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0556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1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校准放置架和位于校准放置架一端的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推动对准组件,推动对准组件包括上挡座、连接板和下挡座,上挡座和下挡座水平设置,连接板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挡座和下挡座的中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在推动对准组件的作用下将石墨舟中所有的石墨舟片一次性对齐,方便快捷的完成石墨舟的校准工作,使石墨舟片的校准更快捷、更省时省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
技术介绍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有一个主要用于在硅片表面沉积一层起钝化和减反射作用的氮化硅膜的工序,该工序称作PECVD过程。PECVD主要指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太阳能电池生产PECVD过程中需要使用石墨舟作为硅片载具。进行生产时,为了保证工序的顺利进行,石墨舟需要经过校准后才能正式投到产线上使用,然而目前使用的石墨舟校准工装,容易出现所有石墨舟舟片无法全部对齐的情况,人工操作时费时费力,要将石墨舟舟片逐个推向左侧挡块来使得石墨舟所有舟片对齐。目前使用的石墨舟校准工装只有在工装的左侧有一挡块,右侧没有挡块来保证舟片的整齐度,所以员工在操作时,需要将石墨舟舟片逐个推向左侧来使得所有舟片在左侧顶块处顶齐,由于每次都是逐个完成对舟片的推动,而舟片是通过石墨杆,陶瓷杆同石墨块连在一起的,单独推其中的一部分,效果不理想,会有石墨舟较准不成功的情况,导致使用时掉硅片或卡片的现象,影响生产过程中的碎片率,长时间使用会影响石墨舟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校准工序繁琐、校准误差大、且容易损伤石墨舟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包括校准放置架和位于校准放置架一端的校准装置,校准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推动对准组件,推动对准组件包括上挡座、连接板和下挡座,上挡座和下挡座水平设置,连接板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挡座和下挡座的中部相连。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校准放置架包括底座和立架,底座为长条形,立架竖直设置于底座长边的侧部,底座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凹槽垫条,凹槽垫条上设有多个横向设置且间距相等的凹槽。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移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长向端部的滑轨和设置于下挡座下方且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块。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滑轨靠近底座中间侧设有固定的挡条,挡条为倒U型,且内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和侧面接触配合。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上挡座截面为L形、且长向两端设有与石墨舟端部相配合的挡板。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下挡座截面为L形、且开口侧背向底座方向。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连接板上端与上挡座连接处设有多个与石墨舟外伸的端部贯穿配合的第一配合孔,连接板下端与下挡座连接处设有多个与石墨舟外伸的端部贯穿配合的第二配合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在推动对准组件的作用下一次性将石墨舟中所有的石墨舟片对齐,方便快捷的完成石墨舟的校准工作,使石墨舟片的校准更快捷、更省时省力,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和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的结构状态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100、校准放置架;110、底座;211、滑轨;112、挡条;113、凹槽垫条;114、凹槽;120、立架;200、校准装置;210、移动组件;220、推动对准组件;221、上挡座;222、连接板;223、下挡座;224、滑块;225、第一配合孔;226、第二配合孔;300、石墨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包括校准放置架100和位于校准放置架100一端的校准装置200,校准装置200包括移动组件210和推动对准组件220,推动对准组件220包括,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水平设置,连接板222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的中部相连。该装置的校准放置架100用于承托石墨舟,以设置于校准放置架100一侧的侧边为基准,通过推动设置于校准放置架100另一侧的校准装置200将石墨舟中所有的石墨舟片对齐,其中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分别与石墨舟的上部和下部相配合,实现精准的对齐作用,校准过程避免了对石墨舟300的磕碰,校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证石墨舟片受力均匀。本装置的校准过程更精准、更规范、更省时省力,同时装置结构简单,位置转移相对比较方便,具有方便使用,便于转运的特点,校准精度高,保证了石墨舟片的整体质量。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4所示,校准放置架100包括底座110和立架120,底座110为长条形,立架120竖直设置于底座110长边的侧部,底座110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凹槽垫条113,凹槽垫条113上设有多个横向设置且间距相等的凹槽114。底座110作为石墨舟300的承托载体,通过设置于底座110长边的侧部的立架120对石墨舟300的长向侧面进行限位,同时底座110上的凹槽垫条113可以对石墨舟片起到有效的承托作用,放置过程精准、稳定,符合石墨舟的结构特点,保证了石墨舟300和石墨舟片的位置稳定性。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4所示,移动组件210包括设置于底座110长向端部的滑轨211和设置于下挡座223下方且与滑轨211相配合的滑块224。通过设置于底座110的滑轨211和设置于下挡座223滑块224之间进行相互配合,实现移动组件210在底座110上的位置移动,进而实现对石墨舟300的校准动作,校准完成后,推动移动组件210到远离石墨舟300的位置,便于方便快捷的取出石墨舟300,从而进行下一次校准动作。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所示,滑轨211靠近底座110中间侧设有固定的挡条112,挡条112为倒U型,且内表面与底座110的上表面和侧面接触配合。为了避免移动组件210对石墨舟300造成过量的挤压,影响石墨舟片的质量,特在移动组件210靠近石墨舟一侧设置挡条112,且挡条112设置为倒U型,内表面与底座110的上表面形成良好的接触配合,保证对移动组件210良好的限位效果,避免移动组件210在校准过程中对石墨舟300造成损坏。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上挡座221截面为L形、且长向两端设有与石墨舟300端部相配合的校正挡板227。对应石墨舟300的结构特点,上挡座221的截面设置为L形,从石墨舟300的上部伸出端的外侧对石墨舟300形成紧密的贴合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配合作用,保证对石墨舟300中石墨舟片的校准更加精准,同时设置于上挡座221长向两端的校正挡板227能够从前后两侧对石墨舟300形成良好的贴合,实现校准过程石墨舟300不会发生位置晃动,对石墨舟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4所示,下挡座223截面为L形、且开口侧背向底座110方向。下挡座223设置为L形,便于在通过设置为主要通过连接板222与上挡板221连接时,形成良好的位置稳定性,通过后背侧与石墨舟300形成配合,进而实现对石墨舟片的校准动作。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3至图4所示,连接板222上端与上挡座221连接处设有多个与石墨舟300外伸的端部贯穿配合的第一配合孔225,连接板222下端与下挡座223连接处设有多个与石墨舟300端部外伸的端部贯穿配合的第二配合孔226。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准放置架(100)和位于校准放置架(100)一端的校准装置(200),所述校准装置(200)包括移动组件(210)和推动对准组件(220),所述推动对准组件(220)包括上挡座(221)、连接板(222)和下挡座(223),所述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222)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的中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准放置架(100)和位于校准放置架(100)一端的校准装置(200),所述校准装置(200)包括移动组件(210)和推动对准组件(220),所述推动对准组件(220)包括上挡座(221)、连接板(222)和下挡座(223),所述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222)竖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上挡座(221)和下挡座(223)的中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放置架(100)包括底座(110)和立架(120),所述底座(110)为长条形,所述立架(120)竖直设置于底座(110)长边的侧部,所述底座(110)上表面设有多个与所述底座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凹槽垫条(113),所述凹槽垫条(113)上设有多个横向设置且间距相等的凹槽(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石墨舟校准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10)包括设置于底座(110)长向端部的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统凯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