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212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3:13
本案公开了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支垫独立体上设有内六角台阶孔、中间通孔、若干个支撑板构件、第一加强凸缘和第二加强凸缘、大圆柱定位孔以及第一止转型槽和第二止转型槽,在内六角台阶孔中设置有钩联结合台阶面;在可拆卸贡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部分圆柱凸体、第二部分圆柱凸体、第一止转凸体、第二止转凸体、第一弹性钩联体和第二弹性钩联体,在可拆卸贡体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傍壁构件、第一圆弧段支承壁、第二圆弧段支承壁、若干个搭角撑板、若干个压力支承板,在第三傍壁的两端设有第一凸缘加强柱和第二凸缘加强柱,设置了第一扶手架和第二扶手架,第一弹性钩联体上设有第一钩合面,在第二弹性钩联体上设置了第二钩合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支垫,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阻住各种具有不同半径尺寸车轮,防止车辆滑动的且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
技术介绍
人们在汽车修理厂及野外等地常见修理师傅在对各种大小不同的机动车实施检修维护时,要对抓地中的轮胎前后放置不同大小的车轮支垫,以防止或阻止车轮的自由滑动,确保机动车被维护作业时的安全性,而正是这种用于安全保障的车轮支垫来自于汽车配套工具专业厂的各种专业精心的设计和制造,从广泛用于维修维护汽车的各类车轮支垫来看,按不同车轮大小的车型对应地给予大小不同的车轮支垫作为阻动工具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汽车配套工具的设计师而言,能否在设计制造中简化支垫的加工工艺和成本以及形成一款又多用途的考量也都是更具专业水准的实践与探索。传统的各种汽车车轮支垫是按不同车轮半径和驻车地面或驻车坡道的不同状况来设计的,车轮大些的,车垫也跟着大,且支垫工具大部分很少顾及材质、材料的优劣及制造成本,故也造成了很多的浪费和使用不便,更不具备某种对常用车型车轮支垫的通用性或作为适用性变换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及对比技术方案的不足,由工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包括支垫独立体(1)、可拆卸贡体(2),其特征是:在支垫独立体(1)的中间部位设有内六角台阶孔(3)、中间通孔(4),并在支垫独立体(1)的空穴内分别规则地排列了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第四支撑板(8)、第五支撑板(9)、第六支撑板(10)、第七支撑板(11)、第八支撑板(12)、第九支撑板(13)、第十支撑板(14)、第十一支撑板(15)、第十二支撑板(16)、第十三支撑板(17)、第十四支撑板(18)、第十五支撑板(19)、第十六支撑板(20)、第十七支撑板(21),在第四支撑板(8)与第八支撑板(12)之间形成的型腔中,又分别加设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使用的车轮支垫,包括支垫独立体(1)、可拆卸贡体(2),其特征是:在支垫独立体(1)的中间部位设有内六角台阶孔(3)、中间通孔(4),并在支垫独立体(1)的空穴内分别规则地排列了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第三支撑板(7)、第四支撑板(8)、第五支撑板(9)、第六支撑板(10)、第七支撑板(11)、第八支撑板(12)、第九支撑板(13)、第十支撑板(14)、第十一支撑板(15)、第十二支撑板(16)、第十三支撑板(17)、第十四支撑板(18)、第十五支撑板(19)、第十六支撑板(20)、第十七支撑板(21),在第四支撑板(8)与第八支撑板(12)之间形成的型腔中,又分别加设了第十八支撑板(22)、第十九支撑板(23)和第二十支撑板(24);在第三支撑板(7)与第七支撑板(11)之间形成的型腔中,又分别加设了第二十一支撑板(25)、第二十二支撑板(26)和第二十三支撑板(27);又在第一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加强凸缘(28)和第二加强凸缘(29);在支垫独立体(1)的下部设置有大圆柱定位孔(30)以及第一止转型槽(31)和第二止转型槽(32);在支垫独立体(1)的内六角台阶孔(3)中设置有钩联结合台阶面(39);在可拆卸贡体(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部分圆柱凸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浩陈有源韩进盛永明顾晓峰林来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