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10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包括阀体、阀套、泄油口、阀芯、导向体、柱塞,柱塞的下端连接有与阀芯的上端面接触的中空销,所述柱塞安装在导向体内,导向体的上端套设有垫片,垫片上端设有与导向体上端连接的密闭端盖,导向体、垫片与密闭端盖之间和阀体上端面与导向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阀体内腔位于阀芯的末端安装有弹簧挡环,弹簧挡环上设有泄油孔;阀芯的上端面、阀体与导向体的下端面形成导油槽;阀芯上至少设有一条沿阀芯轴线方向的油道,油道使导油槽通过泄油孔与阀套另一端的泄油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减小变速箱的质量与体积,便于更换和维修不良件,能有效消除背压,增加变速箱阀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阀,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变速箱阀工作时,在电磁阀的内部,阀体与导向体及柱塞、密闭端盖所形成的腔体内由于柱塞及阀芯的运动会产生背压,这样气体/液体积聚在这个形成的腔体内,会阻碍柱塞的正常运动,从而致使变速箱阀无法正常工作。现行的消除背压的方式为:在密闭端盖上开气槽,使产生背压的腔体与外界联通,从而达到消除背压的效果,这时需要在阀套的外表面安装油底壳17,该种油路结构使得背压气体/液体由阀芯密封带上端通过导向体与阀芯间隙到达导向体内腔,再通过柱塞中孔到达密闭端盖,再由密闭端盖上的气槽18排到电磁阀外部,最终由油底壳收集排除物。由于安装油底壳不仅增大了变速箱的整体尺寸,而且阀体浸没在油中,变速箱阀的工作环境为密闭的液态环境,变速箱阀不良件的更换与维修繁琐,变速箱阀工作的稳定性差,如图2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小变速箱的质量与体积,便于更换和维修不良件,能有效消除背压,增加变速箱阀工作稳定性的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安装有阀套,所述阀套上设有泄油口,所述阀体内安装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端密封安装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内活动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芯的上端面接触的中空销,所述柱塞安装在导向体内,所述导向体的上端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端设有与导向体上端连接的密闭端盖,所述导向体、垫片与密闭端盖之间和所述阀体上端面与导向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内腔位于阀芯的末端安装有弹簧挡环,所述弹簧挡环上设有与泄油口对应的泄油孔;所述阀芯的上端面、阀体与导向体的下端面形成导油槽,所述导油槽通过导向体下端的中孔与导向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油槽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式自动变速箱阀油路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外表面安装有阀套,所述阀套上设有泄油口,所述阀体内安装有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端密封安装有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内活动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阀芯的上端面接触的中空销,所述柱塞安装在导向体内,所述导向体的上端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端设有与导向体上端连接的密闭端盖,所述导向体、垫片与密闭端盖之间和所述阀体上端面与导向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内腔位于阀芯的末端安装有弹簧挡环,所述弹簧挡环上设有与泄油口对应的泄油孔;所述阀芯的上端面、阀体与导向体的下端面形成导油槽,所述导油槽通过导向体下端的中孔与导向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油槽通过中空销与柱塞内腔连通,所述阀芯上至少设有一条沿阀芯轴线方向的油道,所述油道使导油槽通过泄油孔与阀套另一端的泄油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任蒋秉伦周文彬傅北杨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昇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