高,从而使醛类化合物的 除去效率提高。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酿造酒,该酿造酒经用上述的除去含酒精 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进行了精制。由于酿造酒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类,在传统方法中,通入树脂层后的 含酒精溶液中将混入亚硫酸,特别是对于乙醛等低疏水性的醛类化合物没 有除去方法。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醛类化合物除去方法中,不会混入亚硫酸, 并可以高效地除去包括乙醛在内的醛类化合物。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将酿造酒 通入填充有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塔、并使二者相互接触,从 而对酿造酒进行精制。 实施例以下,列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只限于下述"i己载。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对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测定。同 时,利用离子色谱分析对含酒精溶液中的亚硫酸浓度进行测定。 采用市售的日本酒(纯米酒)作为含酒精溶液。该日本酒的pH值为4.5。 另夕卜,该日本酒的酒精浓度为16%,其中包含的醛类化合物浓度为130mg/l。 将500ml该日本酒在2(TC下、以150ml/小时(SV3)的速度通入具有下述式(2) 的结构单元的伯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试验品,50ml),进行趁类化合物 的除去处理。l比專交例1]除了采用叔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去含酒精溶液中的醛类化合物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将含酒精溶液通入伯胺型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川友二山下太
申请(专利权)人:奥加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11月09日 21:20
    我从事酒精多年,现在客户要求越来越高,请问你的技术成熟吗?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